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亩产达到909.25公斤,这是连续第二年突破900公斤大关!”
9月24日,记者从贵阳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农职院、贵州大学等相关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组,已于日前完成对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千亩坝区水稻示范田的临田测产工作。
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田亩均产量为652.74公斤,较去年持平约增,比农户自种田亩产535.26公斤增产117.48公斤,增幅21.95%。其中,贵州省自育品种“泰丰优79”,最高亩产达到909.25公斤,这是继2023年后再次在贵阳高海拔地区突破900公斤。另试验示范种植“大粒香”品种取得成功,亩均产量达508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示范田取得了大丰收!
近年来,贵阳贵安“三农”系统严格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关于粮食安全的统一部署,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聚焦“种什么”“怎么种”等关键问题,各级农技人员、科研人员结合“创新创业行动”,大力开展科研攻关、高产竞赛活动,努力探索试验现有条件下作物能达到的极致产量,提振农户种粮信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去年,贵安新区龙宝村水稻测产创历史新高,“泰丰优79”品种最高亩产达到939.4公斤,在贵阳贵安高海拔地区首次突破900公斤,创造了贵州自育品种优质稻高产新纪录。
“今年,我们继续以‘优种、机械化、组织方式、改革创新、实际成效’五个方面的示范为引领,继续开展龙宝大坝示范责任田建设。栽培技术方面,继续推广‘两增一调’技术,即增加种植的密度,增加钾肥的使用量,调节氮肥的使用次数,以提高亩均单产。”省级科技特派员、贵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张斌介绍。
水稻大丰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比如,在病害绿色防控方面,依托水稻病虫害监测物联网系统,及时发出病虫害预警信息,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融合,有效克服福寿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有效保障坝区水稻种植安全,牢牢把丰收主动权握在手上。
测产现选取了十二块具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测产方式以人工样方收割测产和机械化全田收割测产相结合,现场完成称重、记录,确保测产数据客观真实有效。
据了解,龙宝村的龙宝大坝灌溉条件好、地势平整,是贵安新区主要产粮区。近年来,贵安新区与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和深入实践,在龙宝大坝不仅开创了水稻种植亩产新高,还总结出水稻种植的“龙宝模式”,实现了水稻增产、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多方共赢。如今,“龙宝模式”已被广泛认可,正陆续推广,为助推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潘朝选/文 石照昌/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