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云南省一家医院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乱。一个年轻女子慌张地跑出医院,嘴里喊着"我不捐了,不捐了",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原本一个平凡的日子,却因这一幕变得不同寻常。这个23岁的姑娘李春玲本已决定捐献骨髓,挽救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王传龄的生命,但就在捐献手术进行到一半时,她却选择了退出。这个决定,究竟是出于善意还是自私?她的反悔,又将给患者带来怎样的后果?

王传龄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子,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一纸诊断书,让这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绝望。白血病,这个可怕的词语像一把利剑,刺进了每个人的心脏。

化疗、放疗、药物治疗......为了治病,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负债累累。同村的乡亲们都借了个遍,父母更是变卖了祖宅,但离治疗费用仍是杯水车薪。就在所有人都心灰意冷之时,一个叫李春玲的姑娘,点亮了他们的希望之光。

"医生,请问手术有风险吗?"面对医生手中的手术同意书,李春玲有些犹豫。作为一名医学生,她比普通人更清楚手术的风险。但想到病床上的王传龄,她咬了咬牙,在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手术当天,李春玲被推进了手术室。随着麻醉师的一声"开始",手术正式开始。然而,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就在采集进行到一半时,分离机突然发生了故障。手术被迫中止,而已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远远不够移植所需。

"你这个没良心的,要是我爸有个三长两短,你就是杀人凶手!"得知李春玲因为父母反对,拒绝继续捐献后,王传龄的女儿歇斯底里地吼道。在他们眼里,是李春玲的"临阵脱逃",害得王传龄的生命危在旦夕。

康复后的王传龄,更是对李春玲恶语相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痛斥李春玲是个"不负责任,没有同情心"的人。一时间,李春玲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了"道德绑架"的受害者。

网络上,无数人对李春玲进行着"键盘侠"式的谴责。"这样的医学生,以后还能做医生吗?""见死不救,还有没有人性了!"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李春玲选择了沉默。只有她自己知道,在手术台上,她曾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我当然想救人,但我也怕死啊。"面对闺蜜的安慰,李春玲泣不成声。是啊,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面对生死,谁能无所畏惧?更何况,捐献造血干细胞从来都是自愿的,从没有谁有资格去道德绑架捐献者。

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李春玲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本应受到褒奖。然而,现实却给了这个善良的女孩一记响亮的耳光。在利益面前,人性是那样的脆弱不堪一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没有人能真正体会到李春玲当时的纠结和无奈。在生死面前,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这个选择也许会让很多人不满,但谁又能说她是错的呢?

也许,这就是人性的悲哀吧。我们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判别人的选择。却从未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人的处境。在键盘侠们的口诛笔伐中,一个善良的女孩,就这样被伤得体无完肤。

其实,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审判李春玲。因为当灾难真正降临到我们头上时,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做得比她更好呢?与其苛责别人,不如多给他人一些理解和宽容。毕竟,善意的付出从来都不应该被辜负,而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呵护。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幸而中国尚未死,自信其必不死。中国自有其特质,固不能以他种民族之尺度量之,亦不能强求他种民族之能事于他。"中华民族历来推崇"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李春玲的善举,正是这种美德的体现。虽然遭受了委屈,但她仍然值得我们敬佩。

愿这个世界,多一些爱与包容。愿每一个善意的付出,都能得到尊重。也愿李春玲这样的女孩,能勇敢地走出阴霾,迎接崭新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