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引言:

唐代末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那一次旷古未有的远征的本质,是一次退却形式下的伟大进攻。当旋风般的铁骑在中国的大地上画了一个大圈后卷到唐都长安,又雪崩似地退出时,历史就注定了这是一次未能完成的远征。

然而,这次远征所包蕴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和令人扼腕的结局,使人们不能仅以最后的成败加以褒贬。那么,黄巢究竟是如何改变中国历史的呢?他领导农民起义,真正能被称之为历代农民起义之首吗?

01、历史的选择,历史的等待,真的非黄巢不可吗?

01、历史的选择,历史的等待,真的非黄巢不可吗?

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唐太阳在安史之乱后迅速地下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755—763年,这场连续8年的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遭到巨大破坏,北方诸州千里萧条,一片凋残。经受了这场沉重打击之后的唐王朝已一蹶不振。各地的节度使由于拥有了对土地、人民、军队和财赋的支配权而成为事实上的独立王国。河北、 山东、江淮一带,节度并立,列镇相望。大者连州十余,小者有州三、四,中央统治徒有虚名。从此,藩镇纷争战乱不已,国无宁日,盛极一时的唐帝国正无可奈何地分崩离析。

同时,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大小庄园遍布全国。有限的土地与无限的兼并趋势使大量自耕农破产,造成“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逃亡,两税法实行后逃户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逃亡农民的赋税又摊派到未逃亡的农民头上,这些农民交付不出有名的两税和无以名目的杂税便关入囚牢以至囚系而死。唐政府为聚财而实行的盐、茶、酒专卖,又使大批为谋生而贩卖私盐、私茶的人在生死线上徘徊。无数“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能活、父子不能救”的逃亡农民既无法谋生,又无处申冤,只能在无望的生活中酝酿着愤怒的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后期的皇帝,早已消尽祖宗当年兴兵出关、荡平群雄的豪气,沦为自己奴仆手中的傀儡。自唐穆宗以下的8个皇帝中,除敬宗是太子继位外,其余都是宦官所立,不是宦官所立的敬宗却在18岁的青春之年成为宦官刀下的冤魂。面对宦官的势焰,皇帝和朝官曾联合起来在文宗太和九年,即公元835年,试图以政变形式从宦官手中夺回大权。但无奈功亏一篑,以至朝官血流成渠,皇帝受制终身。

从此以后,“天下事皆决于北司(指宦官)”,宦官“立君、弑君、废君,有如儿戏”。权柄失落的皇室,却醉生梦死,一头扎到骄奢淫乐中去,把搜刮和挥霍民脂民膏作为人生唯一乐趣。

例如,那个赖仗宦官之力爬上帝位的唐懿宗,便把全部热情倾注于佛教和对财物的挥霍中。为迎接佛骨,懿宗广造浮屠,用金玉、锦绣、珠翠装饰迎佛的宝帐香辇。懿宗女儿同昌公主出嫁时,赐钱500万缗,赠府第一座,府中所备的生活用品以及井栏、槽柜等物都用金银制成。同昌公主病死后,懿宗又罄竭府库来办理丧事,所费不可胜计,送葬队伍达20余里。同时又把翰林医官韩宗邵等20余人处死,收捕亲属300余人。以无辜者的冤魂作祭祀亡女的牺牲,其荒淫残暴可见一斑。

皇帝如此,各级官吏自然不甘落后,懿宗时的宰相路岩的亲吏边戚的家产便与唐军队的2年军费开支相等。定边节度使李师望“聚私货以百万计,戍卒怨怒,欲生食之”。而后任的窦谤的贪婪残暴却比李师望更甚。

唐末这种混乱无序的统治秩序,和统治者穷奢极欲的聚敛所形成的黑洞,吞噬了大唐帝国的最后一丝活力。这种时候,历史往往会迸射出一二点警示人们的火花,如此微弱,如此短暂,以至人们还未及瞩目就已归于平静。然而正是这一小点火花、一小朵历史微澜,却把维持统治秩序的力量之间的表面平衡打破,由此将会引发一场不可阻挡的历史风暴。

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浙东人民在裘甫的领导下,愤然起义了。起义者从百余人,很快发展到数千人,继而又发展到3万人,起义者在富庶的浙东腹地——剡县、天台、上虞、余姚等地与唐军搏斗,建立了自己的年号“罗平”。

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桂林的戍卒因久戍不能回乡而哗变了。起义者拥戴庞勋为首领,冲破唐军堵剿,返回故乡徐州。这支由800戍兵组成的起义军,发展成10万人的可观规模,在山东、安徽、江苏之间的广阔地域,与四面八方来进剿的唐军周旋。

裘甫起义失败了,他领导的斗争仅坚持了半年;庞勋起义也失败了,这场戍卒哗变引起的起 义,也仅坚持了400天。但是,起义的火种依然存在。义军的余部仍“相聚闾里”,“散居兖、郓、青、齐之间”,等待着更大的反抗斗争。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并且产生英雄的时代。然而谁能承担起指挥千军万马,冲破腐朽了的唐朝统治秩序的历史重任,充任这个时代的英雄呢?时代和人民都在选择属于他们的英雄,等待着历史风暴的到来。

02、旗舞豫鲁,血洒黄梅,黄巢杀过来了!

