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孩子明明会走路,出门就要抱这件事,总会想起我家禾禾。
她小的时候,本身就算走路晚的,所以,待她蹒跚学步的时候,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心想这下出门终于不用再抱了。
然而,没想到待她好不容易走稳当,不再三步一晃荡的时候,反而一出门走上没几步,就扭头找我,可怜巴巴的对着我说:“妈妈,抱抱。”
抱什么抱?你本身就走路晚,好不容易学会走路了,不得多练练,再说了,你越来越重,妈妈哪里能抱得动……
我尝试着鼓励她自己走,然而,一番努力后并没有什么用,我不抱她,她不是哭,就是待在原地一步不走,最后不得已,我只得妥协去抱她。
所以,她两三岁那段时间,我最害怕的就是带她出门,因为每次外出她不愿意走就算了,关键除了我谁都不让抱,搞得我每次出去回来,胳膊、腰得酸好几天……
身边很多家长也吐槽,孩子刚学走路,走不稳当的时候,非得要自己走,可为啥终于走稳当了,又非得要抱抱呢?
是因为懒?还是有其他原因?
怀着好奇和求知的心理,禾妈开始查阅相关资料,结果发现“孩子明明会走,出门却仍要抱”背后,原来隐藏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多种因素。
01 心理原因
第一,被父母抱着更有安全感
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儿童天生与他的主要照顾者(一般为妈妈)形成依恋的本能倾向,具体表现为,孩子一旦与依恋对象分离,便会表现出焦虑、哭泣、寻找等行为。
研究发现:相比其他阶段,7-24个月的孩子会对依恋对象产生更为明显的偏好,会将依恋对象视为安全基地,从这里出发去探索周围的环境,一旦遇到危险或者感到不安,就会回到依恋对象身边。
在陌生或者不确定的环境中,比如繁忙的街道,人来人往的商场,面对各种车辆、行人及杂音,孩子难免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被父母抱起不仅能回到安全基地,而且还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减少外界因素带来的恐惧感。
所以,出于对安全感和依恋的需要,很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尤其是2岁以下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容易出现虽然会走路,但出门就要抱抱的现象。
第二,以为出门就要父母抱
记得禾禾还未学会走路的时候,我们每次带她出门,都会习惯性的抱着她,就算是开始学走路那段时间,有时候我们嫌她走路慢、容易跌倒,也会经常抱着她。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人们不仅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模式。
我们或许以为孩子年龄小,不会走,出门抱是理所应当的,殊不知,这个重复且一致的行为会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大脑便开始编码并存储这一行为模式,形成了一种“出门=被抱”的关联记忆。
孩子在刚开始学习走路时,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和能力。
然而,一旦他们熟练的掌握了走路这项技能,就会唤醒长期以来形成的 “出门 = 被抱” 的关联记忆,在出门时依然期待被父母抱着。
02 生理原因
第一,本能需要
科学研究发现:当孩子处于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大脑会分泌催产素,这种爱的荷尔蒙会让孩子感到放松和愉悦。
当孩子出门时,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潜在的不确定因素,难免感到不安甚至紧张。
此时,若能重回父母的怀抱,与父母产生身体接触,他们的大脑就会被刺激,分泌催产素,从而感到舒适愉悦。
所以,当孩子外出面对陌生或者不确定的环境时,会本能的渴望回到父母的怀抱。
第二,身高限制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博主发的一个视频,视频是他将微型摄像机固定在2岁孩子眼睛部位拍摄的。
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在外面,尤其是在商场、公园这种人多的地方,看到的几乎都是满屏的腿。
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走路之前,都是被父母抱着,视线所及也与成年人没什么不同,所以此时他们可以看到更高的视野,满足自己探索世界的欲望。
然而,一旦孩子熟练掌握了走路这项技能,精力不再放在练习走路上时,忽然发现,自己目之所及都是腿,根本无法看到周围的世界,更无法辨认哪个是妈妈,哪个是陌生人所以才让妈妈抱。
第三,体力受限
儿童骨骼和肌肉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孩子婴幼儿期,开始学习抬头、翻身、坐、爬、走等动作。
在孩子初学走路这个技能的初期,尽管看似他们已经可以稳稳当当的走路了,但此时他们的腿部肌肉力量以及耐力受发育限制,也非常有限。
所以,在与父母一起出门的时候,尤其是需要走较长的路或者需要长时间站立时,他们难免会感到疲劳或者不适。
此时父母若能把他们抱起,他们的肌肉便会得到放松,缓解不适感和疲劳感,这种休息和放松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舒适的体验。
于是,他们在后期出门时,便更倾向于走几步就让妈妈抱,以此获得更好的舒适体验。
03 当孩子不愿意走时,试试这些小技巧
以上解释了这么多,相信各位家长也都理解了孩子虽然会走路还让妈妈抱的真实原因。
然而理解归理解,毕竟2岁左右的孩子,起码也有个二三十斤沉,出门一直让抱,任哪个妈妈也受不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来平衡孩子的需求与我们的体力负担。
①踩影子
如果是晚上带孩子在外面散步,不妨试试这个小游戏。
我踩到你的头发了,你踩到我的胳膊了,我的影子不见了,我的影子出来了……
踩着踩着,一会就在小区溜了好几圈。
②剪刀石头布
这个游戏是我们出门时,经常玩的一个游戏,关键是女儿也特别喜欢,有时候还会主动提出要求要玩。
游戏的大致内容就是我们俩用腿和脚比划剪刀石头布,合并双腿代表“石头”,平行打开双腿代表“布”,交叉打开双腿就是“剪刀”。
剪刀赢了布就走5步,石头赢了剪刀就走十步,剪刀赢了步就走两步。
不仅可以促进孩子走路,还可以锻炼他的算术能力。
③寻宝游戏
出门前,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小贴纸或者小玩具,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逛公园的时候,孩子忽然觉得累了不想走,而你又特别累,抱不动的时候。
不妨拿出一个小玩具,藏在路边的草丛里,或者树下等其他不太难找到的地方。
然后告诉孩子,在大概什么位置,有一个宝藏,鼓励他去寻找。
孩子天生有探索欲,很难不去寻找,尤其是找到后还有妈妈的奖励。
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有休息的时间,还让孩子充满了成就感,增进了亲子关系。
女儿两三岁的时候,只要出门就让我抱,我因为身体原因,也是答应的少,拒绝的多。
现在她已经九岁了,个子已经和我差不多高,体重也已经到了远非我能抱动的重量。
现在看着她,经常有种后悔小时候没把握住机会多抱抱她的感觉。
孩子长大是转瞬即逝的事,所以,奉劝各位父母,如果有机会有体力有条件,就一定要多多抱抱他,不然的话,等他长大了,再想抱都没有机会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