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图,出特别标注外均为阿那亚艺术中心“走访工作室”展览
(7月14日至10月13日)现场图片,摄影:孙诗
如何促成一个展览的诞生?尤其是这样一个独特的主题——让我们得以接近艺术家“走访工作室”,了解他们的创作生活。
这个展览主题来自于策展团队的工作习惯。“广泛地搜寻、调研和接触艺术家并进行线上或线下的工作室访问,”是许多策展人以及阿那亚艺术中心策展团队重要的工作方法。“因为亲眼目睹艺术家的工作环境,亲耳听艺术家谈论自己的实践,近距离感受一个艺术家的状态和气质特点,都能为更深入的了解打开通道。”
经过团队多轮讨论,确定了奥拉湾·阿伦让(Orawan Arunrak)、秦畅、埃尔文·塞内(Erwan Sene)和杉户洋(Hiroshi Sugito)这四位艺术家。他们的名字在中国并不广为人知,但他们作品微妙细腻的特质、丰富的过程性以及与个人经验的相关性,引起了阿那亚艺术中心团队成员们的兴趣。
曾旅居多个国家的泰国艺术家奥拉湾·阿伦让经常将不同场所(庙宇、菜市场等)转化为临时性的工作空间。她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想象了一间由可折叠家具组成的流动工作室。日本艺术家杉户洋或许与工作室保持着一种更为传统的关系,他将他的工作台和他日常收集的、给予他绘画灵感的纸袋都带到展厅里,向观众展示自己在工作室中的思考和工作过程。中国艺术家秦畅和法国艺术家埃尔文·塞内则将他们的工作室延伸至城市空间。秦畅在阿姆斯特丹及北戴河本地搜集材料并进行重组,讨论了我们如今身处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人造特质。塞内则从巴黎街道上寻获废弃材料和采集声音素材,利用这些城市碎片模拟出他想象中的城市生态,邀请观者聚焦于被遗忘的都市底层景观。
几位艺术家确实将展厅视为临时的工作室,在一定的限制和外界影响下,让作品呈现出他们最理想的状态。
杉户洋
展览构思:捕捉阿那亚的色彩片段
从左至右:图1 图2
在首次来到阿那亚勘场期间,杉户洋敏锐地发现了散落在园区各处的“色彩片段”,例如被遗忘在沙滩上的荧光色玩具沙铲【图1】、阿那亚礼堂顶部透过彩色玻璃的阳光【图2】、店铺橱窗里的橙色亚克力灯箱【图3】,以及穿着各色半透明防晒服的路人。这些细碎的画面在杉户洋脑海中挥之不去,所以他此次参展作品的构思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些印象片段的启发,他也有意在作品中加入了荧光色元素。
图3
图片致谢艺术家杉户洋
空间结合:制造一明一暗两个空间
杉户洋起初想利用展厅现有结构,将2号展厅的两个空间分别构建为“水平”和“垂直”主题,但在与策展团队几轮头脑风暴后决定更改方案为“自然光”与“人造光”这组概念。因为他的工作室本身就有一明一暗两个部分,他会不断地把绘画在明暗两个空间反复观看,以确定最后的颜色。他希望通过明与暗,以材质、尺寸与正负形的游戏创造出一系列对照关系,引导我们对简单事物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引发我们对光、色彩、明暗、空间、比例、构图和观看等一系列绘画中的基本因素进行微妙而深入的思考。
展览呈现:一位绘画艺术家的展览,却没有一副绘画
杉户洋的创作核心是绘画,他认为自己对其他媒材的尝试都是为了创作更好的绘画而产生的。为呼应这次展览的主题,艺术家在展厅中“重现”了自己的工作室场景。通过对其创作语汇中的红薯、柠檬和纸箱等标志性元素进行富有节奏的排布,他将整个空间转化为一件作品。并且选择不展示任何一件“完成”的作品,他说:“这样的话会‘毁了’这个展览。”所以转而展示一系列他所搜集的材料、制作的模型以及他绘画实践的过程性产物。
杉户洋常借助纸箱等材料在三维空间中设计画面以创作二维作品,墙上的一组纸箱作为工具和过程性产出物,是对其工作室创作过程最好的注解。
在地融入
