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期,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出现了一些积极苗头。双方外交高层对话互动增加,今年7月,中国外长分别在阿斯塔纳、万象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一个月内两国外长两度会晤,这在过去数年并不多见。与此同时,中印边境事务磋商与解决的步伐也在加快。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0次会议、第31次会议分别在新德里、北京举行,双方“进一步缩小了分歧,扩大了共识”,旨在推动“早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印度时报》网站报道,印度国防部将开展重大项目,包括为印度海军建造7艘先进护卫舰,以及拟用现代化“未来战备战车”取代印度陆军的俄制T-72坦克。印度国防部近日举行由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主持、多名高级官员参加的会议,与会者包括国防参谋长、三军司令、国防秘书和其他相关官员。据国防部官员说,印度海军的计划包括依据“布拉沃17”项目购买7艘新的战舰。这将是印度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先进的隐形护卫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事装备的展示并非仅仅是表面上的较量,背后隐藏的是印度军方对中印边境局势的深刻思考与战略布局,近年来,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摩擦不断,印度此次展示新装备的意图显而易见,既是为了提升士气,也是为了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更多支持。印度的新型装甲车虽具备先进技术,但在面对解放军时,是否能经受住实战的考验?高原的冷空气与稀薄的氧气,能够让任何一辆军车都面临挑战,而我们的15式坦克早已在这样的环境中磨砺出过人的能力。

与此同时,印度空军一架价值不菲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克东山口附近“趴窝”,这消息迅速引发国际关注。看似简单的技术故障背后,却暗藏着地缘政治的暗流涌动。这起看似普通的军事意外,实际上折射出了印度在地区军事平衡中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印度急于展示其军事实力,试图在中印边境争端中占据有利位置;另一方面,其军事能力的局限性却在这次事件中暴露无遗。有分析认为,这次事件可能会推动印度加速其国防自主化进程,减少对外国武器的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同印方接触的过程中,边境问题一直是主轴,中印三次高层会晤,我国外长3次提到边境问题、3次强调“妥处分歧”、2次提到“相互成就”,从中不难看出中方对双边关系回归正轨的努力。其次,尽管印度仍然存在部分杂音,但是今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是肉眼可见的,这说明双边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事实上,印度已经一改过去的对华脱钩政策,开始对中国敞开大门。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此举可能源于经济需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面临经济难题,比如失业率高企。而中国作为最大贸易伙伴,对印度也有重要影响。但边境紧张局势只会给双方经济合作带来更多不便。如果通过对话缓解关系,将有利于两国经济互惠合作。何况,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大背景下,中印都面临产业转移的机会。只有携手合作,共同把控全球商机,才能最大限度夯实国内经济基础。这或许也是印度主动寻求对话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4年7月,印度财政部在发布的年度《经济调查报告》中,罕见地呼吁增加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以提升本土制造业实力,增强印度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出口竞争力。报告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印度想要发展制造业只有两条路:要么彻底将中国制造融入印度的产业供应链,确保产业供应链完善;要么则设法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外商投资。这一论调与印度之前对中资企业的审查加严、投资门槛抬高形成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会晤前,双方关系其实已经有不少进展了。印度在东段的藏南地区,以及中段的洞朗,已经撤离了他们的越界据点,这本来是个好事儿,毕竟双方都不想把局势再搞得更复杂。然而,西段的德姆乔克和德普桑就不一样了。这两个地方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尤其是德普桑,它连接了中国与克什米尔的战略通道,对中国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而德姆乔克则是通往西藏的一个重要口岸,印度在这里死活不肯退让,也就不难理解了。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中印边境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双方本着平等、互谅、互信的原则,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中印两国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两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一个和平稳定的边境,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地区和平与繁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