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门库尔斯克沦陷一个多月后,普京支持率出现逆转,俄罗斯这把最终还是赌赢了。
距离乌克兰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发起越境突袭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西方媒体仍然时不时借着这场战斗,炒作一下俄罗斯已经山穷水尽、克里姆林宫人心尽失。
但出乎外界意料的是,库尔斯克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俄罗斯民众对普京的支持。人们对普京的支持率在经过了短暂下跌后,又再度逆转回升。
甚至就连库尔斯克问题本身,也不再是俄罗斯人讨论的焦点。相关话题的讨论度直接从事件初期的39%锐减到12%。
这一堪称“异常”的现象很难不引起外界的重视。因为俄罗斯虽然已经在2个星期前正式发起反攻,但和外界最初猜测的俄军将以优势兵力迅速夺回失地不同,俄军的反攻速度十分缓慢,除了在反攻头两天里凭借突袭行动成功夺回13个定居点外,之后就再无大的战果曝光。双方至今仍然鏖战在边境附近,战线变化并不明显。
这无疑给了西方媒体炒作的空间,不少媒体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俄罗斯反攻失败,例如总部不在莫斯科的荷兰在线报纸《莫斯科时报》。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是直言俄军的反攻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且在乌军英勇阻击下没有取得任何重大进展。
这对于处于战时状态的俄罗斯社会来说当然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在2年多的俄乌冲突影响下,今天的俄罗斯正沉浸在一种相当激进的民族主义叙事中。
不管其他国家怎么看,俄罗斯人自己确实在把俄乌冲突视为“第二次卫国战争”,是为了将他们的乌克兰兄弟从北约魔手中拯救而不得已的举措。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对俄罗斯不利的消息都难免会在俄罗斯社会内部引发轩然大波,在8月份乌克兰越境突袭库尔斯克后,俄罗斯国内会一度传出要“核报复”的声音,就是一个证明现阶段俄罗斯社会并不怎么“冷静”的依据。
也因此,西方媒体炒作俄罗斯在库尔斯克反攻失败,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动摇普京的支持率,进而在俄罗斯内部制造分裂,影响其战争潜力。
然而问题在于,统计数据显示普京的支持率仅在库尔斯克事件发生初期跌落到了76%,之后就开始回升,并在9月15日重回80%。
诚然,76%对于普京来说已经是一个比较低的支持率了,但它再怎么低也是一个可以被外界理解的数据。毕竟绝大多数俄罗斯人从来没有想到乌克兰会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越境突袭,事件发生后会对普京报以不信任的态度并不奇怪。
但之后的回升就多少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因为这个数字并不是在俄军发起反攻后就突然增长的,早在9月8日,普京的支持率就已经从76%涨到了78%。
彼时的俄军甚至还在被动防守阶段,不仅没有收复失地,反而还又弃守了不少缺乏防御条件的地区。
可以说,彼时的俄军在自家境内的战斗表现堪称“狼狈”,而面对这种态势,普京的支持率却在不降反升,外界会有所惊讶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普京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诡异的支持率变化,原因同样是出在俄军的表现上。俄军在库尔斯克战线的表现固然难堪,但在其他战线上却并非如此。或者更准确一点的说,克里姆林宫从一开始就没将军事重心放在库尔斯克方向,他们的目标始终是推进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战线。
证据就是在库尔斯克打得焦灼时,俄军在东线的军事部署没有出现任何旅级别的调动,且这些部队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取得的巨大进展。
捷尔任斯克、红军村、库拉霍沃、弗勒达,乌军建设多年的防线网络如今已经岌岌可危,再考虑到乌军的后备兵力同样捉襟见肘,一旦这些防线网络失守,基辅可能就得考虑直接退守第聂伯河了。
与此同时,由于乌军在库尔斯克的越境突袭是客场作战,部队严重缺乏当地设施与物资支持。以至于从战略层面上来看,就是俄军放任不管,乌军能够造成的损害也是有限的,就算莫斯科在组织反攻的问题上拖拖拉拉,也不会引起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更谈不上失守至关重要的库尔斯克核电站。
此时,面对俄军在东线取得的傲人成绩,库尔斯克的“失败”自然就显得不值一提。更不用说库尔斯克局势还远谈不上“失败”,俄罗斯民众对局势的关注度会下降,对普京的支持会回升,并不值得意外——因为这就是一个赌局,而俄罗斯也确实赌赢了。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俄罗斯人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就是只要莫斯科赢的局比输的局多就行,至于在哪里输、在哪里赢,是之后才需要考虑的。
不可否认,俄罗斯社会这种对于军事冲突的态度并不合乎逻辑。但正如我们在一开始说的那样,今天的俄罗斯正沉浸在一种相当激进的民族主义叙事中。这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俄罗斯人可以接受普京政府在一些问题上犯的错误,只要最后能够收获更大的利益就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