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当你与孩子互换角色时,以下两种说话方式,你更能接受哪一种?
当你晨起稍迟时,父母严厉地催促:“快点,又磨蹭了,今天还想迟到吗?”
另一种则轻声细语:“新的一天,充满希望,准备启程出发啦。”
当你沉浸电视中时,父母粗暴打断,还伴随着责备:“就知道看电视,什么都不干,再看眼睛都要瞎了!”
另一种则是温柔提醒:“电视和眼睛都需要休息,能自己关掉电视,给它们放个假吗?”
显然,我们会更倾向于温柔有爱的话语,而非否定、打击或挖苦等负面言行。
而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远不止于传递信息,更在于塑造孩子的人格、影响价值观。
唯有好好说话,方能更深入人心,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也像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言,童年时期遭受的不当言行,往往会成为自卑与挫败感的温床。
所以,父母也该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
尤其不要说以下4种话,以免不当言行成为一把利刃,刺痛孩子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有父母习惯性给孩子贴标签,诸如“胆小鬼”“太懒惰”或“拖延成性”等标签。
这些言辞有可能加深孩子对自身缺点的认同,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中,也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
心理学家李新异认为,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无异于心灵的隐形创伤,甚至成为束缚孩子前进的魔咒。
曾采访过一位美食博主,他坦言自己的骨子里,其实是一个自卑的人。
这源于他成长过程中频繁遭遇妈妈贴的负面标签,以及不被认可。
读书时每当没考好,妈妈的责备便如利刃出鞘:“怎么这么笨,这都考不好,你看看别人多优秀!”
对于他幼时热爱的绘画梦想,妈妈更是无情浇灭:“你没有绘画的天赋,醒醒吧,那不能当饭吃。”
成年后,面对职场挑战与转型的抉择,他选择了追随烘焙事业,却再次遭遇了妈妈的质疑与否定。
即便是亲手为妈妈做的蛋糕,也未能换来她的赞许,反而是一句“难吃”,以及“你不行,还是回去工作吧”的冷水。
这些经历,如同重锤般敲打着他,让他即便日后在美食领域开辟了一片天地,内心深处仍残留着被否定与打击的阴影,自信心时常动摇。
父母爱贴负面标签,是侵蚀孩子自信的隐形利刃,绝非激励之道。
一项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更是证实,长期背负负面标签的孩子,容易自信受挫,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成长轨迹与节奏。
父母应谨言慎行,避免随意贴标签,转而以尊重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我认知。
也让孩子在爱与信任中,成长为自信、有勇气、有力量之人。
有人说,真正的富有,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内心的丰盈和安全感。
养育孩子也是如此。
在孩子心中植入稳稳的安全感,尤为重要。
有了这一无形的盾牌,孩子便有了笃定自信的地基,也会习得面对风雨的坚韧与从容。
遗憾的是,好些父母却误将“卖惨哭穷”视为教育良方,以激发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
殊不知,这无异于在孩子的内心种下自卑与敏感,也削弱了孩子的安全感。
我有一位能力出众的朋友,尽管在赚钱方面颇为得心应手,但在消费时却异常谨慎。
她坦言,主要还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也源自成长中的经历。
其实她家并不缺钱,父母是开公司的,但尽管如此,她还是没逃离父母的“卖惨哭穷”压力。
父母常对她说: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与牺牲,都是为了你的未来,你要更加努力,不负所望。
儿时的她想要某个玩具时,得到的回应却是:“这东西太贵了,我们赚钱不容易,你要学会理解,要懂事点。”
这些话语,表面上是教她学会节俭与体谅,实则如同一把无形的“情感枷锁”,束缚着她。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将父母的种种不易归咎于自身,内心充满了自责与不安。
因此,即便如今的她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骨子里的匮乏与不安全感,却依旧如影随形。
“卖惨哭穷”的教育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绑架。
父母也许意在唤醒孩子的同理心与责任感,但其深层动机往往是借由呈现自己的不易与牺牲感,来达到对孩子行为的操控。
心理学家武志红一语道破真相:
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
这种教育方式,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因为这会让孩子产生愧疚的不安感,也会觉得父母不是真正的爱自己。
构建亲子间的健康关系,关键在于平等与理解。
父母可以坦诚分享工作的辛劳与成就背后的努力,引导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成功,获得幸福。
养育孩子的真谛,不仅在于培养出优秀之人,更在于塑造出一个内心强大、充满安全感、勇于逐梦的灵魂。
上周逛超市时,看到一位妈妈因为孩子不小心打翻了一盒牛奶,大声斥责孩子: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看看你做的好事!”
