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据报道,我国听力残疾人超2054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他们生活在静音的世界里,没有人欢马叫,没有林籁泉韵,虽然世界无声,但我们的关爱将持续发声。在纪念国际聋人日之际,为呼吁社会各界关爱听力残疾人,关注听力健康,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联合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策划推出国际聋人日系列报道,通过真实故事和深度访谈,让更多人了解耳聋知识,共同守护听力健康。

孩子说话有障碍?当心先天性耳聋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语言的发展是家长们密切关注的焦点。然而,有些孩子却在语言发育期面临着说话障碍的困扰,而这背后,先天性耳聋可能是罪魁祸首。

2岁多的小月(化名)正处在语言发育期,却不会说话,甚至叫不出爸爸妈妈。父母以为孩子只是说话晚,不放心又带孩子做了一次检查,结果诊断为双侧重度聋。

4岁的肖肖(化名)家庭也面临类似困扰,肖肖平时总是“不听话”,还吐字不清晰,父母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医生,我家孩子讲话含糊不清,是不是发音有问题?”但肖肖父母拿到结果后大吃一惊,孩子的发音器官正常,问题出在听力上。得知结果,肖肖妈妈很自责。夫妻俩平时在外地打工,孩子从小在乡下由爷爷奶奶照顾,家人从未发现孩子耳朵有问题,更没有为孩子检查过听力。

主动预防,给孩子有声未来

这些孩子的遭遇并非个例。先天性耳聋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新生儿耳聋发病率约为1‰-3‰,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3个是先天性听力障碍。郑州民生医院耳鼻喉耳科专家王龙海主任介绍,耳聋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两类,也可分成语前聋(3周岁前)和语后聋(通常3周岁以后)两类。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又分为三种:

(一)传导性聋:是因外耳或中耳病变,使声音传导过程发生障碍而引起的耳聋。常见的原因有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先天性听骨发育不全等先天性畸形,及外耳道耵聍、异物、炎症,急慢性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中耳炎、大疱性鼓膜炎,耳硬化症早期等后天性外耳道发生阻塞,或听骨链受损等。

(二)感音神经性聋:指耳蜗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辨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如先天性内耳畸形、耳药物中毒、迷路炎、噪声损伤、听神经瘤、颅脑外伤等引起的耳聋。

(三)混合性聋:传音和感音结构同时有病变存在。如先天性中内耳发育不良、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等。

王龙海主任表示,河南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新生儿健康检查中的重要一环,旨在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一般在出生后48-72小时内进行初筛,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需在出生42天内进行复筛。

警惕早期迹象,识别语前聋儿童听力障碍

语前聋患者发生耳聋的时间通常在3周岁以前,家长可通过关注儿童对声音的反应,如儿童半睡眠状态时对中等音量的突发声音有无明显反应、在嘈杂环境下交谈是否困难、交谈过程中有无特殊举动(如盯着对方嘴巴、听声音喜偏头、将手拢在耳后等)。另外,若儿童发音不准确、讲话不清楚、语言发育迟缓、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答非所问、看电视时喜欢将声音开很大等现象,也可能提示孩子存在听力问题。

耳聋患儿的早期治疗方式包括佩戴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以及语言康复训练等。人工耳蜗植入特别适用于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通常在1岁左右进行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听力,并帮助其正常语言发育。

尽早干预,可避免因聋致哑

对于聋人朋友来说,人工耳蜗是打破耳聋“玻璃墙”的一大助力。尤其是对于一出生就听力缺失的孩子,越早植入人工耳蜗,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育,还有利于孩子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形成。

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方法,植入前提是患者的听神经及听觉中枢功能完好。人工耳蜗通过将声音转为电信号来刺激听神经,以恢复或重建听力。患有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儿应尽早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郑州民生医院耳鼻喉耳科专家王龙海主任表示,3岁之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应尽可能在此期间为患儿植入人工耳蜗,术后辅以科学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能够与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一旦错过这个黄金时间,日后即使经过治疗后(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等)能听到声音,他们学习语言的难度也会增加。如果孩子有听力异常迹象,尽早做检查并治疗,重建听觉功能,可以将伤害降至最低,也可以避免因聋致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