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先生的作品源自中国画传统的深厚文脉,却在大转型时期里别开生面,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精品。他曾立志“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以革新中国传统绘画,最终他的作品形成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是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建树。

9月22日,“雨亦奇——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深圳特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选取李可染先生早年的2幅山水作品和54幅在北京、杭州、苏州、重庆、成都、桂林等地的写生,以及14幅代表性的山水画创作,希望通过展现李可染先生在中国画发展转折点所做的探索实践,以及这段艰辛又光明的历程,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文化新质生产力挖掘出新的素材和养料。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深圳美术馆、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主办,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支持。展览将持续至12月7日。

他一改传统山水画远离凡尘之态,赋予山水画以人世的温暖

中国20世纪重要的山水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李可染(1907—1989),系江苏徐州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李可染生于1907年3月,13岁开始学习传统中国画。1954—1959年间,他连续行程数万里的写生创作,造就了山水画界深入自然和生活的新气象,直接促成了新山水画的建立,影响深远。他通过“精读大自然与传统二本书”确立的个人绘画语言,为中国画现代化之路提供了重要参照和不可替代的示范,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山水画发展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都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此次展览分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精读大自然”“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三部分,着重呈现李可染的写生足迹、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及如何通过写生“破局”中国画。第一章展出李可染早年创作2幅,第二章展出李可染先生1954年——1959年写生作品54幅,第三章展出李可染先生创作14幅。

观众可通过对写生作品与创作作品的比对,体会与感受李可染如何走出写生状态,创建个人图式与程式的路径。他在骨法内蕴之外,对墨法和水法进行有别于前人的尝试,又适度融合西方画法中的光元素,在不坠笔墨水准的前提下,一改传统山水画远离凡尘之态,赋予山水画以人世的温暖,庄严、沉稳、厚重中不失昂扬与妩媚,实为其“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之主张的极好诠释。

他的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绝佳体现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刘莹在展览前言中表示,李可染先生20世纪40年代时已明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提出了“用最大功力打进去,最大勇气打出来”,新中国初期,经过数十年在传统文化海洋中的遨游,李可染先生的传统修养已达到较高境界,但是他清楚地知道,中国画要在发展中存续,于是毅然决定走出画室,“师造化”从自然中汲取养分,通过“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认识生活、全面的艺术修养”,有计划的完成了中国画现代化历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晚年的可染先生“胸中丘壑,笔底烟霞”,创建了中国山水画的新样式,也开辟出“李家山水”的独特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莹认为,“这个展览是纪念、是回忆,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70年后的今天,又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播方式的现代化,去中心化的模式直接冲击到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许多不同背景、角度和目的的思潮,以新的方式传播‘去’文化经典化。当前,如何以历史的高度,纵观文化发展的长河,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永续,又到了一个重要节点。李可染、张仃、罗铭先生他们当年非常明确,写生不是目的,而是中国画现代化转型发展中无法绕过的必经之路。”

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王新妮介绍,“自1954年起,李可染坚持不懈地进行写生,足迹遍布全中国。在自然的滋养下,与山水交融,也与时代相拥,将传统文人情趣,改造为以笔墨讴歌时代与祖国的新风尚。李可染先生的写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更将目光扩大到许多涌现的新事物上。他将过去见所未见的现代事物纳入画面中,并赋予生动的笔触和构图,在题材上突破了传统的窠臼。这是中国绘画关键的一步:传统笔墨在新社会中仍能开辟新天地,仍可大有作为。”

王新妮表示,“李可染先生的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绝佳体现,它启示着中国绘画的现代化路径,从而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七十年风雨,未曾让李可染先生的大胆创新褪色,也没有减损其作品的魅力。李可染先生的革新与探索,与敢为人先的深圳城市文化相得益彰,深圳美术馆此次非常荣幸地以展览呈现李可染先生的探索之旅,一同回顾与重溯中国画的现代演进之路,一同思考新时代美术的人文内涵与时代精神,一同为文化新质生产力挖掘出新的素材和养料。”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