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千字文》对“战国四大名将”的直接描述,而事实上“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也是从这开始的。

在“战国四大名将”中,虽然有排名不分先后的官方定调,但如果纯粹论军事上的高光发挥和之战水平,王翦是绝对难以超越本国的白起和赵国的李牧的。可要说到超长待机、功成身退、明哲保身、功勋卓著,王翦却是当仁不让的名将之首。王翦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能够做到功高震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的武将典范,能与之媲美的或许只有后世的卫青、李靖、郭子仪等寥寥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使得世人对王翦的处世哲学非常地感兴趣了,他究竟是如何做到“功名两全、利禄双收”的呢?不是说“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吗?这一切或许通过王翦攻打楚国时死活要秦王嬴政给他六十万军队的故事窥一斑而知全豹。这老小子人老成精,太会做人、来事了。

但同时我们也要想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王翦灭楚非要60万军队的事情和逻辑其实也并不复杂,王翦凭此取得良好的谋身效果,后世那些那些战功赫赫的人为什么依然有很多人不学他或者没学来呢?这其实关系到一个人的洞见力和克制力的问题。具体如下:

事情之始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国末年,秦国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的气势已经不可阻挡。韩国、魏国、赵国先后成为了秦国横扫六合的殉道者,失去赵国这个战略屏障的燕国国王也被秦国赶到更北边避难去了。这个时候,一刻也不想耽误统一大业的秦王嬴政把战略目光瞄准了荆楚之地。

其实,秦楚之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世代联姻关系,比如秦国著名的宣太后、华阳夫人都是楚国人,包括秦王嬴政那位见于史书的王后也极有可能是楚国人。但遗憾的是,争霸天下这事到了一定阶段一定是六亲不认的,秦国和楚国的关系再好,也终于到了反目成仇的这一天。

当然,秦灭楚这件事其实背后还有很多隐情,包括扶苏的母亲为啥突然消失于史书、扶苏为啥突然被发配去修长城、一直在秦国为官的昌平君为何突然回楚国反秦了……这些就暂且不提了,大家稍作了解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秦国的灭国大战基本上都是王翦、王贲父子打的,这就容易对秦国的军事系统造成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是功劳和权力过于集中,王翦父子容易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二是军事方面的人才梯队容易断层,其他将领没有啥出头的机会。

基于此,秦王嬴政在战前协商会上启用了老将王翦和小将李信两个主帅备选项。

嬴政基于一个做老板的天然成本与风险控制意识,分别问两人灭楚需要多少兵力。有点类似于后世公开竞标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信这个棒小伙血气方刚,为了向老板证明自己,比较激进地报价了20万兵力。但老将王翦却反其道而行之,咬死这个项目若交给他来做必须得60万兵力。妥妥的新入围承包商和资深品牌方的既视感!

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史记》

这样一来,秦王嬴政心里就不可避免地犯嘀咕了。王翦历经市场考验,他出马的效果肯定是更有保障,但这老小子的报价实在是太高了。李信虽然经验值稍有欠缺,但他的报价只有王翦的三分之一,而李信也不敢拿这种军国大事来开玩笑。李信尽管有低价竞标的嫌疑,可王翦也有品牌溢价的嫌疑呀!这事背后的弯弯绕绕还是挺多的。

最后,基于成本投入的考虑,秦王嬴政最终还是把灭楚项目交给了报价更低的李信。其实这也不能怪嬴政小家子气。要知道秦国当时的举国之兵也就几十万,拨给王翦60万兵力,几乎相当于掏空了秦国的国防力量,啥风险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翦对于自己没能顺利中标,感到有点脸上挂不住,于是便向嬴政请了病假,宣布双方关系进入冷静期。刚确定了新欢的嬴政不以为意,点头应允,还嘲笑王翦年老胆怂。

另一边,春风得意的李信准备大展拳脚,他认为这次机会预示着自己也即将像王翦一样开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武将时代。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李信率领20万秦军精锐如饿虎扑羊地奔赴楚地,结果却先胜后败,成为了楚国将领项燕扬名立万的背景帝。李信率军向楚国首都进发时,从秦国回到楚国的昌平君举兵反秦,李信被迫突然回兵鄢、陈方向,从而被名将项燕抓住机会进行尾击,大败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李信的这次失败,虽说是情有可原的,但这对于一直骄傲地处于无敌状态的秦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咱不是输不起,而是面子上挂不住,这个场子必须立马找回来。

棒小伙李信(蒙恬也参与了)把秦王嬴政的重点工程搞砸了之后,嬴政也突然感到无比的尴尬了。当初自己为节约投入成本而把老牌合作方王翦给冷落了,现在李信把事情搞砸了,又突然要求人家出山接盘,确实有点难为情。

