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在冰天雪地的朝鲜长津湖地区,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一场历时28天的激烈交战。

这就是著名的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一场关键作战。

这场战争异常残酷。志愿军顶着大雪,忍着饥饿,硬是在军事实力远不如美军的情况下,靠惊人的毅力全歼美军一个整团。

虽然这一战,我军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但却成功打退美军,迎来东西两线的大捷。

美军的这次大败,是朝鲜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战之后,美军势头不再,不得不转攻为守。

这种情况下,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向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提议,使用原子弹掰回局势,尽快结束战争,然而杜鲁门否决了这个提议。

不仅如此,直到整个朝鲜战争结束,美国也不曾使用原子弹。

毛泽东早在做出抗美援朝决定时,就已经料到这个结果,而斯大林也肯定道:“毛泽东的估计是对的”。

所以,为什么即使失败,美国也不敢向中国或者朝鲜投出原子弹呢?

中国的决心,它有原子弹我有手榴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原因,中国坚决捍卫和平、反抗侵略,根本不惧美国的核威胁。

即使原子弹落下来,美国也达不到战略目标,因为我们反抗的步履始终不会停下。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正需要稳定局势发展经济。

可朝鲜战争却在这时爆发了,美国横插一脚,武装干涉朝鲜内战,一路越过三八线,将战火蔓延到鸭绿江。

美国颠覆亚洲的意图已经是司马昭之心,我国国防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的中国与美国之间,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力量都差距悬殊,但在是否参战援助朝鲜的问题上,我们的态度却十分坚决,毛泽东一锤定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场战争我们必须参战,不参战损害极大”。

在决定出兵援朝之前,中国政府就已经考虑这场战争将会异常艰难。

我们知道美国拥有原子弹,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中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任由美国在边境虎视眈眈。

所以即使面临原子弹威胁,中国也不会改变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早已做好准备,打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仗。

对于美国原子弹问题,毛泽东直接表明:“它有它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我相信我的手榴弹会战胜它的原子弹,它无非是个纸老虎”。

面对朝鲜战争,领导人不惧威胁态度坚定。

而在战场上,战士们也不畏强敌奋勇作战,长津湖一战直接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麦克阿瑟在此前口出狂言:“朝鲜战争实际已经胜利,感恩节前就能结束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完全没有想到,装备落后的志愿军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直接打得美军的王牌之师“北极熊团”全军覆没,迫使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遭遇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这一战,让朝鲜战争局势迅速扭转,麦克阿瑟的感恩节心愿被彻底粉碎。

麦克阿瑟此人一向狂妄自大,不甘心遭遇失败,他认为中国不惧怕核威慑,是因为美国没有真正用出核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果向中、朝投放原子弹,将中朝边境隔绝开来,那么他将在10天之内占领朝鲜半岛,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麦克阿瑟多次向杜鲁门提出这个计划,但却一再遭到杜鲁门的否定。

这又是为什么?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原因。

苏联的威胁,唇亡齿寒势必冲突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唇亡齿寒,美国的原子弹一旦落在朝鲜或者中国的领地上,同为社会主义阵营,又是中朝近邻的苏联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核武器,但苏联却在美国之后,成功引爆了一枚原子弹。

核技术已经不是美国方面的一家垄断。

平衡若是打破,那么美国就需要做好心理准备,随时承受苏联进行核报复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克阿瑟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但他也只是军事家而不是政治家。

对于朝鲜局势的变化,他所考虑的只有如何打一场漂亮的胜仗,他的眼光是局限于战争的。

而作为总统的杜鲁门却不同,他是以政治家的身份在看待这场战争。

战争要赢,但不能是以投放原子弹的方式,因为这将使美国直面苏联的威胁,极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自身也陷入核武的危机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鲁门当然清楚,原子弹一出,这场发生在朝鲜境内的战争,极有可能迅速升级,演变成全亚洲、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大战。

