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

9月19日至20日,安徽省铜陵市举行“平安法治建设铜陵行”全媒体采访活动。9月19日上午,铜陵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荣胜向媒体通报了该市平安法治建设情况。

荣胜介绍,近年来,铜陵市政法系统坚持不懈深化法治实践,从严从实改进工作作风,为建设现代化幸福铜陵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铜陵市也荣获“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陵市铜官区法院内,调解员正在开展工作。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持续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铜陵市各级政法机关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其中,铜陵公安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推进“无证明办事”做法,被评为全省“一改两为五做到”典型案例。铜陵市委政法委创新“政法护企行三三制”机制,组建了35支由“1名政法机关领导干部、1名政法干警、1名法律实务专家”构成的政法护企小分队,常态化包保服务105家企业。出台铜陵市政法机关办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

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融资、内部管理等问题,向企业、金融机构等发出司法建议,打造“法院+人社局”裁审衔接常态化机制,构建“法院+银行+调委会”机制,纾解企业急难愁盼,兑现企业胜诉权益。

铜陵市人民检察院将“检察护企”作为一把手工程,推深做实“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检察长主动走访企业”机制,两级检察机关开辟企业诉求绿色通道,建立涉企案件专门办案机制。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依法准确监督人民法院、行政机关有损企业权益履职行为,以有力检察监督维护公平有序、诚信法治市场环境。

铜陵市司法局打造法治驿站,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积极整合律师协会、破产人管理协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等资源,创新打造“法治驿站”平台,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法治驿站”成为化解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便捷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律师在铜陵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稳步推进,汇聚平安力量

平安建设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矛盾纠纷的及时发现、及时化解,是铜陵市各级党政机关的“必答题”。

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府院联动,畅通协作,在县区法院打造诉调对接中心,推广“驻点法官+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社区”调解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质增效。

铜官区官塘社区聚焦解决邻里、婚恋、家庭以及物业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以“党建+网格”为抓手完善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机制,充分发动群众,整合多方力量,组建“谈心解纷”调解志愿服务队,落实社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一站汇总、分类调处、跟踪办理、回访反馈”闭环处置,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聚合共治。

义安区西联镇探索创新“屋场会”,把办公室、会议室搬到屋场、田间地头等村民聚集地,与百姓一起讲政策、拉家常、听实情、议事情。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解决群众矛盾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枞阳县白梅乡充分运用丰厚的乡贤人文资源,让乡贤担任社情民意的预报员、道德教化的宣传员、重大事项的参议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积极引导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乡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铜陵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抓改革谋创新,不断完善社会面治安巡防工作机制,推进城区综合警务站规范化管理,成立特警“快反机动队”,通过高密度巡逻和显性布警、屯警街面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子屏上,写有每个调解员擅长的领域。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深化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保持‘重任在肩上’的责任感,近年来,铜陵市各级政法机关以更大力度深化法治实践、融入中心大局,严格执法司法,加大法治供给,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流法治保障。”荣胜说。

聚焦法治强基,铜陵市委政法委不断健全主动创稳工作制度机制,着力防范化解市域涉稳风险,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具体举措,积极引导专家学者和利益群众参与监督政府决策。

铜陵市检察院持续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从重点群体、关键领域、难点问题入手,积极推动专项行动有创新、有亮点、有成效。聚焦食药安全、生态环境、个人信息保护等突出难点,依法开展“检护质量安全”专项监督,积极构建法律监督模型,着力破解民生难题。

铜陵市公安局建设安徽省唯一一家打击证券期货犯罪(铜陵)基地。在公安部经侦局数据化导侦情报大比武“论剑”比赛中,分别在证券领域、场外配资领域以及期货领域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铜陵公安还首创“扫码评警”模块,自主研发货运车辆疲劳驾驶监测预警与治理平台。

义安区东联镇打造智慧乡镇,在12个村、1个社区及其他企业,共安装“小天网”监控点284个,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同时探索建立社会治安排查整治专业队伍,进一步完善“一长两员”“红袖标”“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