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Pexels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常常有朋友说,想尝试心理咨询,但又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怎么做,真的能帮到自己和家人吗?
我们试着回答一些有关心理咨询和青少年选择心理咨询师的常见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和启发。
心理咨询值得做吗?
很多人觉得心理咨询太贵了,动辄几百上千。真的能起到效果吗?这个钱如果去旅游、健身、按摩是不是一样也能起到调节情绪的效果?
我们说有效的心理咨询一定是值得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想到心理咨询前,往往已经想过其他各种各样的办法了, 比如找朋友聊,或去旅游,或者运动,但都没办法有效的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支持了。
心理咨询是在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的专业关系下,咨询师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咨询技术协助来访者改变。咨询师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这个空间在其他的场合很难得到的,比如你找朋友聊天,朋友可能会基于自己的经历安慰你,或者因为维护你而失去中立。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可以自由安全的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从没发现的可能有问题的关系模式、态度信念、压抑的情感和未处理的创伤等等,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来访者每天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
心理咨询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帮助来访者更清晰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重新习得爱自己的能力,使人格得到修复,完善和成长。这当然是一笔值得的投资。
心理咨询的过程是怎样的?
总的来说,有咨询的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和修通与结束阶段。
咨询前2-4次,是评估和建立关系阶段,咨询师会询问关于你的各方面信息,也欢迎你自由的分享任何关于你的故事给咨询师,这都有助于咨询师了解你。你也可以在这几次感受和判断对方是否适合做你的心理咨询师,特别期待坦率直言任何感受和想法,这也是咨询师了解你的途径,如果沟通后还是觉得不适合,那么请相信你的感觉。咨询师也会评估你的状况,判断是否是心理咨询的范畴以及能否胜任。如果顺利,会确定咨询关系,签订知情同意书,商定咨询目标,开始咨询。
在咨询的中间阶段,咨询师会依据自己所认同的理论流派和技术进行干预。咨询的时间依来访者的问题严重程度,咨询目标以及来访者的努力配合程度而不同,一般来讲,短程咨询在12次-20次左右,针对近期的情绪困扰或特定问题。长程咨询在半年以上,改变长期不适的个性及行为模式,一年或几年也比较常见。
在咨询的修通和结束阶段,会回顾咨询的成果 ,来访者表达对咨询和咨询师的各种感受和想法,以及处理在结束阶段出现的分离焦虑,短程咨询一般一到两次可以处理完成,长程咨询会需要更长时间。
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挑选心理咨询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学历及受训背景、执业资质、咨询经验等基本条件。
渡过每年对咨询师资质进行审查,凡入驻渡过平台的咨询师,均符合资质。 一般来说,执业时间长、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定价会比较高,不过这种关联并非绝对,结合自己的经济水平以及实际需求,选择你愿意承受的价位即可。
除此之外,也要考虑咨询师与自己的适配性 ,可通过咨询师简介、擅长的流派与擅长解决的心理问题领域进行选择。
开始咨询后,建议先与咨询师工作三次左右,感受咨询师是否能倾听,理解自己,和咨询师在一起能否放松袒露内心而不被评判。 建议不要一次咨询后就更换咨询师,任何对咨询师的疑问或不满都可以和咨询师坦率沟通,这会是咨询师进一步了解你的机会。 如果沟通后仍然觉得不合适,不妨相信你的感觉,寻找下一位心仪的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的价格越贵越好吗?
心理咨询不是价格越贵越好,而是越匹配越好。 来访者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师。诚然价格越高的咨询师往往意味着TA的咨询经验更丰富,工作年限更长,是价格低的咨询师也有TA独特的擅长和特点。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常常是在督导监督下进行的,哪怕经验不够丰富的咨询师也有督导的协助。所以在选择咨询师的时候先考察其专业资质,如果资质都符合,具备专业性,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兴趣偏好,甚至是眼缘来选择咨询师了。
心理咨询一般要做多久才能帮我解决问题?