但作为一个帝王,尤其是一个志在天下的开拓之君,胸襟格局是一定要有的,没有什么比国家大计更重要,尴尬就尴尬吧,该主动跟王翦复合就必须得主动点。这跟当今那些主动找前妻求复合是一个意思,繁华阅尽,归来却发现,终究还是你好。

但是,王翦并没有立即就坡下驴,继续搁那傲娇着,他对嬴政说自己年老体弱、反应迟钝,别因为自己耽误了事,要嬴政还是找别人去搭伙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怎么说,嬴政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他对王翦说:“老王,我错了还不行吗?你也别装了,这事就你了!咱意识到你的好了,以后会更加珍惜你的。你也就别让我下不了台了。”

有点小怨妇味道的王翦趁机坐地起价,要我出山可以,我原来的报价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还得补偿我一笔可观的误工费,咱家因为这段时间收入锐减,日子过得很是拮据,搞点田地和豪宅来刺激刺激我这颗小心脏吧!

嬴政哭笑不得,问王翦作为一个糟老头,好歹也是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高管,要这么多钱财是为哪般?王翦回答说自己这是给子孙积攒生活费。嬴政自然是笑着答应了。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史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翦出征之后,一边前行一边不断写信给嬴政提醒他要赶快把承诺的赏赐落实到位,咱一把年纪了,您的红包还不发给我,我就是有命赚钱没命花钱了。

总而言之,王翦这一连串的财迷操作,一度让他的家人都十分疑惑不解。王翦则坦言,老夫的世界,你们不懂,这是在给我们全家上安全保险。

后来,王翦抵达战场,但是手握重兵的他并没有选择立即跟楚国开战,而是每天休闲看节目,把后面的秦国和前面的楚国都看闷了。最后,还是处于劣势的楚国率先绷不住了,楚王反复催促项燕进攻,最后被王翦轻松击败。

楚国之亡,与赵国之亡其实是非常相似的。因为在对峙过程中,率先出现心态崩溃的一般是弱者。赵、楚在强秦面前,都是弱者,他们也都是长期对峙之后,消耗跟不上,必须要寻求速战速决,进而主动暴露了自己的缺点,被强秦一击毙命。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反复去推演“敌不动我不动”的高手过招,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

事情之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这个故事经过前面一口气说下来,其实大家也可以发现,剧情并不复杂,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也有着比比皆是的类似案例。比如婚姻之中的分分合合、比如买卖之中的拒绝热捧……主打就是一个前后反差。

但是,这么一个简单故事,背后的逻辑却并不简单,它对每一个职场经营者、生活历练者来说,都是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性的。

第一、秦王嬴政协商伐楚的时候,为啥要同时找李信和王翦两人协商?这种事,难道不是分开协商更不伤和其一些吗?打个比方,现在某人去相亲,把两个相亲对象叫到一起来群面,这不尴尬吗?这背后其实透露了一个信息,即将竣工封顶的秦国已经有了一种“店大欺客”的味道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我讲究不讲究无所谓,我开心才是真的开心。我把你们叫过来进行多人面试,也是提醒你们,你们谁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谁都不是不可或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在职场之中,这种牵涉到公司命运的大事,参与战略讨论的人都是有级别要求的。王翦作为军方资深大佬,嬴政找他协商自然没有问题,但青年将领李信的参加是有问题的。因为他参加这样高级的军事协商会背后释放的真实信号是嬴政要培养青壮派军方代表了,这是一个对老派军方大佬王翦一个不太友好的信号。

第三、秦王嬴政最终选择了李信,这真的正常吗?表面上看是正常的,毕竟李信的报价低,嬴政的投入成本低。但事实上这在职场是反常的,有过大项目管理经验的人一定会知道,很多资本大佬最关注的其实不是投入收益比,而是风险可控。尽管王翦要60万兵力而李信只要20万兵力,可王翦是效果保障,而李信却并没有证明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他身上的失败风险过大。打个比方,有一个重大项目花60万能保质保量地很好完成和花20万去进行赌博式下注,一般的老板都会选择前者而不会选择后者,因为失败就是最大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嬴政为什么会选择李信?表面上看是李信的成本注入更低、性价比更高,或者说是信任成本更低。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秦王嬴政把王翦按下去、把李信提上来,其实有两个核心用意:一是用这种方式给青年将领李信站台,强行促进秦国军方的更新换代,以防止王翦一系过于枝繁叶茂;二是王翦的要价确实触及了嬴政的资本红线了,秦国要是有一百多万甚至几百万军队,给你王翦60万去灭楚,这不算个啥事!可是如果这60万兵力几乎就是秦国的近乎全部了呢?嬴政能愿意吗?能安心吗?万一你王翦败了呢?万一你王翦携款潜逃或者有其他想法了呢?资本投入往往不会一把梭哈的。

