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285篇原创文章,作者:Kagohl 3。

作者简介:Kagohl 3,新疆人,署名源自1917年空袭伦敦的德军轰炸机部队,热衷科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武器,希望能给看官们带点不一样的历史。

全文共11939字,配图38幅,阅读需要22分钟,2024年9月24日首发。

本文收录于作者“Kagohl 3”专辑,欢迎持续关注。

接上期()

挥向英伦三岛的屠刀:土耳其十字行动的最终确立

1916年11月,随着对戈塔G.IV重型轰炸机的成功试验,帝国空勤队很快就决定由这种高空性能强悍的远程轰炸机取代齐柏林飞艇展开新一轮的对英战略无差别空袭,让更具毁灭力的战火摧残英国民众的意志。

同月下旬,霍普纳中将下发了上任后第一份政策文件,将对英战略空袭行动初命名为“1号方案”(Scheme 1),并在文件中讲述了相关部队的行动预期功能:

“由于飞艇袭击伦敦已经不可能,航空部队必须尽快用飞机进行袭击。该项目将按照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案进行: 配备G(大型)飞机的轰炸中队……1号方案将由使用戈塔G.IV飞机的Halbgeschwader.1执行。所需的三十架飞机将在1917年2月1日之前准备就绪。 如果出动 18 架飞机,每架可携带 300 公斤炸弹,则可以向伦敦投放 5400公斤炸弹,相当于三艘飞艇可携带的炸弹数量,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三艘飞艇同时抵达伦敦。 1号方案只有细节准备周密,机组人员经过长途海外飞行训练,中队由特别优秀的机组人员组成,才能成功。任何疏忽和操之过急,都只会给我们带来重大损失,并达不到我们的目的。”(作者: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技术水平来看,5400千克炸弹投入敌对国首都已经是非常可怕的破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戈塔G.IV重型轰炸机载弹量不如齐柏林飞艇,但速度、实用升限和自卫能力均强于飞艇,更适合实施对英战略空袭

根据齐柏林飞艇空袭的经验,帝国空勤队为戈塔G.IV重型轰炸机选择的首要目标是英国本土的工业厂房、军火仓库,其次是东南部的民用公共设施。此外,帝国空勤队正确的认为继续对英国的经济、政治及军事中心:伦敦展开轰炸将极大的影响其正常的运行能力,并极大的削弱前线官兵和后方平民的士气,其意义远大于其他英国本土目标。

介于戈塔G.IV在携带正常战斗载重的情况下也能飞抵5000米以上高空规避英国飞机拦截,帝国空勤队决定放弃夜间袭击,全面采用大胆的昼间空袭以提升空袭的投弹精确度,并利用“阳光下的恐惧”更大的打击英国民心。

图2:“1号方案”的制定标志着伦敦市民将遭受比1915年更残暴的爆炸袭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1号方案”的制定标志着伦敦市民将遭受比1915年更残暴的爆炸袭击

然而当霍普纳中将把自己的“1号方案”递交给德国陆军统帅部后,却没有换来想象中的一片支持。德皇威廉二世反对的理由与他在1914年不赞成飞艇袭击伦敦一样:害怕误杀自己的那些英国王室亲戚,虽然皇帝陛下并不喜欢这些远亲,但“贵族不杀贵族”终归是当时的欧洲传统道德观之一。德国陆军统帅部不认可的原因则是意识到齐柏林飞艇空袭开始后,英国民众从最初的惧怕走出来后反而比以前更加团结一致,现在德国的西线局势已经随着凡尔登战役的失败变得令人不安,帝国空勤队使用远程轰炸机扩大对英战略袭击的规模万一导致英国人更加积极的应对战争,反倒是更对德国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以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和鲁登道夫上将为首的德国陆军高层起初并不认可轰炸机战略行动

霍普纳中将或许也没意识到自己的计划会招来诸多反对,但这位意志坚定的帝国空勤队司令没有气馁,而是选择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陆军统帅部。这位中将多次公开指出,伦敦并非所谓的和平城市,而是一个显然易见的军事目标。

霍普纳中将指出,自1915年齐柏林飞艇开始轰炸以来,英国政府便在伦敦周边大规模设防,部署了大量的高射炮、探照灯和拦阻气球,既然已经开了这个头,那么伦敦就绝不再是什么不设防的和平港湾,继续对这里实施袭击无可厚非。

