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重新选一次,我还是会主动上交,因为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我绝不后悔,我也从未后悔。”
说这句话的人名叫孔忠良,如今的他已两鬓花白,在他少年时曾捡到一块“奇怪”的石头,拿回家和父亲商量之后,他们果断决定将这块石头上交给了国家。
少时的孔忠良并未将此事挂在心上,没想到,45年后,几位文物专家竟然突然造访孔忠良,打开了他尘封已久的记忆……
孔忠良捡到的“石头”究竟为何物?
而文物专家的突然造访又有何用意呢?
一块奇怪的“石头”
孔忠良于1955年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生活条件并不算好。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孔忠良从小时候起就十分懂事,还养成了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到了上学的年纪,孔忠良看着身边的同学们都背着各式各样的书包,拿着五颜六色的文具,反观自己,不仅书包又破又烂,就连仅有的几根铅笔也长短不一,显得特别寒酸。
这种落差让孔忠良十分自卑,在学校里不敢与其他同学交朋友,总是独来独往,即使回到家里也常常沉默不语,一个人静静地看书。
父亲很快就觉察到了儿子的异样,在了解到前因后果后,他严肃而温柔搂住儿子,对他说道:
“穷没啥可怕的,穷可不丢人,成天偷鸡摸狗才叫丢人呢,咱家赚得钱再少,也是我跟你妈靠双手劳动赚来的,儿子你记住,只要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做事,你永远都能挺直腰杆!”
父亲的一席话让孔忠良受益匪浅,他开始慢慢恢复自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和同学们一起玩耍。
孔忠良还是个热心肠的小少年,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校里谁要是有点困难,他还会冲在最前,所以人缘相当不错。
1968年,孔忠良13岁,一次,他像往常一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每天他都要走上一大截山路才能到家。
百无聊赖的孔忠良一边走一边把路上的小石子往河里踢,小石子落水后激起一阵阵涟漪,在阳光的映射下格外好看。
突然,他发现在小河沟里有个东西在发光,远处看去像是一块石头,可是又看不清楚形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孔忠良把鞋子脱在路边,挽起裤腿就下了河,他要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孔忠良就像摸鱼一样慢慢向石头靠近,生怕一个不小心它就跑没影了。
可是,拿到东西以后他更加疑惑了,这东西方方正正,看着像一只小老虎似的,背面好像还印着字,可是他也看不懂这上面写了点什么,但是他知道,这绝对不会是普通的石头。
孔忠良将石头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背包,立马快步向家里走去,他想:爸爸见识广,让他看看没准能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爹,我今天在小河沟里捡了块石头,长得可好看了,感觉像是个啥宝贝,一会儿我拿给你看看。”
“那河里除了鱼还能有啥好东西,都是人家不要的破烂,我看啊,你就是读书读傻了。”
孔忠良一回家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可父亲并不相信儿子能在小河沟里捡到宝物,直到他看见这块“石头”的真面目,才隐隐感觉到这块“石头”不简单。
“你还别说,这石头看着有模有样的,像是个印章。”
“爹,你能认出来上面写的啥东西吗?”
“你先别说话,我再研究研究,这东西应该有些年头了,对了,你再给我讲讲这是从哪儿发现的。”
孔忠良又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给父亲说了一遍,父子俩围坐在一起,翻来覆去地调查这块“可疑的”石头,可是讨论了半天也没得出个结果。
但是,父亲跟孔忠良的感觉一样,这东西不一般,没准是个文物呢。
他当即决定,明天就把这玩意儿交到博物馆里面去,孔忠良听了以后也表示赞同,说:“如果这真的是个宝贝,咱们必须上交,落到坏人手里就麻烦啦。”
第二天一大早,父子俩就搭上了去往县城的大巴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