“海水稻”,估计有人会将其认为生长在海里的稻米,实际上,它生长在盐碱地上,能够耐受盐碱、水涝等极端环境。
更为醒目的是,这种稻米外观呈紫红色,颇具视觉冲击力。
可令国人不解的是,尽管它“颜值”在线,口感却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干涩难咽,但国家依然在大力推广这一作物,种植面积已经突破百万亩,未来更是计划扩展到1亿亩。
这种“红得发紫”的海水稻为何如此受重视?
海水稻的故事,起源于1986年。
当时,农业科学家陈日胜在跟随老师罗文列教授考察红树林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株奇特的植物。它的外观像芦苇,但却长着稻穗,稻穗呈青白色,颗粒则是红色的。
这一发现引起了陈日胜的注意,他判断这可能是一种尚未被广泛研究的野生水稻。而这个偶然的“邂逅”,开启了陈日胜长达几十年的海水稻研究。
同年,陈日胜从这株奇特植物上采集到522粒种子,并开始海水稻的培育实验。
最初,由于条件简陋,种子大多被鱼吃掉了,只有少数幸存下来,但这少数种子最终成为了海水稻的“祖先”。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陈日胜通过不断试验,逐渐积累经验,并于1988年租下了13.3公顷的滩涂地,独自承担起选种、播种、浇水、施肥等所有的工作。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从400株植物中筛选出了51株优良的植株,最终确定了80株优质海水稻。
1991年,陈日胜终于培育出一个稳定的品种,并将其命名为“海稻86”,纪念他1986年的关键发现。
从此,海水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科学家的关注。尽管早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海水稻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
直到2011年,陈日胜的研究获得了北京一家公司的资金支持,投资金额达到100万元。
这笔资金的注入,不仅为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还推动了海水稻从实验室走向大田种植的进程。
2014年,陈日胜成立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同年,海水稻项目开始获得广泛的媒体关注,陈日胜因其多年的研究被称为“海水稻之父”。
2016年,另一位农业巨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加入了海水稻项目的研究。
袁隆平的加入,使得海水稻从一个小众的科研项目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同年,海水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展到百万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盐碱地上。
这一阶段,海水稻从实验品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星农作物”,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到2022年底,海水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0万亩,覆盖全国10多个省市区。
根据国家的战略规划,未来几年内,海水稻的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目标是将1亿亩盐碱地改造成可以种植粮食的良田,计划投资100亿元用于这一项目。
海水稻的大规模推广,不仅是为了改良盐碱地,更是为了提升粮食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而海水稻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农作物,除了它的耐盐碱特性外,还因为它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盐碱地利用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是因为海水稻能够在盐碱地、滩涂地等恶劣环境中生长,这些土地原本难以种植其他作物,几乎被视为“废地”。
通过种植海水稻,这些土地得以“重获新生”,逐渐改良为可耕地,增加了农田面积。可以说,海水稻不仅是一种粮食作物,更是一种土壤修复“工具”。
二是因为海水稻的营养价值也不容小觑。尽管它的口感欠佳,但富含淀粉、氨基酸、高蛋白等多种营养成分,且富含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从生态角度看,海水稻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那些粮食短缺的地区,海水稻的推广能够提高自给率,部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
尽管海水稻的营养价值和农业生态效益突出,但它的口感却成了一个不得不提的“短板”,藏起来口感干涩,且不适合直接食用,也导致市场上对它的接受度并不高。
可国家依然在加大力度推广海水稻。这是因为,海水稻的推广不仅是为了满足市场的直接需求,更是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
中国拥有全球7%的耕地,却要养活全球22%的人口,粮食供需压力巨大。尤其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资源的紧张,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而海水稻的推广,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压力。
根据中国农业部门的统计,中国的盐碱地面积约为14.87亿亩,其中有5.5亿亩适合种植海水稻。如果这些土地能够得到有效利用,每年将增加4000亿斤粮食产量,足以养活2亿人。
简单来说,国家对于海水稻的推广,更多是着眼于粮食安全和土地利用的长远规划。
袁隆平在2018年的国际海水稻论坛上提出,要在未来实现1亿亩的海水稻种植规模,预计每亩产量300公斤,总产量将达到300亿公斤。这将对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此外,海水稻的高营养价值,也为未来的市场开发提供了潜在的机会。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海水稻的口感有望得到改善。
一旦口感问题得到解决,海水稻将不仅仅是“红得发紫”的观赏作物,也会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优质选择。
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海水稻的推广不仅是中国的农业创新,也是对全球粮食危机的有力回应。
也希望各位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拒绝浪费,珍惜粮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