此外,伦敦作为英国首都,集中了众多的军事工业基地,而大量的军火储存也都位于此处,更不用说这座城市还是英国的经济与行政核心,轰炸这里对英国实力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中将还认为英国将大批军工业设施留在伦敦不过是试图将平民作为“人盾”来阻碍德国航空队的行动,但现在的战事不需要己方太过顾虑这些,只要将轰炸机的攻击目标选定为伦敦的船坞、兵工厂、银行等对战争意义重大的军民用设施就可以了。而该计划的另一个附属目的是逼迫英国将西线的大量战斗机部队和高射炮组撤回本土组织防御,减轻西线德军的压力。

事实上,面对着凡尔登战役几十万人的惨重死伤和英法联军迫在眉睫的大规模反攻,德国陆军统帅部很清楚德军需要其他手段打破不利局面,而霍普纳中将试图利用远程轰炸机力量袭击英国的“1号方案”也的确给他们了一丝希望。1916年12月,期望局势出现转折的德国陆军统帅部收回了反对意见,批准了霍普纳中将的1号方案,而该方案也正式被命名为“土耳其十字行动”(Unternehmen Türkenkreuz)。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十字(Türkenkreuz)一词源自1594年,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阿道夫.冯.施瓦岑贝格男爵将堡垒城市拉布(今匈牙利城市杰尔)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夺回,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为了纪念这一胜利下令在帝国所有主要道路和十字路口架设等臂十字架,而这些十字架就被称作“土耳其十字架”。德国陆军统帅部用土耳其十字作为全新的战略轰炸行动的命名显然是希望新锐的远程轰炸机部队能像这位先祖击败奥斯曼帝国那般为德国取得战略性转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5:“土耳其十字”行动的最终确立使得本用于战术任务的戈塔G.IV重型轰炸机成为了人类战略轰炸的先驱

冲向大英帝国的心脏:组建对英战略轰炸机部队

既然使用戈塔G.IV重型轰炸机开启新一轮对英战略轰炸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组建相关部队展开行动是必须要优先完成的工作。霍普纳中将的做法是以在西线行动的精锐轰炸机部队:Halbgeschwader.1为核心组建新队伍,而这只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时候。

1914年8月20日,德国陆军成功攻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举行了耀武扬威的行军仪式,比利时全境在本月开始后的三个星期内就离完全落入德军之手没啥区别了,而这其中就包括比利时沿海地区,从这里到英国东南部地区的直线航程只有180公里,对于当时尚不成熟的飞机来说也算不得远。此外,德军在法国边境取得的大规模突破使得他们有机会攻入法国北部的加来海峡(英国人称之为多佛海峡,是英吉利海峡与北海的边界),这个狭隘的海峡距离英国东南部更是只有32公里远,使用飞机抵达这里可谓轻而易举。

比利时海岸的沦陷宣告德意志帝国第一次能与英国本土亲密接触,德国海军参谋长波尔.贝克少将马上建议在比利时沿海建设飞艇基地对英国本土实施战略性空袭。与此同时,未来的帝国空勤队总监,1914年3月就任德国陆军空勤队第4航空营长的威廉.西克特少校(Wilhelm Siegert)也向德国陆军统帅部(OHL)提出了一个更具前瞻性的计划:占领法国加来后就地建造机场,集中双翼飞机的力量对英国实施轰炸。

图6:威廉.西克特少校力主使用飞机袭击英国本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威廉.西克特少校力主使用飞机袭击英国本土

无独有偶,于1914年9月就任德国陆军统帅部总参谋长一职的埃里希.冯.法金汉中将向来主张德国陆军的中心应置于西线战场,并且也认可使用飞行器轰炸敌对国目标(德国陆军在同年10月与海军商讨使用飞艇袭击英国就是因为法金汉的支持)。于是西克特少校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法金汉中将的赞同。

1914年10月14日,奔向大海行动结束不久,法金汉中将派遣德国第4、6集团军对准伊普尔地区的英国远征军实施了进攻(第一次伊普尔战役),此举除了试图撕开伊普尔敌军防线攻入沿海港口外,还有一个隐藏目标:占领法国加来为计划中的轰炸机部队清出一个起降点。1914年10月19日,在做好两手准备的法金汉中将的直接命令下,西克特少校成为陆军统帅部的航空队顾问,专门就对英战略袭击组织研究。

