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大将“三不送”主席,主席却回他八字: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历史浪潮翻滚奔流,向着不知何处的终点缓缓驶去,一刻也不肯停留。而在时光长河中的人,英雄也好,奸佞也罢,都随着风逐渐消失了踪影。但幸运的是我们发明了文字,技术更新之后我们又有图片可以留念,这为我们更好地记住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提供了方便。距离我们最近的莫属于上个世纪,而上个世纪也发生了许多大事,史料与图片的记载让我们不是盲人摸象。今天小编与大家聊的就是上个世纪的事。
1955年,为了给那些劳苦功高的将士们进行表彰,我国特意在怀仁堂举办了开国以来的第一次授衔仪式。被授予军衔的,每一个都是英勇奋战,做出了极大贡献的人,他们值得如此殊荣。今天要说的就是总理亲自授予的大将军中的一人,他自1940年在一次战役中受伤之后,一直处于疗养当中。但他的功绩绝对抵得上此荣耀,战功赫赫,无私奉献。
这个人就是徐海东,徐出生于1900年6月17日,自小生活在湖北省黄陂徐家桥村(今属大悟县)人。从小家境很是贫困,这也养成了他吃苦耐劳毫无怨言的性格。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入窑厂做工,这一做就是长达11年之久的时间。少年多磨砺,将军百战成,这也为后面他的英勇事迹做了很好的铺垫。
1925年,在接触到我党不久之后,他就毅然决然地选择加入其中,曾担任国民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1927年参与黄麻地区的战斗,表现英勇。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之前,主席在看人员名单时,就曾说徐不仅是大将,还要排在第二位。当然,第一位的我们很是熟悉,就是粟裕。徐的功劳很大,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曾在危急时刻挽救我军走出水深火热,为我方在陕北地区做出了十足贡献。
1935年红军结束了艰苦的长征,当时只剩下不足3千余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饥饿、劳累之后,战士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非常疲惫的。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冬天也悄然来临,凛冽寒风状况下有更大的危机,缺衣少食,还要时刻受风霜折磨,给当时的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观此状况,主席把杨至成找来询问了一番,二人商讨许久之后,主席写了一封信,告诉杨将其送往徐的部队,信的大概内容就是希望他们部队可以支援一些物资,并且向徐借2000大洋。
后来徐在看到这封信后万分内疚,口中一直在叨念自己怎么没有提前想起这样的事,还要主席亲自写信相借一番。随后,徐立马把查国桢找了过来,问了他如今部队还有多少剩余的钱财物资可供支配。查回答说是还有7000,徐一口拍定送去5000.
但查这时流露出的纠结表情让徐些许迟疑,但徐想到监士们好不容易结束了长途跋涉,却还有忍饥受饿,心中很是心痛。尔后他把查教育了一番,查立马开始了行动。
第二天,钱财物资就送到了地方,雪中送炭形容毫不为过,解决了当时士兵们的吃住问题,帮了一个大忙。不仅如此,徐还明确规定了三个“不送”,即破旧衣物、残缺零件的装备以及过期医药都不可以送去。对此,徐的功劳就被主席记上了。
1937年,徐带兵作战,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一心保家卫国,冲锋陷阵在前,但战场上刀枪无眼,徐老还是多次受伤。最令徐痛心的是,手下的团长张绍东好大喜感贪慕富贵,转向了蒋介石阵营,这对徐老打击很大。
后来1940年之后,由于伤势原因,徐被迫留在后方养伤。但他依旧念念不忘前方战事,很是操劳上心,主席知道后,给他留下八个字:静心养病,天塌不管。戎马一生精忠报国,徐老的事迹与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1970年3月徐老因病逝世,终年70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