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渝中区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议为获得2023年重庆市科学技术奖项目代表、10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10家新入库创新型中小企业代表颁发了奖杯,为5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代表进行了授牌,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重庆医科大学、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分行作了交流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以来,渝中区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积极融入全市“416”科技创新布局,推动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建设取得新成效,2023年度渝中区“壮大创新主体”工作获重庆市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创新报表考核位居全市前列,全区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25项,新增科技型企业117家、累计达134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8家、累计达232家,集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9家,涌现出赛迪奇智、数康科技等科技领军企业。

大会上,渝中区委书记黄茂军出席并讲话。他指出,渝中区一要深入贯彻落实“实现5个重大突破”的主要目标:力争到2027年在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创新策源地、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高能聚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枢纽、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高层次科技人才汇聚地5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二要深入贯彻落实“抓好5项重点任务”的部署要求:一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三是着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四是深化拓展创新开放,五是深化实施人才强市工程。

三要深入贯彻落实“推进4个方面改革举措”的任务安排:一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二是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体系,三是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机制,四是健全西部人才中心建设体制。

围绕科技创新工作,渝中区接下来将按照“1234”思路体系化推进:“1”即高品质建好科技创新中心特色功能区1个总体目标,“2”即高水平深化支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促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两大支撑,“3”即高效能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级、壮大科技创新企业规模、加快科技创新人才汇聚3个关键,“4”即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现代建筑业、未来产业新兴产业4类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力争到2027年,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基本框架、核心功能基本形成,科技型企业达到156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10%,建成重医附一院重庆市转化医学中心,新建海外人力资源工作站10个,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9万人。

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东表示,要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发展保障,健全体制机制,积极构建跨界融合、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强化要素支撑,聚焦打造栖凤梧桐、发展沃土、开放高地、幸福家园,着力推动科技、产业、财税、金融、教育、人才等政策贯通协同,全面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加速创新人才集聚。

市科技局王伟副局长在大会上充分肯定了渝中区科技创新工作成效,对进一步做好渝中区科技创新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他表示,市科技局将携手渝中区,以创新制胜、人才引领、改革突破协同发力,推动渝中区高质量建设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共同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动能。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