然而不幸的是,德军在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中失去了入侵比利时那种强势的劲头,苦战9天依然没能取得决定性突破,直到10月20日-25日才算是在英国第1、4军部分地段撕开了口子,然而英军在25日当天就得到了法国盟友的增援,巩固了阵地。到11月20日,德军付出13万人死伤后也没能取得像样的进展,行动宣告失利,而西克特少校依靠加来港口空袭英国东南部的计划也随之泡汤了。

虽然加来最终没能拿下来,但法金汉中将依然相信飞机袭击英国的可行性,再加上德军地面作战也需要一支空中轰炸部队的战术性支援,在此影响下,1914年11月27日,德国陆军空勤队在比利时吉斯特尔(Gistel)的一座果园附近组建了一个由西克特少校领导的精锐航空部队:Fliegerkorps der Obersten Heeresleitung,意为“陆军统帅部直属飞行队”,拥有36架B型侦察机,每架能挂载4颗10千克炸弹(其中性能最好的便是阿维亚蒂克B.I),其规模相当于4个执行侦察任务的飞行分遣队,是当时德军最具实力的飞机部队。到了12月,经过精心挑选的31名志愿飞行员和13名观察员加入了该部队,其作战人员数量因此达到51人,而他们大多来自第1预备飞行员分遣队(Fliegerersatz-Abteilung 1),这是一个提供补充飞行员的部队。为了掩人耳目,该部队很快得到了看起来像是侦察/联络部队的名称:Brieftauben-Abteilung Ostende,简称BAO,意为奥斯坦德信鸽支队(吉斯特尔就位于比利时奥斯坦德区)。

1915年1月22日是奥斯坦德支队的首秀之日,当天该支队出动12架飞机空袭了敦刻尔克的英军目标,但有1架信天翁B.I飞机遭到2架BE.2c飞机的围攻,最终因发动机损坏迫降被俘。西克特少校意识到B型飞机的性能日趋过时,于是支队行动转向夜间,并在1915年1月28日晚上-29日凌晨对敦刻尔克实施了成功的夜袭。随后该支队于1915年2月转入梅斯和凡尔登地区,然后又重新返回吉斯特尔准备配合飞艇袭击英国,但这个命令最终没有执行,因为奥斯坦德支队被派往俄国前线辅助兴登堡元帅的春季进攻。

1915年3月-4月,奥斯坦德支队针对俄军目标实施了几次成功的袭击,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4月29日,该支队在配合德国第2集团军的进攻中凶狠的轰炸了位于俄军后方35公里处雅罗斯劳的总部,投掷了整整1000千克炸弹,迫使俄军从此处全面撤退。

1915年12月1日,随着德国G型飞机(双引擎轰炸机)和载弹量高于B型飞机的C型飞机(有武装的双座侦察机)的逐渐成熟,德国野战航空司令汤姆森少校认为需要组建直属于陆军统帅部的对地攻击部队。于是在同月20日,奥斯坦德信鸽支队在梅斯接受改编,命名为Kampfgeschwader der Obersten Heeresleitung 1,简称Kagohl.1,意为“陆军统帅部直属第1战斗联队”,下辖第1、2、3、4、5、6战斗中队(kampfstaffeln,简称kastas),每个中队配备6架飞机。但有趣的是,此时的德国陆军空勤队持有的G型飞机数量不足,再加上还没有对这类飞机有明确定位,因此第1战斗联队在1916年春季依然装备着C型侦察机和E型战斗机执行侦察和护航任务,而该联队配备的AEG G.II中型轰炸机甚至被派去保护过侦察机。直到1916年夏季,随着AEG G.III、弗雷德里希沙芬G.II这类优秀中型轰炸机的服役,第1战斗联队才真正成为“第一个完全装备双发G型飞机并使其用于单一轰炸目的”的轰炸机部队。

图7:第1战斗联队直到1916年2月仍然在使用侦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第1战斗联队直到1916年2月仍然在使用侦察机

