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制造强国”,殊不知这些名号实际上都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起来,制造业和基础建设是最重要的,我国之所以能走出令世界惊叹的发展之路,全都得益于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为发展打下了好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行业,曾经走在最前列的是日本的小松企业,那么这么多年过去,我国现如今最大的机械制造商徐工集团能否和小松“过两招”呢?

1,小松集团起步早,发展好

说一个是“制造强国”,绝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个国家的衣服鞋子制造的好,相比于轻工业制造,重工业制造业才是更重要的评判标准。

重工业制造业的难度非常高,机械制造业首当其冲,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机械制造业就是一个国家实力是否强大的重要评判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国家如果实力不足,是无法攻克机械制造中的种种困难的,更别提将自己的机械制造业发展到世界前列,这也是很多国家无法自己完成基建工作的主要原因。

那些巨大的起重机,挥舞着巨型机械臂的挖掘机,还有那些形态各异的吊车,矿车等等,都是一个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

曾经我国也依赖着别国的重型机械,但现在,我国自己的机械巨头徐工集团已经稳稳成为了全球前几名的机械制造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3月,徐工集团研发出4000吨级轮式起重机,再破世界纪录,这也是徐工第7次成功打破全球最大轮式起重机的纪录。

而我国曾经依赖的机械企业,是已经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小松,小松的机械制造曾经站在世界的最前端,如今我国徐工集团也已经在世界前列了,那么能否和小松一较高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小松为何是世界机械巨头,走在世界前列,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小松在1921年就成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徐工集团发展迅速

1921年什么概念,那时候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中国正处于一片风雨飘摇的混乱时期,很多中国人民连饭都吃不饱,连而彼时的日本,已经开始发展重型机械了。

所以日本小松是从一百多年前就创立并开始发展的,光从起步早这一点来说,小松就比其他很多企业有了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松一开始是模仿美国,后来研发出推土机、平地机 、铲车、铲式装卸机等产品,丰富了产品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小松已经坐稳日本工程机械市场头把交椅。与此同时,小松开启了海外业务拓展,进军东南亚、苏联、中东、中国市场。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急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当时的中国没有能力自主研发重型机械,只能依赖日本小松的机械。

于是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山开采等方面,小松机械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小松也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在华设立了多家独资和合资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依赖外国企业从来不是我国的作风,我国既然要求发展,那么主动权自然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断然不能处处受人制约。

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热潮来袭,徐州的老牌机械企业“三厂一所”进行了合并,徐工集团应运而生。

徐工集团作为我国首家机械工程行业的公司,担负的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希望,于是徐工集团背负着压力,不负众望,发展非常迅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创立的前十年,徐工集团的营业额就突破了十亿,各种重型机械,起重机和压路机等都不断寻求突破,可以说,当时的徐工集团狠狠给中国长了脸。

但小松用几十年才走出的路,自然不可能就这么一帆风顺的被徐工集团走完,徐工集团也曾在辉煌之后遇到差点就栽了的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徐工集团发展脚步不停

在05年,徐工集团差点就被“贱卖”给了美国,原因是当时的徐工是老牌国企,企业动力明显不足,资产收益率一路下滑,当且当时中国机械企业也如同雨后春笋冒了头,徐工的竞争力大大减弱。

这次的坎让徐工差点“消失”,但也让徐工集团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若想长久地发展,必须要创新,各种层面的创新,否则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于是徐工将重点全面放在了创造和研发层面,极其重视自创自研的机械项目,在机械本身上不断做创新,重视自动化和数字化,不断超越同行,最终成为世界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14年,徐工便提前开启“智改数转”布局,截至2023年,徐州集团旗下的徐州重械公司已经建立10条智能产线组建的4个智能车间,坐拥工业互联网数据平台和中央集控指挥中心,做到了关键设备数控化率100%,生产效率提升39.1%。

科技的力量是强大的,现在的徐工早已不满足于国内的市场,而是靠着自身的硬实力,在全球市场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在去年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上,仅仅成立三四十年的徐工集团已经位列排行榜第三,第二名正是小松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今年,徐工集团的名次略有下滑,但依然稳在第四名,并未掉下太多,而在营业额上,徐工集团的确还是略逊一筹。

虽然2023年徐工集团有着130亿美元的营收,但小松集团的市场份额几乎是徐工集团的两倍,所以营收有250亿之多。

但徐工集团的发展速度有理由让我们相信,130亿这个数字不会是终点,未来徐工集团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会继续拼搏创新,在世界上争得属于中国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