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仅是未富先老,在人口老龄化速度上,我们比日本还要更快。

9月13日,我们终于决定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到15年后男性退休年龄将从60岁提高到63岁,女性退休年龄也将分别提高到55岁和58岁。

延迟退休,可谓是70年来的首次,它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都非常大。

它象征着我们即将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也意味着,未来整个社会的养老负担也将急剧上升,而延迟退休,仅仅还只是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施延迟退休,我们的过渡期还是非常长的。计划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过渡,最终达到延长退休三年的目标,这是我国自建国以来首次调整退休年龄,背后反映的则是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危机时刻。

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比2022年减少54万人至902万人,这是连续七年低于上年出生人口,尽管从2015年以来,我们就在不断二胎生育,结束了此前长达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

但彼时,由于人口抚养成本和地产教育的飙升,人们已经开始逐步减少生育意愿,放开二胎带来的人口增长效应并未能坚持,尽管我们在2021年还放开了三胎生育,但效果依然并不显著。

当少子化趋势愈演愈烈的时候,延迟退休的迫切性毫无疑问更大。

2022年,我国总人口出现了61年来的首次减少,2023年也同比减少208万人,其中15至64岁的劳动力人口更是从2010年代就在持续减少。

劳动力短缺、老龄化压力这两大挑战,都让延迟退休变得更为紧迫,但总体来看,很多人对我国老龄化乃至劳动力短缺的危机仍然认识不足。

截止2023年底,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例为68%,这个数字比10年前已经下降了6个百分点。在9月13日召开的记者会上,人事社会保障部长王晓萍强调:“延迟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力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为什么劳动力未来一定会出现短缺?

这和今天许多人感受到的不一样,今天我们看到的是灵活就业群体激增,好的工作岗位和机会越来越稀缺,大量的人从事着密集劳动型工作,看起来我们的劳动力似乎永远不会短缺,市场上永远都有招不完的工人。

但事实上,劳动力短缺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潜台词,即消费者不够用了。

传统意义上,一个劳动者,大概率也会是消费者;随着一个人开始老去,逐步退休,那么他的消费欲望也一定会开始下降,而一个商业化社会里,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存在着强联系的。

当劳动力越来越少的时候,往往还意味着消费者越来越少。

未来我们先不说智能机器人能否取代人类工作,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如果机器人真的取代了人类工作,那么那些中低收入群体的工作和消费,又应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尚且离福利社会还有很远的距离,难道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依靠机器人工作来养活人类吗?

答案非常不现实。

因此,一个劳动者也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当劳动力人口不足的时候,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消费就会出现问题,当经济难以维持正常运转,那么增长就会面临困境,这是很大的问题。

今天延迟退休,目的还不仅仅是为了延缓养老金的收支,背后还有着重振消费和生产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迟退休,就是应对老龄化的最大裨益。

世界卫生组织将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的社会定义为“老龄社会”,超过21%的则定义为“超老龄社会”。

我国在2021年进入老龄社会,截止2023年底我国的老龄化率已经达到了15.4%。

如果把今天我国的人口结构和日本作为对比的话,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那就是我们老龄化的速度比日本还要快。

和日本相比,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更快,根据联合国的估算,我国将在十年后也就是2034年成为超老龄社会,届时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将会超过21%,考虑到当时我国的渐进式延迟退休还没有到63岁的最终门槛,届时养老金的压力还会更大。

根据社科院2019年发布的养老金精算报告来看,我国养老金将在2035年收不抵支,年度缺口高达上千亿元。

今天我们面临的老龄化形势,可谓是异常严峻。

事实上早在2013年,也就是计划生育仍在实施的前几年,相关部门就已经意识到了人口问题的严峻性。

2013年,在当时的全会上宣布单独二孩的同时,就提出了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可能,到了2014年,还没有全部放开二胎的时候,人社部就推出了延迟退休的方案,并计划在2017年正式推出。

但延迟退休时至今日才出,原因也不难推测。

第一,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人口危机的严重性。

2012年社科院蔡昉等十七位顶级的人口学家就曾警告,如果实行全面二胎,我国生育率可达到4.4,单独二胎就足以将生育率提升到2.4。

当时的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也警告,如果实行全面二胎,生育率将上升到4.5,届时每年出生人口4999万人,将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在单独二胎政策推出后,卫健委推荐实行全面二胎,预测生育率在2018年将达到2.09,在2023年、2050年还有1.75,届时出生人口还可以维持在每年1550万人。

但事实证明,所谓的个体意愿存在着不可预测性。

继2015年的全面二胎、2021年的全面三胎后,人口生育率依然难以扭转。截至目前,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跌至1.09,是全球总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计划生育三十年养成的生育习惯,叠加后经济时代的高育儿成本,共同构建了今天的低生育率。

第二,担心失业问题。

这个问题是今天很多延迟退休的人所担心的,但其实不仅仅是你们担心,高层也很担心。

由于计划生育带来了更少的年轻劳动力,整个社会的年轻消费者也减少了,叠加内需严重不足,劳动力存在着典型的过剩现象,许多人被迫成为灵活就业群体,就业结构也以来出口,如果延迟退休,必然造成就业形势的进一步严峻。

而今天推出延迟退休,则是时间上的紧迫和空间上的无奈;从2015年到2021年,先后放宽计划生育,但仍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效果,当新生儿真的不足的时候,延迟退休成了必然的选择。

基于这两点,尽管延迟退休是十年前就在讨论的话题,但一直拖到了今天,才正式提上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计划生育和育儿成本高涨的两个现实下,最终导致了全球最低的生育率之一,这意味着,它难以支撑现有的养老金体系。

在现有的人口结构下,到2050年,我国1个65岁以上的老人将只对应到1.5个劳动力,届时养老负担急剧上升,在年轻人要养活自己乃至家庭的情况下,还要负担1个老人的养老金,其压力不言而喻。

现在,到了博弈的时候。

一边站着已经退休嗷嗷待哺的老人;另一边则站着尚未出生或已经出生的年轻人,这是养老金和年轻人负担之间的博弈。

当人们的负担加重,可能还会进一步导致生育率下滑,老龄化加剧,形成恶性循环,而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也是为什么,仅仅是延迟退休还不够的原因;必须要在降低育儿成本上下大功夫,才能够刺激今天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否则,等到这一代80后90后开始老去,失去生育能力的时候,届时由于00后人口更少,那么我们的新生儿人数恐怕还会持续性走低。

这也延伸出了另一个问题,

当我们的老龄化速度比日本还快的时候,大量的老人,他们的养老生活应该靠谁?

有人会说,这些老人有养老金,当然是靠养老金养老;但问题在于,养老金从何处来?

是靠年轻人在职员工每月缴纳的养老金。

这也回到了养老的本质,不管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社会,养老本质上不是靠钱养老,而是靠人养老,如果说劳动力是面粉的话,那么养老体系就是制作面包的技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今天我们做对了延迟退休,未来恐怕还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和成本,去刺激生育,去降低年轻人的育儿成本。

只有两手抓,才能够真正一劳永逸地解决我国的老龄化危机。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