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4日讯9月24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新闻发布会。市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永民,垎塔埠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闫晓龙,文化路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胡晓伟,市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科副科长刘聪聪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永民在发布会上介绍,市中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实施“惠民实事”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城镇老旧小区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打造群众至上、政府担当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54个,建筑面积约620万平方米,惠及26万居民。老旧小区改造“改”出了群众满满获得感幸福感,2024年市中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小区67个(含增补27个),总建筑面积104.8万平方米,居民楼房807栋,涉及居民10960户。截至目前,老旧小区已全部开工,预计年底全部完工。

聚焦群众意愿,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征求居民群众意见,确保老旧小区改造符合实际、贴近民需。改造前,对拟改造老旧小区的建筑面积、基础环境、改造条件、违建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档案台账,合理制定改造计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改造中按照“一区一策”的原则,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居民代表、社区人员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设计、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监督权。改造后问效于民。对改造完成的项目及时组织居民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开展工程质量回访,确保老旧小区改造一个,合格一个,交付一个。

突出差异化改造,补齐民生短板。根据老旧小区基础条件不同,建设年代不同,群众需求不同的实际,定制差异化解决方案。坚持“因地制宜、按需实施”的原则,针对石油公司宿舍、中兴花园等74个“功能缺失型”老旧小区,按需规划设计,统筹供水、供电、供气、路灯、排水设施等配套设施开展基础类改造;针对檀景嘉园、广电小区等113个“功能完善型”老旧小区,在达标基础上增加线路规整、绿化等内容,实施完善类改造;对文馨花园、明珠花园等196个“功能提高型”老旧小区,在功能完善基础上实施门禁、充电桩等优化改造,弥补公共服务设施缺项,实施提升类改造。同时挖潜资源,科学改造。结合老旧小区特点和实际,创新改造模式,集约利用资源,对户数较多、面积较大的老旧小区,充分挖掘内部闲置资源,安宁里、怡华园等86个小区的零星用地和既有用房实施改(扩)建,通过置换、转让、腾退等多种方式,增加老旧小区配套服务用房;劳动局宿舍等159个体量小、住户少的老旧小区,通过大片区整合和跨片区整合的方式,统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内容,统筹推进改造,高效利用资金,真正把民生工程办实办好,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满意度。

瞄准需求做加法,提升社区内涵。在清理菜园子、拆除违建的基础上,结合群众需求适当增加绿地、公共停车位、文化长廊等,提升老旧小区的宜居程度、经济价值,为住户和周边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近年来,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用房56间、1956平方米,整修物业用房98间、2506平方米,新安路灯2267盏,新增环卫设施3657个、停车位4760个、消防设施526处,安装充电桩106个,健身器材1621个、视频监控3987个,建设无障碍设施97处,在改造过程中,秉承“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崇尚环境”的设计理念,尽量增加小区绿量,打造居民休闲娱乐场所,采用透水铺装地坪和透水混凝土,增设景观小品、休闲桌椅及健身器材等设施。重视老旧小区原有景观价值,强化自然生态意识,打造生态巷12处,休闲长廊31个,文化公园47个,通过改造老旧小区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补齐短板重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为强化老旧小区后期管护,有效解决“有人改、无人管”的问题,实现老旧小区软件、硬件同步提升,改造后小区结合基层治理和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的需要,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创建“红色物业”示范区。推行“行业指导、镇街主导、社区落实、群众参与”的红色物业管理模式,使社区成为物业管理的监督员和裁判员。采取“因区制宜、一区一策”的办法,优先从社会上选聘物业企业,对规模老旧小区提供标准化物业管理服务,对不具备市场化条件的社区,成立物业服务公司,先期提供以“两保一护”(保洁、保安、维护秩序)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物业服务,逐步过渡到“两保三护”(保洁、保安、护绿、维护秩序、设施维护)物业管理标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推进“红色智慧物业”,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实行红色物业共建模式,全力打造平安社区、智慧社区,聚力打造多元共治、多元共建、多元共享的精致社区,让居民群众获得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幸福感。

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