一般情况下,每次心理咨询的时间为50分钟,基本频率为一周一次,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来访者的需要,有时也会一周二次或三次。在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协商下,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咨询时间的调整。
短期的困扰,可通过8-12次左右的咨询初步解决,如果是长期、严重的困扰,就需要更长时间 ,依据你和咨询师共同讨论的咨询目标而定。
心理咨询不能直接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答案,而是“授人以渔”,当你接受心理咨询,获得人格的完善、成长后,就可以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并能更加妥善地解决各项难题。
孩子不愿意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首先要了解孩子不愿意背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孩子愿意和家长说的话,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做咨询。
一种可能是因为孩子过去有过心理咨询的经验,TA感觉不好。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先共情孩子觉得不好的感受,理解他不愿意再次感觉到不舒服的心情,之后再鼓励TA去尝试,因为寻找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有时候也不是一次就能够成功的。多尝试几次总可以遇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还有可能是孩子觉得心理咨询没有帮助。这有几种可能,一种是孩子对心理咨询的期待比较高,希望很快就能解决问题,但心理咨询不是一两次能解决问题的。这时候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心理咨询,降低期待。心理咨询是一个逐渐深入,共同合作的过程,需要孩子的配合和努力。
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目前没有求助的动机,TA可能觉得自己没有问题,或者TA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自己的问题。这个时候家长只要说清楚心理咨询的意义就好了,至于选不选择是孩子自己的事。 如果没有准备好,那只能继续等待时机。
这时给家长的建议是家长本人可以先来咨询 ,举一个例子,有位咨询师曾经接待过一个家庭,孩子不愿意做咨询,家长先来做咨询,和家长做了40次咨询左右,孩子也愿意来做咨询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潜移默化的发生了改变,更能理解,共情接纳孩子了。这个家长也告诉孩子自己一直在做心理咨询,没想到突然有一天孩子就愿意做心理咨询了。所以最后想说的是,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做心理咨询,甚至孩子都不愿意跟家长多说什么,那就说明亲子沟通已经到冰点了,这个时候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己,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家长可以更好的理解接纳自己,了解和孩子沟通的困难在哪里。父母先成长起来,才能更好的带动孩子成长
我看渡过还有陪伴者,请问心理咨询和陪伴有什么区别?
首先心理咨询和陪伴都是助人工作,它们的区别体现在助人的方式和深度有所不同。 心理咨询主要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采用一对一个体或团体咨询的形式,根据理论流派的不同,工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大部分都是谈话疗法,也有音乐、绘画、舞蹈等表达性艺术疗法,还有沙盘游戏,催眠疗法等。
心理咨询需要在专业的设置下进行,比如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咨询,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不能有双重关系,心理咨询是保密的。这些设置起到了保障作用,确保心理咨询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和来访者进行内心深入的探讨。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都是经过专业的理论学习,不断的培训督导,在实践中打磨成长起来的。
陪伴服务是渡过首创的心理服务体系 ,陪伴者大部分有过心理困扰的亲身经历或者家属有相关经历,他们有自身克服困难走出心理痛苦、或者陪伴家人走出心理痛苦的经验。 陪伴者把经验分享出来,引领还在痛苦中的人走向光明。除此之外,他们也掌握了一定的倾听共情和来访者沟通的技能,让来访者感到被理解,被接纳,被支持。
陪伴的方式多样,可以是一对一谈话,也可以是陪伴就医,或者一起运动,有助于来访者疗愈的方式都可以尝试。陪伴者更像是一个良师益友,用他们的人格魅力,经验知识带动和影响来访者。相比之下,陪伴者不需要掌握特别专业深入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和来访者没有那么严格的设置。无论咨询师还是陪伴者,都遵守一些相同的原则,比如保密原则以及和来访者维持恰当的边界。这是助人工作都需要遵守的。
我知道心理咨询有很多流派,怎么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呢?
心理咨询有众多的理论流派,常见的有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取向,情绪聚焦疗法,家庭治疗,存在人本主义疗法,叙事疗法,焦点解决等。 不同疗法是从人的不同角度切入和干预,例如从认知角度,行为角度或者情绪角度; 后现代主义的流派,比如叙事疗法或焦点解决,更看重激发人本有的资源和潜能,各个流派都有优势。 关于心理咨询效果的研究发现,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流派之间虽然存在着一些技术和理念上的差异,却存在着很多共 同因素 ,大多数流派都注重咨访关系的质量,都注重基本咨询技巧,如倾听、澄清、提问,都有一个咨询框架(目标、方法、咨询频率及规则的设定)。
更重要的是选择心理咨询师,好的心理咨询师往往以一种流派为基础,同时学习整合其他流派,根据来访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咨询。无论哪种流派,如果感兴趣都可以尝试,有的人不喜欢认知行为太过结构化和理性,有的人不喜欢精神分析,觉得没有科学依据的无意识,流派的选择也可以凭兴趣和感觉。
选定咨询师后,在过程中体会咨询师是否能够理解,接纳,支持自己,和咨询师在一起有没有希望感,坚持一段时间后有无改善。
对于青少年特别推荐家庭咨询,如果青少年成长的家庭土壤能够有改变,青少年的改变也会更容易一些。
扫描二维码了解渡过心理咨询中心、预约咨询
关注渡过,倾听患者心声,了解精神健康知识,寻找更多帮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