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青岛,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然而,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棚户区,街道上飞驰着无数28寸的飞鸽自行车。40年间,一座城市竟能发生如此巨变,令人难以置信。一位名叫吴正中的老摄影师,用他的相机记录下了这座城市惊人的蜕变,留下了8万张珍贵的历史影像。
1985年,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吴正中 摄影
时光倒流到2020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吴正中站在青岛的海边,回望着这座他用镜头记录了近半个世纪的城市。他的眼神中既有欣慰,又有些许感伤。这位老人,用他的双手和一台相机,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吴正中最近出版了一本名为《他的城:1978-2024年青岛》的摄影集。这本厚重的画册里,记录了青岛40多年来的点点滴滴。从中,我们仿佛能听到时光的脚步声,看到一座城市从默默无闻到蓬勃发展的全过程。
80年代的“老青岛”,飞鸽自行车
翻开这本画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90年代末的一张照片。青岛中山路上,一座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与周围的老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这张照片,就像是青岛发展的缩影,新旧交替,未来与过去在此相遇。
再往前翻,是80年代的青岛街头。满街都是28寸的飞鸽自行车,那可是当时的“豪车”啊!看到这里,不少老青岛人可能会心生感慨:那时候,能有一辆自行车的人,在街坊邻里中可是能挺直腰杆的存在。
翻到90年代的照片,一条特别的街道引起了注意。那是胶东路,人们都叫它“波螺油子路”。路面是用青石板或红色地砖铺的,走在上面,好像在逛历史博物馆。这条老街,见证了青岛的沧桑巨变,如今可能已经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画册中还有一张令人心酸的照片,拍摄于90年代的崂山大院。那是一片典型的棚户区,照片中三位大爷正在一张简陋的小桌上吃饭。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感叹:才过去30年,青岛的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差,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街坊邻里其乐融融。
1995年,青岛市上海路第11中学
吴正中的镜头不仅仅记录了青岛的建筑变迁,更捕捉到了这座城市鲜活的生命力。1982年青岛第九橡胶厂的搬运工人,穿着工作服,站在一起拍了张照片。那时候的工人,可是城市的主人翁啊!再看看1995年,青岛市上海路第11中学门口,到处都是捧着书本的学生,那股子朝气蓬勃的劲儿,隔着照片都能感受到。
1994年的青岛第一百货商店,那可是当时青岛最大的市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想象不到,那时候的百货商店有多热闹。柜台前挤满了人,大家争先恐后地买东西,生怕晚了就抢不到心仪的商品。这种场景,在当今的网购时代已经很难见到了。
再看看1996年青岛市辽宁路上,一排穿着“时尚”的年轻人,估计是商场的工作人员。那时候的“时尚”,放到现在看,可能会让人忍俊不禁。喇叭裤、大翻领、花衬衫,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潮流,如今早已成为了历史。
吴正中的镜头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人物。比如1995年青岛市人和路上,有个年轻女子在摆摊算命,还打着“科学预测人生指南”的招牌。这年头,连算命都讲究“科学”了,也是没谁了。这种街头算命的场景,在当今的青岛街头恐怕已经很难看到了。
1994年桓台路上那位养鸟的老人,神情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他和那只鸟儿。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也变得越来越少见了。还有1994年台东三路广场上的时装表演,台下黑压压的全是围观的人。这些场景,都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市井百态啊!
近年来的青岛。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现代化大都市的景象。与前面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1994年,台东三路广场,时装表演
吴正中用他的相机,记录下了青岛40年来的点点滴滴。从棚户区到高楼大厦,从自行车到私家车,从老式百货商店到现代化商场,青岛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蜕变,都被他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看完吴正中老师的这些照片,你是不是也跟着回到了那个年代?那时候的青岛,虽然没有现在这么繁华,但却处处透着烟火气。街头巷尾的小摊小贩,热闹非凡的百货商店,还有那些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街头的人们,都让人觉得格外亲切。
有人说,这些照片不仅仅是在记录一座城市的变迁,更是在记录一个时代的变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失去了一些东西?那些曾经熟悉的街巷,那些充满市井气息的场景,是不是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渐渐消失了?
这些照片,就像是一座时光机,让我们得以重返那个年代,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对于青岛人来说,这些照片更是珍贵的回忆。而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这些照片则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40年来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奇迹。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