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2万算高收入?一则话题近日引爆朋友圈。不过时光倒流,在1930、40年代的上海,打工族和工薪阶层能有多少收入?穿越回当时,看看先辈当年的进账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在上海“拿工资”的人是谁

说到收入,要先看一看当年在上海“拿工资”的人都是谁。毕竟,对于传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并没有“工资”这个概念。但这个概念出现得并不晚。早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第一家使用机器印刷的墨海书馆创办,此后外商航运、修船、缫丝、烟草、制药和公用事业等企业出现,诞生上海第一代产业工人,“工资”就出现了。到了19世纪60年代,上海对外贸易和航运事业发展,出现海员和码头工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海外贸企业已经有职工3.6万人。宣统二年(1910年),也就是清王朝完结前夕,在上海5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有职工76051人。

随着“产业工人”这一新兴概念在沪上生根发芽,“工资收入”这个词汇开始慢慢普及。随着上海的日趋繁荣,沪郊周边的农民放下锄头,洗脚进厂,使得这一数字持续增加,至1919年前后,上海约有职工50万人,也就是说当时全市每四个人中,有一个就是职工。此后工人迅速增加。到1949年解放时,全市有职工98.17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海关、邮局工作被公认为“金饭碗”

不过,即便同样在工厂做职工,工资收入还是不同的。资本小、设备落后的华商企业工人工资收入较低,外资和技术程度较高的企业工人工资收入较高。

1929年,沪东地区棉纺、缫丝和烟厂工人日工资0.5和0.4元,机器工人和丝织工人的日工资0.8元,美商杨树浦上海电力公司电厂的一般技术工人日工资1.2~2元。就业以进外资公司和工厂光彩。就职政府和公共服务事业令人羡慕。去海关、邮局工作,那工资更高,待遇更好,且管理正规,职业稳定,被当时的人们公认为“金饭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光绪六年(1880年)至三十三年,一般男工日工资0.15~0.30元银元,女工0.05~0.15元,技术工人0.26~0.902元。光绪十五年(1889年),每百斤米价1.93元,光绪三十三年涨到8.08~8.17元。工资在产值中比例也明显下降。甲午战争发生前一年,光绪二十年,上海煤气公司职工工资相当公司净收入34.18%,到清宣统元年(1909年)降至29.56%。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民族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工人工资提高。1922年受广东省港工人罢工胜利的鼓舞,上海工人罢工迭起,是年工资提高较多。如纺纱男工日工资,1920年0.9元,1921年0.95元,1922年提高至1.08元;女工日工资,1920年0.45元,1921年0.51元,1922年提高至0.63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生活费指数比1936年提高64889倍,工人每月工资只能买1-2斗米。

1947年,物价空前波动,2月起上海市政府停止发表生活费指数,1月物价指数1.8万倍,2月涨至2.5万倍,各业职工一致反对冻结生活费指数。5月10日,经济委员会决定5月起有条件解冻生活费指数。1948年8月,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是年10月到1949年5月,物价上涨,许多工人工资无法维持生活。

自20世纪20年代起,不少企业建立奖励制度。主要有年奖(年赏)、分红、升工和生产奖励等。年奖,按职务、工种、性别确定奖金额,或在企业服务年限确定奖金额,有的发年终双薪,有的按等级发放年奖。分红,企业在年终盈利时给职工分红利,叫做花红。升工,一般都按出勤天数考核计算。生产奖,奖金同工人的生产成果联系。

除了年收入,福利也是一项考核。1929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工厂法》,规定女工分娩前后,停止工作8星期,入厂工作6个月以上者,假期内工资照发,不足6个月者,减半发给。然而,大多企业并不实行。1946年春,48家棉纺织厂13万工人,通过斗争取得女工产妇假期、工资待遇,女工分娩前后停工休假8个星期,入厂工作6个月以上者,停工期间工资照发;工作不足6个月者工资减半发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资收入和产业工人的籍贯地域有关

作为题外话的是,工资收入,也和行业有关,而行业又和产业工人的籍贯地域有关。由此,在上海的市民阶层当中,形成一套评价对方的复杂而微妙的计算方式,影响了上海几代人的文化思维。

这种计算模式的背景,起源于1930年代起,移民到上海的外来人口,在进入职场时多进入同乡所在的行业这一习惯。久而久之,广东人经营烟草、鸦片和洋杂货业居多,安徽人经营茶叶和丝绸业多,江、浙、晋商人经营银钱业,湖南人开酒店,浙江绍兴人开煤店柴行多,山东人卖馒头饼和点心,苏北人开理发铺等。日商纱厂女工主要来自苏北和安徽,华商纱厂、面粉厂以无锡和上海本地人为多;丝织业大多来自浙江和苏南农村,首为浙东的嵊县、东阳,次为湖州、义乌、诸暨等地;航运业以广东、天津、宁波人见多,码头和运输业则主要来自苏北;市政公用业很多来自湖北、河北等地。警察大多招自河北、山东。铜工以南京人居多,铁工、翻砂工、冷作工多为广东人,木工、木模工则以宁波人、广东人居多。这样形成的行业和地域文化,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