孩子吓得脸色苍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
无独有偶,类似这样的情景,也常发生在家庭聚会或饭桌上,如孩子多夹了几口自己喜欢的菜,父母当场翻脸训斥:
“你看看你,客人还在呢,这么没规矩,真是丢脸!”
当众斥责孩子,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孩子的行为规范,实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它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自尊需求,无形中也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一书中提到: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该采取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与孩子进行私下沟通,引导孩子认识错误,而非在众人面前施以严厉指责。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克莱门特·马修老师面对一群被社会边缘化、行为顽劣的孩子,他没有选择简单粗暴的惩罚或当众斥责,而是以柔软之心去对待孩子,用音乐和爱去感化他们。
因为他深知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正是这份理解与尊重,让孩子们重新找回了尊严,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和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在犯错与改正中成长的,他们需要的是如沐春风的引导和理解,而非当众羞辱和指责。
而温和、耐心的沟通方式,会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瞧,妈妈都给你规划好了。 按爸爸说的话去做。
这些话,是否常萦绕耳畔?父母以“为你好”为由,让孩子沦为没有自主权的执行者。
这份爱,虽看似无私,实则剥夺了孩子探索自我、做出选择的权利。
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小欢喜》,其中一幕尤为深刻。
抑郁的乔英子爬上大桥栏杆欲跳海自杀。而这个时候的妈妈,却还在想着“为你好”。
英子妈妈声嘶力竭:
“我逼你什么了?”
“我只是不明白,你为什么非要去上那个南大啊。”
“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啊。”
英子的回应则振聋发聩:
“你从来都是凭着你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
“对,你就是想为我好!可那都是你想的。”
“你想过我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吗?”
而这场冲突的骤然爆发,其实早已在母女间的日常相处中埋下了伏笔。
英子父母自从离异后,妈妈便辞去了学校的工作,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女儿身上。
英子也体谅妈妈的不易,她努力上进,以出色学业来回报妈妈的爱。
然而,随着高考临近,这份爱逐渐演变成了令人窒息的高压管理,英子的生活被严格的时间表填满,毫无喘息的机会。
英子对天文的热爱与对心仪大学的向往,却在妈妈“为你好”的名义下被无情否定,囚禁了英子的梦想与选择的自由。
而这也成了压垮英子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她陷入了抑郁,甚至萌生了跳海的极端念头,从而引发了开头惊心动魄的一幕。
英子和妈妈之间的冲突,正是无数家庭亲子冲突的缩影。
“为你好”这三个字,本无恶意。但一旦成为控制与剥夺的由头,便成利刃,伤人无形。
也映射出了父母内心的控制欲与焦虑,试图以自身经验为尺,为孩子丈量出一条“完美平顺”的道路。
然而,这条路未必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也不一定适合他们。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也曾多次倡导:
不要事无巨细都替孩子安排,尊重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梦想和追求,理应被赋予探索自我、追求梦想的自由。
所以,父母若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规划孩子的人生,往往会事与愿违。
父母的角色,应是引导而非决定,是陪伴而非掌控。
正如诗人纪伯伦所言: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因此,父母要学会放手,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路。即使未来风雨兼程,也胜过被安排好的一生。
很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话:“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带有伤害性的言辞,无异于“槌之击”,在内心深处留下不应有的裂痕。
唯有好好说话,用爱代替伤害,多向孩子传达积极的暗示,父母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而来自父母的爱与鼓励,也会成为孩子人生旅途中最坚实的盔甲。
未来无论是风急浪高还是水波不兴,孩子们也会勇于跨越重重障碍,敢于探索那未知的广阔天地,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王维《终南别业》
作者 | 晚秋,写作者。公众号:晚秋的时光屋。
主播 | 绛染 ,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