除了在作品中融入艺术家在阿那亚所观察到的色彩,两件模拟了海浪形态的玻璃雕塑,也呼应着阿那亚所在的环境。两件雕塑均由艺术家一刀一刀刻出。艺术家还在秦皇岛本地的夜市上发现了首次来阿那亚时在沙滩上看到的同款沙铲,并将其纳入了展览。
杉户洋在现场创作和布展的过程中会不断整理和清洁空间,连垃圾都被他整理得井井有条。
奥拉湾·阿伦让
展览构思:文字作为进入异域的入口
奥拉湾·阿伦让的勘场之行是她第一次来中国。对她来说,文字往往是感知自己所处环境的重要标志。她对四处充斥的汉字充满兴趣,虽然完全不懂文字含义,但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目之所及的汉字帮助她迅速意识到自己身处何地,汉字也因为含义的缺失而在她眼中化作充满美感的形式和图案。因此在首次中国之行后,她开始构想与“语言/文字”有关的作品。尽管最初的想法并不明确,但在与策展团队沟通并得到鼓励后,她决定尝试创作从未涉及过的大型雕塑作品。
最终奥拉湾·阿伦让选择了一组象征着我们的身体及其所处环境中重要元素的汉字,包括“目”“身”“土”以及部首“亻”等,将它们延展、折叠为一组“家具”作品,它们也共同构成了艺术家想象中可以被“折叠”起来的流动工作室。
展览呈现:语言可以作为形式,图案也可以作为语言
除了受到语言文字的启发,奥拉湾·阿伦让的作品一直与身体和学习等主题紧密相关。回到柏林后,不仅因为这次展览的契机,也出于对中文的兴趣,她开始通过泰语教材自学中文,并在亚洲超市收集了一些免费的中文报纸。最终,在《缩放》这组作品中呈现出的不仅是来源于汉字形象的雕塑,桌上陈列的素描本、泥塑,以及用报纸剪贴的文字拼贴作品都体现了她长期以来创作中的核心线索。
秦畅
展览构思:把阿姆斯特丹带到阿那亚,并产生呼应
在阿姆斯特丹驻留的两年间,秦畅对拟态、景观的人造性以及对乡野的浪漫化想象等概念充满兴趣,并已经通过一系列材料和作品来探索这些概念,例如对充气障碍物(公司团建和校园运动会等集体活动中的充气道具)等现成品的使用和转化。这次她把这些材料及概念延展到阿那亚,试图与这个巨大的人造景观产生呼应(阿那亚本身就是公司团建等集体活动的目的地)。
在地融入:
驻留期间,秦畅去到了阿那亚的各个仓库和周边的商铺搜集材料,她在紧邻阿那亚的一家五金店发现了一系列农具和劳动工具,并将它们融入了作品。这不仅与她所关心的“乡野”概念产生了联系,也带出了阿那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特征及对比。在从北京前往阿那亚的高速公路上,秦畅看到许多运货卡车盖着旧的很漂亮的篷布,也想办法从闲鱼的本地卖家手上收集了一批旧篷布融入了作品。
埃尔文·塞内
展览构思:巴黎是他的工作室
塞内擅长从街道上寻获废弃材料,同时采集神秘又抽象的声音进行混合,将这些城市碎片转化为雕塑和声光信号并互相连接。看似简单的作品布局实则模拟出了艺术家想象中的城市生态,被遗弃的物品得以通过加密语言彼此交流、重获新生。塞内刻意将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进行并置和混淆,试图探索文化和沟通中的随机性,邀请观者聚焦于被遗忘的城市底层景象。
空间结合:想象中的地下城市
除了雕塑装置作品外,埃尔文·塞内基于展厅空间用防水布创建了一个“黑帐篷”,使用深色的滤光玻璃膜贴在窗户和射灯上,改变了整个空间的氛围,并在5展厅的墙面上增加了极具个人特点的视觉元素,将展厅打造为一个他想象中的“地下城市网络”。如同让-吕克·戈达尔在电影《阿尔法城》中虚构出的未来都市,这座具有赛博朋克气质的城市仿佛是巴黎的平行世界。
合作的过程中,你会感到埃尔文·塞内是一个非常有坚定内心想法的艺术家,他的方案从始至终都是保持一致、没有多少改动的。方案中唯一的“变量”是在国内制作的“黑帐篷”,一次策展会上聊到这件作品的质感和呈现形式,他一时也没有找到最理想的参考图片,但会议结束后没过几分钟,他就发来了一封邮件,附上了他刚刚出门后恰巧遇到的建筑,而覆盖在上面的防水布材料就是他想象中的作品效果。这件小事也从侧面呼应了他从巴黎街道获取灵感的创作方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