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一贫农家的女儿。
原本给地主家当使唤丫头,却成为了地主婆。
育有一儿子,被毛主席称为“大王”。
唯一孙子是核潜艇之父。
她的名字叫周凤。
一个并不为人所知的名字。
01
周凤出生于广东海丰,她的父母都是贫苦农民,因为家里无钱养活她,就将她卖给地主家当使唤丫头。
17岁那年,周凤也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被地主彭辛看中,纳为妾。
虽然此时的她已晋级为地主婆,但因为娘家也没有什么权势,又是丫鬟出身,她在家里的地位非常低,仍要做许多家务。
此时的彭家在海陆丰还算不上豪门大户,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地主。
周凤勤劳,且有商业眼光,在她的经营下,彭家开起了榨油坊,逐渐发达,在海陆丰成了数一数二的富豪。
周凤也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得到彭家人的尊敬。
在周凤的经营下,彭家成为了拥有1500多名佃户的大地主家庭,每年仅佃户上交的粮食就达8万千克。
图|周凤
自下有钱人都喜欢囤固定资产,彭家发达后,购置的房产达到了60多间,也有几百亩水面的鱼塘,同时开杂货店、鱼行、木材商店。
周凤更是为彭家生下了一个聪慧的儿子彭湃,七岁就能一字无差的背出古文名篇。
彭老太爷非常喜爱这个孙儿,还特别叮嘱周凤:此儿是我家里的千里驹,须善加教养,今天彭家的兴旺发达将与此孙儿有关。
周凤更是母凭子贵,担负着彭家兴旺发达的任务。
在周凤的督促下,彭湃熟读了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农民领袖黄履开仓济民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塑造了彭湃的价值观。
11岁那年,小彭湃跟着管家下乡收租,看到面黄肌瘦的孩子,因为饥饿吃树叶和番薯叶,肚子鼓胀得像个大圆球。孩子的母亲没有衣服穿,穿着麻袋片遮羞,管家还在追着收租。
图|彭湃故居
小彭湃当时的心跟针扎一样,他立即制止了管家:不要收租了。
可贵的是,小彭湃的行为并没有受到母亲周凤的批评,母亲还称赞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从此,小彭湃的心里也种下了一颗善良和正义的种子。
02
1917年,也就是彭湃21岁那年,他想要去日本留学,母亲也是极力支持。
在日本彭湃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他考入了早稻田大学。
尽管学习成绩优异,他在日本也没少受欺凌。
当五四运动的风吹到东京时,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举行了国耻纪念集会。
彭湃也参加了这次集会,结果被日警打得头破血流。
他悲愤的在一块白布上,用手上的血写下“勿忘国耻”四个大字,寄回了家乡海丰。
图|彭湃
在留学期间,他开始攻读变革社会和经济制度,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开始认识到:富者良田万顷,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样的贫富差距,阶级的悬殊的经济制度是不合理的,要想中国强大,必须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四年后,彭湃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他回到了广州海陆丰老家。
回来后,凭借着丰厚的经济资源,和留学镀金经历,彭湃就被任命为海丰劝学所长,相当于教育局长的职位,他整顿教育,发展农村教育,增办女子学校,改善教师待遇,革新教材。
四里八乡的人看到彭家的小洋楼里,彭湃穿着白色西装玉树临风的样子,纷纷议论:彭家要比以前更发达了。
正当教育局长的职位做得深入人心时,彭湃开始脱掉了白色西装,穿上了破衣烂衫,跑到田间地头找农民交流。
交流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聚集农民演讲,跟农民说:种田亏本,地主剥削是不对的,甚至启发他们团结起来跟地主斗争,分田地。
没问题吧,作为地主的儿子,竟然联合佃户来打倒地主,分田地。
这个被他的祖爷爷寄予厚望,继承发扬祖业的孙子,竟然是这样“败家的”。
图|彭湃宣传革命的雕像
四里八乡的人再次看到彭湃,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彭家的少爷从日本留学回来后,疯了。
甚至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带着果品来探望这位彭少爷。
彭湃却大笑着说:这样的疯子越多,中国越好。
亲戚朋友最后都摇着头走了,仿佛彭湃已经”疯“得无可救药。
作为彭湃的母亲,本来被寄予厚望的儿子,突然变成”败家子“,更是受到亲戚朋友的质疑。
03
起初,面对彭湃的变化,周凤也是一头雾水,她也不明白,儿子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
于是,彭湃每次召集农民演讲的时候,她也去听。
1922年11月的一天,秋收已过,海陆丰的天气也开始转凉,彭湃召集农民又开始演讲,他要将剥削制度为何应该被废除,为何种田亏本。
一场演讲之后,群情激愤,农民们渴望不再受地主的剥削,可以自己当家作主。
图|周凤与儿子儿媳
当然,人群中也有各种质疑的声音:站着说话不腰疼,说了半天他不也是地主少爷吗。
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演讲进行到最后,彭湃烧掉了自家的地契,将田地分给了佃户,并且宣布,他们家的佃户再也不用向彭家交粮交租。
当佃户们听到有了自己的田产,喜极而泣,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面对儿子的”疯傻“,周凤非但没有阻止,还将自己的手饰和积蓄拿出来,支持儿子”败家“。
彭湃在海陆丰成立了农会,农会成员达1万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成员达1万的农会,因此,彭湃也被毛泽东称为”农民大王“。
彭湃给农民干了好事,却动了地主阶级的奶酪,海陆丰的地主阶级联合起来,将彭湃视为仇敌。
并且,地主阶级联合成立了武装,袭击农会,导致农会解散。
彭湃辗转到香港,结识了周恩来,又参加了南昌起义等革命活动。
后来,因为叛徒白鑫告密,彭湃被捕且被杀害,牺牲时年仅33岁。
继彭湃牺牲后,周凤再次将另外的两个儿子彭汉垣,彭述,以及儿媳蔡素屏和许玉馨,长孙彭陆送上了战场。
彭家一门出了六位革命烈士,周凤也被毛泽东接见,并称她为”革命母亲“。
儿子彭湃遇难后,孙子彭士禄还被抓去坐了几年的牢,在革命人士的保护下,彭士禄出狱,并由周凤抚养。
爱子牺牲,彭士禄成了周凤的命根子,周凤虽然识字不多,但在儿子彭湃的影响下,她知道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她带着彭士禄到了香港,并将彭士禄送进了学校。
在香港,他一边照顾孙子,一边掩护革命同志。
新中国成立后,她连续当选为海丰县人大代表。86岁高龄时,她仍然关心着家乡的建设,海丰修建水库时,她送家里的600斤蕃薯慰问民工。为了使海丰银瓶矿场顺利开采,她带头迁移自家祖坟。
后来,她唯一幸存的孙儿彭士禄也成为了我国核潜艇之父。
我为什么要写下这篇文章呢?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亦或是将来;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对女性而言,是一门必修课。
周凤就能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她虽为地主婆,但并没有活成附庸。她最大的发挥自己的潜力,无论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中,都发挥着自己积极的角色。
虽然她倍受失去至亲的痛苦煎熬,但是她明白,她在做一件对的事,一件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而努力的伟大事业。
她应该被知道,应该被记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