1916年6月,第1战斗联队麾下被分为两个名字奇怪的编制:Halbgeschwader ,字面意思是“半联队”,其中Halbgeschwader.1由第1战斗联队的第1、4、6中队组成,仍置于该联队指挥之下。由于名字实在奇怪,再加上是属于联队之下、中队之上的编制,作者姑且称之为HG.1大队。该部队在当月就被部署在索姆河战区与第2战斗联队一道轰炸英法目标并取得了数次战术性胜利。而该部队在使用双引擎轰炸机执行任务中不断增加的经验无疑是被霍普纳中将选为对英战略轰炸部队的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9:第1战斗联队在AEG G.III轰炸机与弗雷德里希沙芬G.II轰炸机身上积攒了足够的远程飞机作战经验

1916年11月,在索姆河前线作战的HG.1大队被重新调回梦开始的地方,也就是奥斯坦德的吉斯特尔机场,并在那里对加来、敦刻尔克以及圣波尔杜梅尔机场实施了几次成功的夜间轰炸,而此举的真正目的是将该部队列为对英战略袭击的核心力量,在攻击的同时等待新式轰炸机的交付。同月,首批2架量产型戈塔G.IV重型轰炸机(序列号401/16和402/16)被交付给驻扎于弗赖堡的第2战斗联队进行实战评估,因为该部队是当时西线航空单位中唯一驾驶过戈塔轰炸机的,而第1战斗联队麾下的4架戈塔G.IV重型轰炸机也在同年12月接受了帝国空勤队的定型实验,为后续30架该型轰炸机的对英作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到1916年12月25日,HG.1大队成员和一些被精心选择出来的机长和观察员均被派往位于韦斯特兰、赫利戈兰、博尔库姆岛、黑尔戈兰岛和叙尔特岛的德国海军航空站学习如何在北海上空进行飞行以及如何识别敌我军舰(这是个伏笔)。与此同时,帝国空勤队还在包括海军在内的各个航空单位招募老练的机组人员或是参与过空袭英国的齐柏林飞艇乘员,这些人被送往于1917年1月在帕德伯恩组建的战斗联队学校(Geschwader-Schule Paderborn),系统性的学习如何利用G型飞机进行远程飞行以及如何改装G型飞机。

图10:帕德伯恩联队学校的军乐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0:帕德伯恩联队学校的军乐队

倒霉的是,在1917年2月1日筹备30架戈塔G.IV重型轰炸机的计划出了岔子。由于英国皇家海军的战略性封锁导致的资源短缺,再加上熟练技术工人的数量不足,戈塔飞机制造厂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制造足够的重型轰炸机,而且第2战斗联队表示戈塔G.IV使用的梅赛德斯D.IVa汽油机的传动轴存在故障隐患,需要返厂改进。无奈的帝国空勤队只好一边等待梅赛德斯公司的返工,一边给西门子-舒克特公司与LVG公司下发授权订单以尽快凑齐数量。直到1917年3月,第1架合格的戈塔G.IV重型轰炸机才算是抵达吉斯特尔机场,而这距离霍普纳中将的规定的日期已经迟了整整1个月。但不管如何,3月份的到来对于“土耳其十字”行动来说还算是好消息,除了戈塔G.IV重型轰炸机的不断交付外,精选飞行人员的培训也在稳步进行。

老话说的好,“群龙不能无首”,精锐云集的战略队伍也需要一位优秀的指挥官带领他们走向胜利。而霍普纳中将的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他就是时年33岁的恩斯特.布兰登堡上尉(Ernst Brandenburg)。

恩斯特.布兰登堡,全名恩斯特.布鲁诺.布兰登堡,于1883年6月4日出生于波森省的索菲恩费尔德(现为 Borzyslawice)。完成学业后,他开始了军事生涯,并于1903年8月18日成为普鲁士军队的军官,担任第6西普鲁士步兵团第149营的营副官。1912年8月18日,布兰登堡晋升为中尉并被任命为团副官,直到1914年8月战争爆发时他仍担任该职位。随后,他参加了马恩河和第一次伊普尔战役,并于1914年11月28日晋升为上尉