第五、嬴政选择李信的同时为何要画蛇添足地用“年老怕事”去刺激王翦呢?他不应该主动去安抚王翦那颗失落的心吗?这其实是嬴政权术高明的体现。我总得给我选择李信找个理由吧?总不能实事求是把内心之中对王翦的种种忌惮和盘托出吧?总得给刚刚被提拔的李信进行勇气可嘉的激励吧?如果李信最后成功了,那说明你王翦是真的老了,以后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李信最后失败了,那就说自己被一些表面现象给迷惑了,对不起,我不应该自我认为老年人就一定胆小……嬴政方方面面都是留有后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王翦为什么会在落选之后当场给嬴政甩脸子,顺势请病假?这不是王翦职场情商低下的表现吗?你怎么能一不如意就对老板耍性子呢?其实王翦和嬴政都是在打默契牌。王翦已经灭掉好几个国家了,在秦国的风头威望、功劳地位一时无两,他清楚秦王嬴政已经开始忌惮他进而用李信来瓜分他的一部分业务。聪明的王翦没有表现得无所谓或者逆来顺受,因为这是反人性常规的。一个有资格和机会发脾气和牢骚的人却始终能做到波澜不惊,这会让下面的人觉得其涵养高,但会让上面的人觉得太深沉可怕,所以发脾气要分情况。王翦狮子大开口,嬴政顺势拒绝,李信因此上位;嬴政嘲笑王翦胆小掩盖尴尬,王翦趁机满脸不高兴,双方默契地顺势而为。

第七、王翦灭楚真的一定需要60万兵力吗?事实上,李信带着20万人其实一开始也是打得风生水起的,后面是遇到了不可控的突发情况才惨遭失败的,跟李信的能力其实关系不大。那么,相比李信更为老辣有经验的王翦真的就不能也要求20万兵力吗?或者30万?事实上后来打楚国的时候,王翦那60万也没有全部派上用场。这就是王翦的聪明之处,他已经看出秦王想淡化他的军方影响力了,这个时候他必须要给嬴政一个拒绝他的理由。我开口就要你的全部家当,这样你就有理由拒绝我。这一点,用一句话可以概括,王翦有非常高的陪标觉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八、王翦为什么立马要请病假罢工?白起当年就是这么把自己傲娇致死的,王翦难道一点都不长记性吗?其实这是王翦的另一个聪明之处。他这么做既青年将领李信的体面,这次我竞标输了,不是因为老板早已暗中偏向你,而是我自己报价太高,我是输给了自己,我作为一个老臣面子上挂不住才发脾气的,李信赢得实至名归。同时,他这么做也堵住了同僚们的各种臆想,大家别瞎想哈,你们看我都发脾气了,这一切都很真实。最后,这也是给嬴政一个友好的抚慰,老板你要提拔青年将领而把我按在冷板凳上,我不发脾气你内心里多少会因觉得愧对我而产生其他心理负担,但我发脾气了,你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第九、嬴政在战败后请王翦紧急出山救火,王翦为何还要“不知趣”地装病?其实大家玩的都是明牌,你王翦病没病,大家心里都清楚,装什么装?这就是做人所必要的适度矜持!王翦总不能做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应召女郎吧?我王翦把所有台阶都给了别人,但我自己也需要一个台阶,辛苦老板你多请我几次,我就好出山了!谢谢哈,老板,这是我们之间的相互体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王翦为什么要反复跟嬴政提良田豪宅的事?这个其实很好理解了,就是主动告诉秦王,别看我平时挺嘚瑟、功劳大、势力强,但实际上我就这点出息,没啥太多的追求,就是爱那些黄白之物,我这种人是很好掌控和满足的,老板您根本犯不着不惜背上历史骂名也要把我这个功高震主的权臣给杀了。所以,做人适当留点把柄或者暴露一点缺点,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总而言之,王翦向嬴政提出要60万兵马伐楚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仔细去想,里面全是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历史不管大家看得懂或者看不懂,它就摆在那里。朋友们,想办法去吸取其中精髓吧,而不要太关注那些八卦故事。

事情之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前面已经基本上把这个故事讲透了,但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活学活用,咱再来探讨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王翦这种明哲保身的智慧其实也不算新奇,可是为何后来的很多功臣名将都学不会呢?

