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房山专场”。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房山区如期实现“一年基本恢复”目标,全区受损河道、沟道、道路以及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已全部修复重建,一万三千多宅原址房屋修缮和重建任务全部完成,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

房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底志欣介绍,房山经历“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后,已如期实现“一年基本恢复”目标。目前,全区受损的河道、沟道和道路、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已全部修复重建,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一万三千多宅原址房屋修缮和重建任务全部完成;全区农业生产恢复至灾前水平;所有景区和民宿已逐步恢复运营,今年上半年房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1.2%;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1.5%。

房山区以“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功能提升,推动城市韧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加快推进“平急两用”设施建设,在十渡镇佛子庄乡等山区乡镇打造了一批安全应急小屋示范点,光伏发电、卫星通讯、净水、石墨烯供暖等要素齐全,每座小屋可为200人提供约一周的基本生活保障,实现“有水喝、有电用、能通讯、能取暖”。

“我们积极谋划建设京西南骨干路网,108新线高速等重点道路工程已开工,建成后山区韧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将大幅提升,从市区到房山景区的车程将缩短半小时以上。”底志欣表示,房山区联动周边区域协同治水,全面启动拒马河、大石河等河道防洪工程,加快推进重点水库建设前期工作,系统提升全流域防洪标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