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卫星云图上可见,今天整个南海、中南半岛+东南华南沿海都被庞大的季风云系完全覆盖。这是强盛的夏季风还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推动海上的季风槽北抬,与此同时,一次冷空气(东北季风)正在大举南下,北抬的季风槽正和东北季风搅合成一团浆糊,冷暖气团碰撞激烈,导致华南、东南多地暴雨倾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大范围秋雨或再次跑偏

9月22日开始,冷空气与季风槽在东南沿海上空激战,引发大范围强烈暴雨,22日深夜一道强烈的雨带在福建中部沿海上岸,平潭国家站24小时降雨量迅速突破310毫米并打破本站日降雨纪录,这是福建沿海连续第二晚出现特大暴雨站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随着季风槽被东北季风推回海上,南方沿海的暴雨将逐渐减弱,但实际上,今年9月下旬,另一场暴雨正在酝酿中,而且影响将相当不寻常——中央气象台预报中指出,9月28日起,我国长江以北将掀起大范围秋雨,但这场秋雨的特殊之处在于,降水带并未如往年一样局限于传统的华西地区,而是向北扩展到了华北黄淮等地,形成了从四川盆地到大兴安岭的绵延降水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降雨预报显示,9月28日开始,中部地区的降雨量将快速增加,一道从大兴安岭延伸到四川盆地的广阔雨带开始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9日,雨带继续东移,降水强度显著增强,局部地区更可能出现大暴雨,同时,大范围的暴雨将扩大到河南山西京津冀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华北冷暴雨酝酿!

通常来讲,9月下旬至10月初的降雨大多集中在我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东部,即四川盆地、陕南、甘南一线,这被称为“华西秋雨”。这是由于副热带高压逐渐退缩,冷空气南下,与季风水汽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降雨。然而,今年秋季以来,秋雨带已经大幅“跑偏”,内蒙古和西北多地雨水多得离谱,呼和浩特9月降水量逼近200毫米、是广州本月降水量的两倍,9月3日-9月23日青海、甘肃中北部、宁夏、内蒙古多地降雨大幅偏多,往年应该更加多雨的川渝等地则似乎成为了秋雨边缘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此次秋雨的异动呢?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这要归结于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的异常活动。今年夏季以来,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整个系统偏北且强度较大,秋季延续了这一趋势,导致之前一段时间雨带异常偏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9月末的这次降水过程中,冷空气快速南下,与依然偏北偏强的副热带高压相遇,形成了一条从四川盆地绵延至华北平原的秋雨带。由于冷空气的强势入侵,华北地区的气温骤降,降水的性质也转变为“冷暴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北方的居民来说,“冷暴雨”并非一个常见的气象现象。一般情况下,暴雨多发生在夏季,伴随着温暖的暖湿气流,然而此次降水过程中,冷空气占据主导地位,暴雨伴随着气温的急剧下降,给人一种“冷雨绵绵”的感觉。根据超级计算机模型的预测,此次冷暴雨不仅会带来大量降水,还将显著拉低华北地区的气温,使得人们在9月末便体验到秋季的寒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今年的气候表现,不难发现,从夏季的持续高温到秋季的强降雨,气候异常已成为常态。副热带高压的强势表现不仅影响了夏季的高温天气,也为秋季降水的异常埋下了伏笔。今年的降水分布呈现出南北两极化的趋势:在夏季,南方多地饱受持续高温和干旱的困扰,而北方则频频出现强降雨天气。这一气候模式的形成,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大气环流异常,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有所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9月末的这场秋雨既是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也延续了今年气候异常的趋势。对于北方地区的居民来说,这场降雨或许意味着秋季的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