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中有一部元代郝经编纂的《续后汉书》,在《帝纪第一·昭烈皇帝》一章中说刘备有四大臂助,他们就是燕南三士关羽张飞赵云和隆中一贤诸葛亮。

关羽是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张飞是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赵云是常山郡真定县,三国时期的真定县衙就在今天的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村,所以说“石家庄赵子龙”并不为错。

在很多史书中,赵云的地位都不马超和黄忠高,南宋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元朝胡一桂的《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元朝赵居信的《蜀汉本末》、明朝章如愚的《群书考索》都说汉中之战的首功之臣就是赵云:“三月,魏王操出斜谷,刘备将赵云击其军,败之;赵云将数千骑大破魏兵,备遂有汉中;赵云大败操兵,操引还长安,帝遂有汉中,自称汉中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史书越多,就会对赵云越尊敬,诸葛亮初出祁山让赵云带领少数疑兵吸引曹真主力,就是因为赵云在三国名气极大,要是换个人带兵,曹真就不会上当——当时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是让赵云拖住曹军主力,自己带着魏延马谡吴懿等人在街亭击败张郃率领的魏军偏师后直捣长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赵云薨逝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但诸葛亮也不是无人可用,只不过是可用的人太少,像魏延、吴懿、王平、姜维等人,也渐渐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按照史料记载,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这四位大将中最受器重的是魏延魏文长:“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诸葛亮看不上魏延,并一直想把他杀掉,那只是小说家言,魏延并没有食其禄而杀其主、居其土而献其地,脑后更没有反骨,关羽也没有跟黄忠战长沙——魏延是刘备私兵家丁性质的“部曲(东汉末年,军阀豪强都会养一些只属于自己的部曲)”,是绝对的心腹嫡系,至于曹操任命的“假行裨将军”黄忠,则是跟长沙太守韩玄不战而投降刘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史料记载,诸葛亮垂危之际,是准备将兵权交给魏延的:“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魏延的不是,这也很好理解:当时魏延杨仪之争,实际也是武将文官之争,甚至可能是刘备嫡系与诸葛亮心腹的最后一次党争——魏延死后,刘备的老班底基本被清空,军权落到了文官蒋琬和费祎手里,连姜维也要受他们挟制。

虽然汉朝(刘备刘禅的朝廷也叫汉)文武不分家,但工种还是有区别的,蒋琬和费祎都没带兵打过仗,却先后成了大将军、大司马——在魏延死前,季汉并没有这两个职务,连诸葛亮也没有担任过类似官职,他先后当过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兵败街亭后自贬为右将军,那是张飞曾经的军职。

费祎蒋琬在担任大将军、大司马之前,是纯粹的文职人员,跟杨仪一样,基本都是“相府人员”,所以我们要点评五虎大将辞世后的季汉名将,就不把他们包括在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延活着的时候,“国舅”吴懿还不是车骑将军,当时的车骑将军是刘备的发小、同宗刘琰,但刘琰有名无实,精神也有些问题,后来又因为跟刘禅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而被杀,所以他也可以排除在外,咱们还是来聊一聊季汉第三任车骑将军吴懿。

吴懿在《三国志》中并没有立传,他的记载出自杨戏的《季汉辅臣传》,而且也只有一句话:“刘璋时,为中郎将,将兵拒先主于涪,诣降。先主定益州,以壹(吴懿,陈寿为避司马懿名讳,给砍了一半)为护军讨逆将军,纳壹妹为夫人。章武元年,为关中都督。建兴八年,与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将费瑶,徙亭侯,进封高阳乡侯,迁左将军。十二年,丞相亮卒,以壹督汉中,车骑将军,假节,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

吴懿的战功,就是跟魏延打过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那一战的主将显然是魏延而非吴懿,所以魏延的晋升幅度更大:汉末乱世,军职也很混乱,但是将军前面加一个大字,那就很不得了,比如魏文帝曹丕托孤,选择的四个顾命大臣,就是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带前缀的某某大将军位在四方将军之上,再进一步就是大司马、大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魏延,季汉还能拿得出手的大将,可能就是王平王子均了——诸葛亮对王平之好,已经超出了常理:“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王平分兵是不是导致马谡失败的主要原因暂且不论,他在街亭之战中顶多能算无过(也可能是有过)无功,而“无功不得封侯”是两汉规矩,到了季汉怎么改了?

王平和姜维都算曹魏降将,也可能是出于制衡川蜀门阀的考量,这两个降将的升迁速度都令人瞠目结舌,尤其是这个王平,晋升的速度比火箭还快:他公元215年归降刘备(为了便于比较,咱们用公元纪年),219年晋升牙门将、裨将军,228年晋升讨寇将军、封亭侯,因为在杨魏之争中坚定地站在杨仪一边,所以在234年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兼汉中太守,并于237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王平紧跟蒋琬费祎,在238年被召到大司马府担任前护军,又于243年以前将军、镇北大将军身份总领汉中兵马。

曹魏阵营一个不出名且没有转正的校尉(假校尉,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到了诸葛亮麾下就成了侯爵蒋军,又被费祎蒋琬提拔为镇北大将军,完全取代了魏延的位置,这速度确实有些太快了——赵云终其一生,也没能在在将军前面加一个“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延、吴懿、王平和姜维可称季汉中期四大将,王平和姜维基本都战斗到了季汉后期,《三国志》对王平的评价有褒有贬:“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

《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彻日,
(这个字打不出来,忄加画念霍,意思是划分、清晰、齐整,如果是繁体㦎,就是乖戾)无武将之体,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

王平在季汉中后期武将中确实是佼佼者,但这对季汉来说却并不完全是好事: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降将当军区司令,岂不是说刘禅当时已经无人可用?

不知道为什么,刘备驾崩后,荆州派和益州派就没有出类拔萃的名将,后来打仗还得靠从曹操那里跑过来的,王平姜维是降将,夏侯霸也是。

夏侯霸跟刘禅是实在亲戚,被司马家逼上绝路才投奔了外甥女婿(夏侯霸是刘禅两任皇后的二舅),姜维则是为季汉战斗到了最后一息——他连刘备的面都没见过,却为了汉室复兴舍生忘死,张飞的儿子、侍中尚书仆射张绍,不但没有脸面去见这夏侯二舅,也无言面对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姜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维近年来的风评正在逐渐转好,陈寿说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似乎也很不客观公正。

不管怎么说,咱们今天说的季汉中期四大将,除了魏延之外,都是降将——魏延是刘备部曲,前面已经说过了,不用过多解释,但这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疑问:刘备知人善任,诸葛亮忠贞不二,他们的季汉据说是延续西汉东汉的正统,后来却人才凋零,莫非当时的智谋忠勇之士,宁愿为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打工,也不愿为兴复汉室效命?拿季汉中期四大将与前期五虎大将相比,他们是一个档次吗?在中期四大将中进行评比,魏延和姜维谁的军事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