然而,布兰登堡次年在战壕中服役时受了重伤。康复后,像许多不再适合重返前线的士兵一样,他转入陆军空勤队部并于1915年11月开始接受训练,成为了一名C型侦察机的观察员。由于他的努力,布兰登堡上尉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并于1917年1月被授予霍亨索伦皇家骑士十字勋章(带剑霍亨索伦皇家勋章),据说该勋章的地位仅次于蓝色马克斯勋章。而布兰登堡除了驾机执行战斗任务外,他在指挥和组织方面也有相当大的天赋,很快成为了一名受到爱戴的中队指挥官。1917年3月5日,这位年轻有为的上尉被帝国空勤队任命为HG.1大队的指挥官并在当天来到吉斯特尔机场报道。临行前,霍普纳中将亲自接见了布兰登堡上尉,并告知他的部队的作战目标是海峡对岸的英伦三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1:恩斯特.布兰登堡上尉

虽然吉斯特尔机场距离前线太近并不安全,但HG.1大队还是在那里驻扎了数周之久,因为三座新机场仍在建设中,从那里将执行对英格兰的战略袭击任务。所有这些机场都位于前线后方约四十英里处,靠近比利时城市根特。西南方向四英里多一点的地方是圣丹尼斯-韦斯特雷姆机场,东边是贡特罗德机场,那里有一个以前用于停放飞艇的机库,机库非常大,完全容得下小巧的多的戈塔G.IV轰炸机。而玛丽亚克尔克机场就在西北部。此外,位于根特和比利时海岸之间的玛丽亚阿尔特和吉斯特尔机场被指定为紧急着陆场,而蒂尔特机场有时也被遇到麻烦的机组人员所使用。到3月底,新机场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足够的进展,HG.1大队也总算可以从吉斯特尔转移到贡特罗德,并在那里等待新的指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2、13、14、15:贡特罗德机场的鸟瞰照片以及其飞艇库和跑道的特写

1917年4月,在德军工兵的日夜努力下,为新部队准备的贡特罗德机场(Gontrode)与圣丹尼斯-韦斯特雷姆机场(Sint Denijs-Westrem)宣布修建完毕,可以使用。同月3日,新部队的总部从用于培训执行对英轰炸任务的机组人员的帕德伯恩联队学校中分离出来,入驻距离伦敦直线航程280公里的比利时城市根特。而就在当天,HG.1大队麾下的第1、4、6战斗中队改编为新部队的第13、14、15战斗中队,由精选人员组成的第16中队也在当天宣告成立,每个中队配备了6架戈塔G.IV重型轰炸机,而该部队也被正式命名为“Kampfgeschwader der Obersten Heeresleitung 3”,简称KG.3,意为“陆军统帅部直属第3战斗联队”,以联队长(Geschwaderkommandeur)恩斯特.布兰登堡上尉为首的KG.3总部设立于贡特罗德附近的Villa Drory,拥有3架作战飞机和3架备用飞机。人类战争历史上首支以战略目的组建的大型轰炸机部队就此诞生,而它也获得了一个颇具黑色幽默的代称:Englandgeschwader,即“英格兰联队”。

图16:KG.3第13中队部分人员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6:KG.3第13中队部分人员合影
图17:KG.3第15中队部分人员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7:KG.3第15中队部分人员合影

出于行政目的,KG.3名义上归建于在根特所在的佛兰德斯地区行动的第4集团军,而实际上该部队直接听命于帝国空勤队总司令霍普纳中将。第13、14中队进驻圣丹尼斯-韦斯特雷姆机场,而第15、16中队进驻贡特罗德机场。1917年4月25日,KG.3的存在在普鲁士战争部的439/4.17 A7L法令中被承认。而在4月20日,霍普纳中将还亲自来到KG.3总部所在的贡特罗德机场视察准备工作。

图18:停泊在贡特罗德机场的第13、14中队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8:停泊在贡特罗德机场的第13、14中队机群
图19:停泊在圣丹尼斯-韦斯特雷姆机场的第15、16中队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停泊在圣丹尼斯-韦斯特雷姆机场的第15、16中队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0、21:1917年4月20日,霍普纳中将(双手叉腰者)来到贡特罗德机场视察并与当地指挥官们交流意见

1917年5月中旬,KG.3宣布投入使用,而同月24日,德国陆军统帅部总参谋长兴登堡元帅和第1军需总监鲁登道夫上将在其他德国军官的陪同下来到圣丹尼斯-韦斯特雷姆机场视察戈塔G.IV重型轰炸机并为KG.3践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2、23、24:德国陆军统帅部观察团来到KG.3两座机场参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2、23、24:德国陆军统帅部观察团来到KG.3两座机场参观

