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阿克拉9月23日电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任总理、历史学家埃里克·威廉姆斯曾于1938年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观点:西方国家废除奴隶制,并非是在道德层面的反省,而是出于经济利益和战略需求的考量。

这一论断在当时挑战了西方史学界长期以来的主张。欧洲殖民史学家认为,西方人道主义精神在废奴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威廉姆斯把论文手稿交给当时英国的出版商弗雷德里克·沃伯格时,后者断然拒绝,称其“有悖英国的传统”。1944年,威廉姆斯的论文刊印成书《资本主义与奴隶制》。

“奴役与反奴役,一切皆为利润与帝国。”威廉姆斯在书中揭示,奴隶们创造出的财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奴隶制又成为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进一步扩张的“阻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6月19日在加纳海岸角拍摄的曾用来关押奴隶的埃尔米纳城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赛特摄)

“国家一旦实现工业化,对人工劳动的需求便大幅减少,机器可以全天候运转,而奴隶的工作效率和时间都有其局限性。”加纳历史学者亚乌·阿诺基耶-弗林蓬解释了奴隶需求降低的原因。

阿诺基耶-弗林蓬指出,奴隶制的终结不是西方人一时的良心发现,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含生产模式变化、道德争论和法律挑战等。“此外,当奴隶贸易参与者或奴隶主被要求放弃奴隶制时,这些既得利益者都获得了巨额赔偿。”

例如,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就曾被曝光,他家族祖上就是奴隶主,当年靠着1833年《废除奴隶制法案》的规定获得了一大笔赔偿。然而,上千万沦为奴隶的非洲人在他乡受尽磨难后,却分文未得。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新形成的资本家势力逐渐壮大,他们需要更廉价的原料和更广阔的市场。而垄断原料供应的殖民地种植园依靠奴隶劳动维持生产,长期的强迫劳动和土地肥力下降导致生产效率逐年下滑,原料价格也随之上涨。新兴资本家为打击种植园对原料的垄断,意图摧毁对方赖以生存的奴隶制。

与此同时,非洲人民从未放弃反抗斗争。18世纪后半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下,大规模奴隶起义此起彼伏,让贩奴这笔“生意”不再那么一本万利。1791年开始的海地革命吹响时代的号角。海地奴隶们对法国殖民者的反抗终在1804年获得成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

英国议会在1807年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颁布类似法令,但追求暴利的欲望让奴隶贸易转入“地下”。为了避免罚款,奴隶贩子在海上遭到追踪时会将奴隶捆绑起来,系上石块扔进大海。直到19世纪末,全球奴隶贸易才基本销声匿迹。

然而,非洲人民的厄运远未结束。在1884年至1885年的柏林会议召开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对非洲大陆的全面入侵和疯狂瓜分,加深了非洲的苦难,使其面临长期贫穷与落后。

“我们原本有自己的文字和交流方式。奴隶制导致大量非洲年轻人口损失,给非洲的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破坏。殖民期间强行划定的国界进一步削弱了非洲的团结。”阿诺基耶-弗林蓬说。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内森·纳恩的研究显示,在奴隶贸易时期奴隶输出数量越多的非洲国家,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低,这些国家对周边人群的信任程度也更低。

“非洲仍存在奴隶贩子犯罪的印记。”几内亚首任总统艾哈迈德·塞古·杜尔说,非洲人民今天的贫困程度,与他们被剥削的漫长历史有着明显关联。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