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黄河|利津:薪火相传与百年险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行走黄河|利津:薪火相传与百年险工

【编者按】九曲黄河,奔腾万里,从东营市注入渤海。大河流淌,见证岁月悠长,留下故事一章一章。在黄河入海之城,我们沿河探访,以期通过一线人员的一段段讲述,回顾曾经的灾难,也感受多年奋进带来今日之巨变。

第二站,我们来到利津王庄,观百年险工,感薪火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津,因黄河而生、倚黄河而建、由黄河而兴。在与黄河斗智斗勇的年岁里,这座凤凰古城涌现出一大批治黄英雄,于佐堂便是其中一位。新中国成立前夕,因90度大转弯而素有“黄河下游第一险”的王庄险工,相继发生“舍身堵漏”“以淤代石”的故事,成为激励治黄人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五庄凌汛决口堵复龙门沉占时的情景(资料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庄凌汛决口堵复龙门沉占时的情景(资料片)

1947年,黄河归故后首次洪峰在战火中向黄河口倾泻。利津多处险工频出大险,连续抢险40多天始得稳定。9月初,洪水越发凶猛,王庄险工十几段埽坝相继掉蛰入水,形成5处大险。时任利津修防段副股长的于佐棠上下奔跑,与县长王雪亭紧密配合,指挥1000多名民工全力进行抢护,同时还要提防国民党军队飞机的轮番轰炸扫射。14个昼夜过去了,洪水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埽坝全部塌入河中,堤防仅余1米多宽。在料物烧光用尽、一线难保的情况下,指挥部决定放弃一线大堤,退守套堤,死保二线。9月20日清晨,一股浊流从套堤背河涌出,王雪亭、于佐堂与60多名抢险队员手拉手组成人墙在临河探摸洞口。洞口找到了,于佐堂指挥队员们抛网包堵塞。但湍急的水流接二连三将抛入的网包麻袋等料物吸走,情况万分危急。眼看着洞口扩大,水流加急,于佐堂心急如焚。突然,他发现在距离套堤不远处的一侧还有成捆的秫秸,他想叫人抱来,可嗓子干哑,光张嘴喊不出声。情急之中,他冲到堤上扛起一捆秫秸跳入水中插入洞口,舍身堵漏,众人仿效,巨险立克。水势渐缓后,抢险队又用软料、麻袋覆盖,终于将洞口堵住。于佐堂与工人、民工一起,冒着枪林弹雨,狂风恶浪,奋战20个昼夜,抢修堤坝23段,堵塞洞口16个,终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治黄人不仅有勇气,更有智慧。

 凌汛漫滩(资料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汛漫滩(资料片)

1949年9月24日,持续一月之余的洪水伴着7350秒立米的洪峰直冲王庄险工而来。7段埽坝接连墩蛰入水,埽前水深由4米刷至14米。王庄堤段险情严重,急需石料抛护,但全段却只存300立方石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在这万分危急关头,于佐堂急中生智,提议用红淤泥代替石料,装袋抛根护埽。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3400多立方米红淤泥装进了1万多条麻袋抛入出险埽下,代替石料护根,险情得以排除。于佐堂“以淤代石”的做法很快推广至全国各处抢险工地,均化险为夷。

治河有言:“伏汛好抢,凌汛难防”,黄河口凌汛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抗拒的天灾。1951年,因黄河“武”开河,开河快、涨水猛、冰量多,王庄凌汛决口,灾情之重,异乎寻常。所幸,决口得到迅速堵复,很快恢复生产,将损失降到最低,王庄堵口仅用时61天,这与1921年7月宫家伏汛决口用时2年堵复、1929年2月扈家滩凌汛决口用时1年堵复相比,可谓新旧两重天,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治黄的无比优越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险工历经沧桑,治黄精神赓续传承。依托王庄险工,利津黄河凌汛文化园落成,重点展示王庄决口堵复、抗凌抗洪文化,见证人民治黄的风雨历程和黄河人的矢志不渝。(讲述:黄河河口管理局利津河务局 张远方 整理: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张园园 李小凡)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