死神磨砺巨镰:KG.3的战前准备工作

1917年4月3日,随着KG.3在比利时根特的正式组建以及30架戈塔G.IV重型轰炸机的集结完毕,布兰登堡上尉意识到自己在“硬件”方面,即得到优先补给的燃料、弹药、飞机、零件以及充足的优秀机组人员和老练地勤人员没什么问题,但“软件”方面必须尽快通过训练和技术改装加以解决。

首先,不论是贡特罗德机场还是圣丹尼斯-韦斯特雷姆机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跑道异常的宽大且平坦,比其他类型机场更甚。这其中固然有为了容纳体格庞大的戈塔G.IV重型轰炸机的因素,但真正的原因在于帝国空勤队从戈塔G.II和G.III身上吸取的教训,而这个缺陷在G.IV身上依然存在:机体前后重量分布不平衡,容易出现“头轻脚重”的不稳定问题,而且在燃料出现消耗后更严重。

戈塔飞机制造厂对此作出的改进是在机长座舱下方的机腹位置额外加装了2个能容纳50千克高爆炸弹的炸弹挂架。多出来的100千克配重块确实保证了戈塔G.IV在起飞和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但一旦炸弹扔了下去,不稳定倾向就会卷土重来,使得降落事故风险变大。布兰登堡上尉对此作出的举措是所有戈塔G.IV重型轰炸机都必须接受25小时的测试飞行以判断它们能否投入使用,而所有机组人员必须在早上和夜晚各进行10次起飞和降落训练以适应飞机“头轻脚重”的毛病。此外,布兰登堡上尉还建议后座机枪手在返航途中利用座舱右侧通道向前移动,与机长和驾驶员一起尽力增加机身前部的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5:戈塔G.IV机鼻下方的2颗炸弹相当于重量平衡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6:后座机枪手可以通过右侧通道前移来尽量稳住机身前部

其二,KG.3此时麾下四个中队驻扎的贡特罗德机场(Gontrode)与圣丹尼斯-韦斯特雷姆机场(Sint Denijs-Westrem)距离英国本土航程较远,而且当时盛行西风,戈塔G.IV升天后基本都是逆风而行,燃料消耗增大了不少。于是布兰登堡上尉在1917年5月与德国海军空勤队沟通后成功获得了位于比利时沿海的纽蒙斯特海军机场(Nieumunster)的使用权,将其作为中转站。当KG.3麾下中队从上述两个机场起飞前往英国时就可以在纽蒙斯特海军机场降落进行第二次加油,同时机场还能提供飞机战前检修和机组人员休息与饮食服务。航程问题通过设立中转站机场算是得到了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7:KG.3机群出击时可以在纽蒙斯特海军机场加油

其三,与早期实用升限也就3000米左右的飞机不同,戈塔G.IV重型轰炸机需要在当时英国战斗机几乎无法威胁到的5000-5200米高空来到英国上空投掷炸弹,但这个高度的气温往往会比地面温度低出30度左右,而且由于气压不足,这个高度的氧含量也降低了不少。由于还没有电热飞行服,布兰登堡上尉只能土法上马,给所有机组人员都配发了非常厚重的棉质飞行大衣和棉质裤子,一副要出去打雪仗的姿态。至于缺氧问题,布兰登堡上尉成功引进了一批此前用于飞艇和飞机的,由Ahrendt and Heylandt公司研发的氧气瓶,能够保证机组人员来回的供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8:KG.3第13中队的夏芬贝格中尉在他指挥的625/16号轰炸机上对着镜头露出微笑,可以看到他厚重的棉服和棉质手套

图29:KG.3地勤人员在为氧气瓶添加液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9:KG.3地勤人员在为氧气瓶添加液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0、31:KG.3的机长和驾驶员在演示氧气瓶的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0、31:KG.3的机长和驾驶员在演示氧气瓶的使用

其四,由于要飞行数百公里跨过海峡袭击英国,戈塔G.IV难免遇到机械故障、战斗损伤和燃料不足问题,然后就是不可避免的海上迫降。布兰登堡上尉的应对措施是在戈塔G.IV重型轰炸机本就浮力不错的木夹板机身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密封性使其漂浮时间延长,同时给机组人员配发了充气式海上救生服,确保他们能在比利时沿海坚持足够时间等到德国海军舰艇的救援。此前KG.3人员在帕德伯恩学校接受了识别敌我军舰的培训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2、33:KG.3机组人员和地勤人员在演示救生衣的穿戴和充气(可以进一步看出机组人员的衣服有多厚实)

