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援引英国《旁观者》周刊近日刊发题为《美国大选一切仍有待发展》的文章,作者是弗雷迪·格雷。文章指出:2024年的第一场总统选举辩论终结了乔·拜登的职业生涯,从而改变历史。第二场总统选举辩论的戏剧性就少了很多,原因很简单,总统本人没来。取而代之的是拜登的副总统、现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她站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国家宪法中心的舞台上,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追求连续性的变革候选人,抑或是一个追求变革的连续候选人。
辩论大幕拉开后,现场充满了火药味。在距离选举日仅剩不到2个月的情况下,哈里斯和特朗普竭力向选民陈述各自的主张,在通货膨胀、堕胎、移民、枪支管控、医疗和外交政策等热门议题上展开激烈交锋。美国媒体的报道多认为,哈里斯在辩论中让特朗普处于守势。不过,哈里斯和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当晚都发表声明称取得辩论胜利。特朗普称,这次辩论是自己表现“最棒”的一次。他是“以一敌三”,因为这场辩论的两名主持人偏袒哈里斯。
特朗普和哈里斯之间的美国总统大选辩论刚一结束,美国流行乐坛“天后”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中文互联网昵称“霉霉”)就表态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这可惹恼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近日,特朗普直接对“霉霉”发起攻击,宣泄自己对她的“仇恨”。这位美国前总统在其自创的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用其标志性、情绪化的全大写英文字母发文方式不加掩饰地写道:“我讨厌泰勒·斯威夫特(I HATE TAYLOR SWIFT)!”
事实上,泰勒·斯威夫特在近年来的政治表态中一直保持较为谨慎的姿态。直到2018年中期选举前,她才首次公开表态支持民主党候选人。此后,她也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公开支持了拜登-哈里斯组合。斯威夫特表示,作为一名选民,她需要对自己在这次选举中的实际计划非常透明,并呼吁大家一起抵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她坚定地表示,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她将投票给卡玛拉·哈里斯和蒂姆·沃尔兹。
这事儿在网上也炸开了锅。自媒体网名们那是议论纷纷。有的说泰勒·斯威夫特做得对,就该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有的则觉得特朗普太小心眼,容不得别人有不同意见。还有人分析说,这其实反映了当前美国政治的分裂和对立,两边都不肯让步。再往深了想,这不仅仅是泰勒·斯威夫特和特朗普之间的个人恩怨,更是背后政治格局和意识形态的对抗。泰勒·斯威夫特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声音,而特朗普则代表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的冲突,其实是整个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近年来美国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越来越大,社会对立情绪日益严重。2020年,近九成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认为,两党之间存在“非常大”或“相当大”的差异。历史上,明星参与政治的例子并不少见。从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影星施瓦辛格,到公开表达政治立场的歌手约翰·列侬,都曾引发过巨大的社会反响。明星参与政治,有利有弊。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自身影响力,唤起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他们的政治立场也可能引发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这回却旗帜鲜明地公开支持特朗普。他还发贴针对斯威夫特支持哈里斯的贴文,特别是对“无孩的养猫女性”的署名,称“我会给你一个孩子,并用生命守护你的猫。”马斯克此前一直为民主党投票,然而由于其与民主党的重要票仓——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一直不对付,最终遭到了拜登政府的冷落。为报复拜登拒绝承认特斯拉为“电动汽车领导者”,马斯克宣布今年大选将把票投给特朗普,并表示将建立一个“政治行动委员会”来支持特朗普竞选。
不过,玩笑归玩笑,这事儿也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在美国,选举越来越像一场“娱乐秀”,候选人拼的不是政策,不是能力,而是谁更会炒作,谁更能吸引眼球。想想看,现在的美国大选,还有什么严肃性可言?候选人互相攻击、抹黑,无所不用其极;媒体为了流量,不惜歪曲事实、制造对立;而选民呢,则被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所包围,越来越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从特朗普怒怼霉霉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娱乐至死的时代,政治和娱乐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
总之,特朗普的回应,显得有些过于情绪化和个人化。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应该以更加理性和包容的态度面对不同的声音和立场,而不是用攻击和谩骂来回应。当然,这场交锋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交媒体的力量。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意见的表达者。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的传播,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