02、旗舞豫鲁,血洒黄梅,黄巢杀过来了!

在镇压庞勋起义后,荒淫残暴的唐懿宗度过他一生中最后的5年,危机似乎过去了,一切的反抗又暂归平静。但在此时,一首歌谣在鲁豫之间广为流传,这首很短的歌谣却把人心翻腾得如大海怒潮,汹涌澎湃。

歌谣说:“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这首神秘的歌谣的预言终于在懿宗与僖宗权力交接的874年变为了事实。濮州 (今山东濮县东)人王仙芝聚众数千于长垣(今河南长垣县东北)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月,冤句(今山东曹县北)人黄巢聚众数千响应。黄巢出身于盐商家庭,与王仙芝同贩私盐。他善骑射,好诗赋。生平最喜结交豪侠之士,曾数次应试而每每名落孙山。

王仙芝和黄巢在贩卖私盐时,与官府武装对抗的军事经验,使他们很快成为众望所归的农民军领袖和主要将领。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六月,义军攻克曹、濮二州,大败唐天平节度使薛崇。山东、河南的农民纷起响应,多者数千人,少者数百人。农民大起义的烈火迅速燃烧在中原的大地上。

面对日益壮大的农民军,四分五裂的统治集团重新集结起来。唐政府任命平卢节度使宋威为诸道行营招讨使,统一指挥淮南、河南、山东等5个节度使的兵力围攻起义军。并命令各地乡村组织地主武装阻击起义农民。

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起义军在沂州(今山东临沂)被宋威打败后,就转战河南,俘获刺史王镣,在东都的唐朝官员闻讯惊恐万状,纷纷携家眷逃窜出城。唐政府急调大军把守潼关,防止义军北上,又调曹元裕为招讨副使守卫东都(洛阳),抽调兵力围剿义军。

在唐军忙于调兵之时,起义军乘机南下,转战荆襄,连克数州,在申、光、庐、寿、舒等州间转战穿行,倏去忽来,使唐军东堵西截,疲于奔命。

又过了一年,起义军打到蕲州(今湖北蕲春), 降官王镣怂恿王仙芝和唐蕲州刺史裴堡休战,由裴屋替王仙芝上表请官。唐朝廷权衡利弊后决定招降,授王仙芝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王仙芝竟想以数万义军的命运为资本换取这一空名。于是,在蕲州刺史府的大厅中举行了有义军重要将领参加的受封仪式。

正当王仙芝在裴堡、王镣和部将尚君长簇拥下准备跪拜谢恩时,黄巢按剑挺 立、怒目圆睁,一声断喝:“站住!”指着王仙芝大声怒斥说:“当初,你在长垣树起大旗,与众兄弟指天盟誓,宁愿粉身碎骨,也要扫除这昏暗的暴政。故乡父老、关东壮士,抛家送子、闻风来归,都把你看作肝胆照人、大义凛然的豪杰。如今天下饥民犹在水火,朝廷依然昏庸暴虐,而你却背信弃义,图谋爵禄,置数万将士于不顾,其心何忍?若容奸谋得逞,你我何颜以对天下父老?更何以告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

黄巢越说越恨,满腔怒火化为愤怒的一拳,砸在王仙芝的脸上,在黄巢的带动下,众将也群起责骂。王仙芝迫于众怒不敢接受招降,便转而占领蕲州,继续反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经黄巢这么一闹,义军的分裂已势不可免。于是,王仙芝及尚君长率3000人活动于湖北、河南;黄巢率2000余人返回山东。此后2年中,两支义军虽各自为战,却又南北呼应,拖得唐军顾此失彼,进退维谷。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王仙芝攻破鄂州后,又接连攻下数州,但降唐之心未肯稍减,曾7次向官府请降。十一月,王仙芝又派尚君长、蔡温球、楚彦威向招讨副使宦官杨复光请降,在途中被招讨使宋威截获。宋威便将三人斩首,伪称在颍州战场擒获而报功。这些叛徒只落得可悲又可耻的下场。

王仙芝见请降不成,又失了几员大将,于是一怒之下急攻江陵,因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率军驰援,就转到申州(今河南信阳),又被唐军击败。唐将曾元裕乘胜追击,在黄梅大破王仙芝军,王仙芝与数万将士均在此战中牺牲。这支义军竟因领袖一念之差而使数年之功毁于一旦,数万将士血染长江,饮恨黄梅,其教训可谓惨痛至极。

蕲州分裂后,黄巢率部北上,攻破郓州,杀天平军节度使薛崇,进克沂州。接着,围宋威于宋州,攻占匡城,进破濮州。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黄巢率军进攻亳州时,王仙芝旧部尚让率余军投奔黄巢,两军会合后,共有10余万人,共推黄巢为王,号“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改元王霸,设置官属。建旗、称王、改元,在这一连串惊人之举中,人们把黄巢推上了义军领袖的位置,同时也把他推上了震撼整个中国的历史舞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以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惊天之举,虽然手段残暴、结局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