我们大多数人一生看事做人,其实都是以“点思维”为主。也就是,看问题通常只能看到某一个点或者大致表面,而不会去系统地思考和应用。

明哲保身,尽管只有四个字,其实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没能把握得好,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信,咱们把王翦自我这件事从“人、机、料、环、法”各个维度再给大家梳理一下!

人:咱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叫“对事不对人”,这句话大家要小心去看待,其实我们为人处事是既要对事也要对人的。你只有跟正确的人才能做正确的事,王翦如果不是碰到嬴政这种气度恢弘的老板,而是赵王迁那种狭隘敏感的老板,他其实就算自污也是没有用的。可能他开口要这要那的时候,就会被冠以“欲壑难填”的罪名给杀了。咱们提要求也罢、回应态度也罢,一定要结合对方的情况来,真的不是敢提要求、敢表达想法对方就认为你真实可靠,有些人是巴不得你提出不合理要求然后借口跟你say godby的。具体可以去看看周围的婚恋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这个“机”本意是“机器”的意思,其实也就是代指硬件条件。打铁还需自身硬,咱们学王翦通过暴露自身欲望来让对方心里踏实,一定要学会根据自身的硬件条件来。千万别学一些大龄剩女要高价彩礼那一套。你提出的要求,一定得是让对方觉得合理且能够承受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别人怎么样自己也就应该怎么样,那都是没活明白的。交际花的出场费都不一样,你怎么能脱离自身条件去提要求。王翦敢狮子大开口,确实是因为他的咖位、功劳、名望、实力都摆在那里,你一个小卡拉米跟老板去要这要那的,看老板开除不开除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料:“料”便是原料,用计算机语言解释就是输入。你希望你的输出(最终呈现)是什么样子,就必须得进行相匹配的输入,这个过程的人和事其实就算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转化器。想像王翦这样跟老板讨价还价,首先你得明确你对公司的贡献、收入达到什么级别了。咱讲一个当下广为人知的例子,某女网红为啥敢跟某富二代甚至其背后家族公开提条件?之前她这么干有用吗?其实是她生了小孩,她的输入到位了(孩子就是她的核心筹码)。另外,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也有一句话叫“感情不到位根本不要开口求帮忙”,其实也是类似的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环便是环境的意思。咱们不管做啥事,都必须结合环境去设计。假设秦国当时不是一统天下的紧要关头,而是举步维艰的草创阶段或者歌舞升平的和平时代,王翦这么跟嬴政讲条件、耍个性,他还能活下去吗?你一开口就要我60万的彩礼,这几乎是我的全部积蓄了,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给,这得取决于我是不是迫切地需要你、你是不是我的必需品。大家都是聪明人、体面人,别瞎提要求让彼此难堪!有时候,我可以把你的冒犯视为玩笑;但有时候,我也可以把你的冒犯当成侵害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法便是方式方法的意思。其实简单地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很多时候不一定会起到正面的效果和作用。假如王翦的业务能力不是相当过硬,跟老板耍性子的后果会是什么?白起当初跟秦昭襄王也是耍了性子却丢了性命为何?大家跟金主爸爸耍性子、闹情绪一定要注意一个分寸,得控制在事态结果都在老板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让老板拒绝或接受你,都得学会用巧劲。比如王翦为了让嬴政心安理得地任用青年将领李信,开口便要秦国的举国之兵60万,所以嬴政拒绝他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比如王翦出征时跟嬴政是要钱要地而不是要官要权,钱和地是秦王不在乎的,而官和权是他必须要在乎的。又比如王翦如果不是十分清楚自身的能力,确保能把事情干成,他敢随便跟秦王提要求吗?到时候要来的筹码只会变成秦王变本加厉惩罚他失败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自污的明哲保身学问看似简单粗暴,其实很复杂,并不是端起一盆脏水往自己身上泼就可以了。而是在对自我的认识、对对手的了解、对时机的把握、对背景的选择、对后果的评估、对程度的均衡等各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的。古往今来,能在综合素质达到王翦这个程度的名将其实是凤毛麟角的,所以能成功地像王翦这样完成明哲保身的名将自然会很少。

咱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去把握其中真味,切不可人云亦云、浅尝辄止。其实很多人都希望能够简单粗暴地从历史当中使用一些拿来主义,直接照搬一些模板、案例,这其实都是非常危险和鲁莽的。拿来主义可以借用,但一定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得区分异同去吸取那些与自身状态、环境、条件相匹配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世人对王翦的自污哲学叹为观止,但实际上这种自污的哲学对很多职场的人都是不实用的,因为大多数人是到不了王翦那个层次的。咱们需要做的其实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把自己的事做好,把自己的为人做好,尽量少去招惹一些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