届时,即便是美国也难独善其身。

这样的推断并不夸张。

在当时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下,苏联绝不会允许美国在朝鲜的动作威胁到苏联的安全。

如果说美国打进朝鲜,就像一把尖刀插在我国的家门口,那对于苏联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在美国的野心下,中、苏、朝同属一条战线,是最坚固的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美国掺和进朝鲜局势后,周恩来总理就与斯大林进行了一场交谈,双方达成一致,苏联将会在枪械、火炮和空军力量上给予中国支持。

这等于说,在朝鲜问题上,苏联已经表明了态度,不会坐视美国占领朝鲜。

当战争还停留在常规战争的程度,苏联就致力于提高志愿军的武装,加强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帮助志愿军与美军抗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若是战争超出常规,美国开始动用原子弹,苏联会采取什么行动已是不言而喻。

谁掌握了核武谁就掌握了话语权,美国不得不忌惮苏联会不会直接用原子弹回击美国国土。

所以,只要有苏联在一旁威慑,美国就必须考虑自身能不能承受使用原子弹的代价。

而结果也很明显,美国只会在他国挑起战火,但不会引火烧身、惹祸上门。

美国的压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原因,很明显,率先使用原子弹的一方必然会成为不正义的一方。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原子弹这一问题上,美国自身也承受着国内国外诸多舆论压力。

这里要说一下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那时世界正处在冷战期间,美苏大国之间互相对抗,互相运用核威慑,使全世界都陷在恐惧当中。

我们现在可能很难想象,那时几乎所有人都生活在核武器的阴影之下,随时担心这个潘多拉魔盒有朝一日被打开,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不仅是中国和朝鲜,全世界都不希望美国投下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样紧张的局势下,牵一发则动全身,哪怕美国只是投下一枚原子弹,也极有可能导致世界级的核战爆发。

早在1945年,全世界第一次直面核武器的恐怖。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顷刻间毁灭两座城市。

巨大的蘑菇云笼罩在城市上空,核爆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以及高温将百万人口大城瞬间夷为平地,人被碳化被建筑物掩埋。

而侥幸活下来的人比直接丧生的人更为痛苦,他们面临酸雨与放射性元素,身体慢慢腐烂,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所有人来说,原子弹的巨大破坏力还历历在目,谁也不愿意经历这样的灾难。

所以当美国政府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有可能会使用原子弹时,立即遭到国内外的强烈反对。

国际上,西方国家反应尤其激烈,美国的盟友英国当即站出来阻止美国可能采取的这一行动。

英参谋长直接致电麦克阿瑟,他分析利弊,劝诫道:“投放原子弹,不仅不能吓退中国军人,还会将苏联拉入战场,这将给全世界带来一场巨大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朝鲜战场局势更为胶着的时候,英国首相艾德礼甚至飞到美国会见美国总统杜鲁门,表明立场:美国不能率先使用原子弹,以免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

而在美国国内,全社会都是抗议的声音。

美国人害怕美国卷入到这场有可能发生的核战争当中,届时势必会危及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所以国内社会舆论也给了美国政府巨大压力。

无论如何,美国当局要想政权稳定,就不能让本国民众面临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迫于这样的压力,杜鲁门最终公开表示:“将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问题”。

给所有人吃下一颗定心丸。

而麦克阿瑟这位致力于使用原子弹的积极分子,也在不久后遭到撤职。

对于这一切,毛泽东早就预判到:“美国根本不会真正使用核武器”。

朝鲜战争也不会拖得太久,因为长期战争对美国很不利。

所以不用担心朝鲜战争打到后面会引发核武级别的世界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的估计是五年、十年、十五年都不可能爆发世界大战。

对于毛泽东关于局势的分析,斯大林十分赞同。

1952年8月,周恩来访问苏联时,斯大林十分高兴地同他说:“毛泽东的估计是对的”。

而正如毛泽东所预料的,1953年7月27日,美国签订停战协定,在未发射一颗原子弹的情况下,结束了这场“苦涩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