其五,虽然1916年德国侦察机就已经能够携带无线电器材进行联络,但戈塔G.IV在挂满炸弹和其他设备后显然是没有足够的“盈余”再带上比较笨重的无线电发报器,所以通讯问题也摆在了布兰登堡上尉面前。上尉的做法是给所有飞机的机长都配备了信号枪和信号旗进行视觉通讯,而为了让人员在战斗中能看到彼此的信号以及能够准确识别出彼此的身份,布兰登堡上尉要求飞行组成彼此相近的编队以确保能准确看清,同时带头在飞机两侧涂上亮眼的色彩并将机长和驾驶员的名字首字母以黑色大字体印在机身侧面,而有的机组人员也会在侧面涂上自己喜爱的图案。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轰炸机编队的联络效率并鼓舞了他们的士气。至于信号枪的使用则是KG.3在出发前由布兰登堡上尉带头确定一个特定颜色的信号弹来表示具体的指令,而信号旗和手语也被积极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4、35:KG.3联队长恩斯特.布兰登堡上尉的座机(上)和第13中队长汉斯·乌尔里希·冯·特罗塔中尉的座机(下)都在机身侧面涂抹了鲜艳的色彩和个人图案以便飞行中的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6:除此之外,KG.3所有重型轰炸机都在机鼻前端和尾翼带上了该部队这种专属标志,其图案是一架鸽式侦察机冲向英国本土(戈塔飞机制造厂起初是火车厂商,后通过授权生产这种侦察机才算是加入了飞机行业)

第六,不同于此前西线战场一击就撤的战术性袭击,KG.3需要成群结队的来到伦敦脑袋上投放炸弹,这意味着重型轰炸机将会长时间的暴露在英国战斗机的火力面前,所以飞机的自卫问题也需要解决。

介于戈塔G.IV较为凶猛的自卫机枪火力,布兰登堡上尉创造了后来影响深远的“密集箱”编队,领头轰炸机在前,其他轰炸机跟在领机后方、上方和下方,组成类似箱子的飞行编队。以20架戈塔G.IV为例,密集箱编队能让它们安装的40-60挺MG-14航空机枪紧密的集中起来向前方、上方和下方喷洒火力,按照MG-14航空机枪高达750发/分的射速来看,这40-60挺机枪同时开火的话能在1秒钟内向“箱体”四周发射500-750发子弹,足够让英国飞行员胆战心惊。霍普纳中将就对这种编队大表肯定,认为其在保证了机组生存性的情况下能进一步扩大英国航空队的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7:戈塔G.IV重型轰炸机的自卫火力将被密集箱编队成倍扩大

此外,布兰登堡上尉还会对一些戈塔G.IV重型轰炸机进行临时改装让它们担任护航任务。这些飞机削减了炸弹量,但其机枪子弹携带量在原有的1500发的基础上又有了增加,同时还携带了机腹舱口的第3挺机枪,它们的任务就是飞在编队外围保持警戒,看到英国战斗机后立刻用更加凶狠的机枪火力拦住它们。当然,由于这类任务的危险性,KG.3地勤人员会用螺栓在这些轰炸机的要害部位附加上一种用于攻击机的铬镍钢装甲,其最大厚度可达5.1毫米,能在100米距离上扛住全威力机枪子弹的打击。

战斗机护航制也是KG.3的重要一环。1917年4月KG.3成立时,其麾下各个中队都配备有4架信天翁D.III战斗机作为护航力量,这种高性能战斗机在当月为德国赢得了著名的“血腥四月”,含金量十足,而且其480公里的航程至少能保证把戈塔G.IV护送到英国肯特郡沿海,以及在轰炸机返航时出发驱逐追击的敌军飞机。布兰登堡上尉还会积极利用加强防御的信天翁D.III与戈塔G.IV提前飞入英国领空使其暴露防空火力弱点并刺探天气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8:在贡特罗德机场飞艇库中接受维护的戈塔G.IV重型轰炸机与信天翁D.III战斗机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作者的其他文章可以从下方快捷进入:

如果您觉得本站还不错,请扫这里关注、收藏、转发三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