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末在福州召开的第 44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申报的“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22个遗产点遍及全市的各个角落。在中国,一个城市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除了澳门,仅泉州一家。
去过福建无数次,唯独被泉州的特别所吸引,这是一个既有历史沉淀,又有现代繁荣,还低调内敛的城市,湿润的空气中仿佛还散发着迷人的、古典的味道。泉州之美,不仅仅在于它的风景,还有它的底蕴。
曾经辉煌的“泉州时代”
泉州,别称鲤城,泉州历史悠久,在西周、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发,到了隋唐,泉州的贸易逐渐兴盛,成为蕃客往来之地。1087年是泉州时代的开始,这一年,朝廷在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来泉州的外国商人就达数万人,到了南宋时期,泉州港超过广州港,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大港,泉州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到了元朝,泉州更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其海舶制造和航海技术都居于世界先进之列,在元代海外贸易中当之无愧地占据了首要地位。元代后期,与泉州进行海上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达百余个,除了亚洲,还有众多的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国家。
意大利航海家马可·波罗赞誉泉州为光明之城,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泉州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南宋中期,国库总收入不到1000万缗,航运总收入为200万缗,刺桐城的航运收入就独占100万缗,朱熹曾这样评价泉州这座城市:“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可以想象泉州古代文明繁荣的景象。
明朝后来实施的海禁政策,让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慢慢沉寂并逐步退出世界航运舞台,中国与大航海时代的机遇也由此失之交臂,泉州的辉煌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泉州,一个繁华的航运大城已经消失于历史的烟雨之中,但那个“大泉州时代”留下的遗迹却成了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世界遗产,而且几乎所有重要的景点全部免费,让所有的人随心所欲地去看想看的一方世界。
泉州开元寺每个月的农历廿六都是“勤佛日”,其中最热闹的还是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廿六的勤佛日,很多人前来祈福保平安,不管你是不是虔诚的教徒,光是吃上一碗可口美味的斋面,在大殿边闭目聆听下那缭绕梵音,也会让人心生一份安宁。
泉州人常说:“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
东西塔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东塔名曰“镇国塔”,西塔为“仁寿塔”,两塔历经几百年风雨和八级地震而巍然不动。
泉州是一个文化多元,包容并蓄的城市。
千年间多元的信仰文化在泉州这座小城中和睦共处广融博纳,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门楼穹顶的伊斯兰文古兰经彰显着另类的异域风情,这里有年代久远的石碑,有高高的棕榈树,墙外是车水马龙,墙内就是另一个世界。
清净寺内的明善堂(礼拜堂)
泉州,这座“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古城,处处洋溢着信仰的执着和热情。在这座城市里,在普通人身边,我发现了那种刻在骨子里的虔诚。
关帝庙,位于古老的清真寺隔壁,也称关岳庙,这是泉州市区香火最旺盛的庙宇。泉州商人以拜关公财神爷为信,所谓你信你的默罕默德,我拜我的关二爷,关帝庙不大,但每年到此进香者多达数十万人。
泉州文庙,历史悠久,集宋, 元、明、清四朝建筑形式,规模宏大,规制完整,建筑优美,2016年的央视春晚的东部分会场就设在这里。
泉州,一个人一生必去的一座城,她容易让人擦肩而过,但路过一定别错过。
西街是泉州老城区最为出色的一条古街,繁盛于宋朝,直到今天,你走在这条街上,你仍然能够嗅到那穿越千年的宋元时代的气息,西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在泉州人心中,更是一个文化、亲情和乡愁的象征。
泉州,一个低调但不低速的城市。
这座城市的低调、内敛,和她的实力、品味不太相符,应该闪亮登场,但却总是默默无闻。
如果有人要问,福建经济谁排第一,估计大多数人要么说厦门,要么说福州。
泉州即不是计划单列,也非沿海开放,更无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的招牌,上边的、外边的都靠不上,就像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单打独斗的模式下混出头,靠众多的民营企业支撑自己的经济发展,而不依赖于房地产这种豪华的表象,2020年泉州成为万亿俱乐部成员,经济总量连续22年位居全省第一。作为福建第一经济强市,泉州的楼市二手房最新挂牌价只有1.5万元,相比厦门、福州,仅是两者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当你遇上泉州,你就会忘了福建其它城市。
泉州,就如同一本被遗忘的旧书,偶然捡到,便爱不释手。
这里有福建最远古的味道,感受她的孤寂的同时,你也会感受到她的的倔强和带着古典主义的浪漫。
今天的泉州人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淳朴,勤劳勇敢,精明干练,敢为人先,笃信“爱拼才会赢”,不放过任何一次机遇,务实与进取的性格在泉州人身上体现到了极致。在民营经济上,泉州打下了一片江山,被称为“品牌之都”,一个市竟有中国驰名商标142个,安踏、匹克、特步、七匹狼等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来自泉州。
泉州才是真正的闽南。喜欢这座城市的素颜、韵味与底蕴,喜欢在街上闲逛不经意间邂逅的一间间庙宇。
泉州不够时尚,不是网红,更没地铁,一个看起来不够现代化的城市,也少了同质化和流光溢彩的喧哗,但却是一个雅致、宁静,有底蕴,一座安详的老城,一座宜居的都市,一座未被过度开发的家园。
金簪巷
这是一条宽度不足一米,窄得不能再窄的巷子,因为实在是太窄,据说以前经常有女性走过小巷,与男性同胞相遇时只能“擦胸而过”,因而又有一个别名“摸N巷”。
中山路骑楼
泉州有一句话叫“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后来这条南北向大街改称“中山路”,这里沿街的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漫步在街道上,还能感受到那个流金岁月的万种风情。
晋江
又称刺桐、瑞桐、泉安,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之一,有“海滨邹鲁“的美誉,经济总量位居泉州下辖县市第一位。
安平桥
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长度2000多米,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世界遗产。
石狮,一座美丽富饶的小城,有中国内陆最佳商业城市之称,中国著名的服装生产基地。
杨家大院
位于石狮永宁镇后杆柄村,这座被称为“九十九间古大厝”的老宅,是泉州最大的番仔楼,民国时期闽南华侨建筑的典范。虽历经百年风雨侵蚀,仍然气宇轩昂,威风不减当年。
安溪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居中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号称“中国茶都”。
清水岩
这里空气清新,香火鼎盛,雾气缭绕,因此又号称“南国蓬莱仙境”。
洛阳桥
位于泉州惠安县,建于北宋年间,整座桥有44个桥墩、104只石狮、7座石塔,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是中国桥梁史的一个高峰,世界遗产。
泉州也是一个美食之城,吃货的天堂。
在泉州东街、西街、涂门街一带都能吃上面线糊、海蛎煎、牛肉羹、花生汤、猪血汤、土笋冻、润饼菜、蒜蓉枝等美味又地道的泉州小吃。
面线糊
泉州的传统小吃,有人说,不吃面线糊,就等于没来过泉州。正宗面线糊的配料要当天采购,保证最新鲜的味道,熬一天的浓郁的大骨汤与海蛎、香菇、虾仁等佐料放在一起,再撒上点胡椒粉,那美味实在是一种享受。
烧肉粽
泉州的烧肉粽历史悠久,主要以干贝、香菇、虾仁、鸡蛋、鱿鱼须、瘦肉、海蛎干为主料,香甜嫩滑,油润不腻,闻名于海内外。
泉州,一个充满了古典魅力的城市,一个低调内敛的世界遗产地,你去过吗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