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遗骸身份被查明,开国大将彭德怀得知落泪
1957年夏,在遵义北郊一个小山坡上,浩浩荡荡聚了不少人。在往常,这个叫松子坎的小地方一直都维持着平静普通的氛围,再直白点,这可以算得上是偏僻,所以是绝不会有这么大动静的。但现在放眼望去,这个偏僻的小山坡上站着不少人,像是一次性把来过的、即将来这儿的人一次性给聚了个齐。
不过一看就能看出人群都围成了个半圈,前面的空地被翻了起来,露出了一副被打开的漆黑棺材和里面的一具尸体。很快,从人群里又走出了两个人,他们走到还没完全腐烂的尸骨旁低下头仔细查看辨认。当他们看见那尸骨上残破不堪的衣物,又看见尸体额头和右耳之间的几乎快腐烂得无法辨认的弹孔时,猛然沉默了。
他们的心头在认出这具尸骨身份的瞬间翻涌起了莫大的悲伤,随后是两行热泪从他们的脸上滑落。而跟在这两人身后的众人见状,也明白了眼前的尸骨便是他们已经走访调查数月寻找的邓萍烈士。
几个月前,当时已经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元帅向贵州省的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娄山关战役中曾担任三军团第十二团政委苏振华下达了一则指示,要时任遵义地委书记李苏波帮助调查寻找一位叫邓萍的烈士的骸骨。
遵义市民革主委、政协副主席朱振民和工作人员经过几个月的走访和调查,又根据当年目击了这一过程的村民的指引,他们大致划好了范围。最后,根据彭德怀元帅提供的北郊山坡和黑漆棺材这两条线索,他们终于找到了多年前牺牲长眠于此的邓萍烈士。在最开始站于人群前辨认尸骨身份的便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孔宪权和贵州省军区副政委石新安。
开国元帅彭德怀
身在北京的彭德怀元帅就收到了自遵义发来的急电。当这位开国大将得知工作人员已经找到邓萍烈士的遗骸并便确定了身份,而现在安放着尸骨的新棺木已经被暂时安放在遵义第一中学等待安置时,竟不由得泪流满面。他拿着这封急电,情绪久久没有平复。
熟悉彭德怀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寻找邓萍烈士的尸骨是彭德怀元帅惦念牵挂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心事。而现在这桩心事了却,彭德怀元帅也能稍稍松口气了。
邓萍遗骸在遵义城北松子坎被找到时的情景
邓彭二人军中相识相知,并肩作战
邓萍
1908年,邓萍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从小就目睹亲历了资本对他们这些普通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在学习上,邓萍表现得非常聪颖,成绩也十分优异。在中学时代,邓萍受到了恽代英和吴玉章等人的影响,开始对产生了革命思想并且对革命工作也生出向往。因而在1926年底,快十九岁的邓萍凭借相当优秀的成绩考上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在军校的学习期间,邓萍的军事思想和实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而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言而无信,先后清剿共产党,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这件事使得邓萍更加坚定自己追随共产党的意愿,并于同年从学校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27年秋,邓萍被派遣到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工作,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邓萍结识了时第一团营长的彭德怀。过了一阵,邓萍接到命令,和彭德怀、张荣生等人建立了第一团党支部。邓萍担任支部书记,而彭德怀则被升任为第一团团长,两人的深厚情谊就此开始。
1928年7月,邓萍、彭德怀又和滕代远一起组织参加了平江起义,在这场起义邓萍等人里还起着十分重要的领导作用。在当时,邓萍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参谋长、中共红五军军委书记等要职。而起义成功后,这支起义部队被改编成为了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被任命为红五军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邓萍则担任红五军参谋长。
同年冬季,彭德怀和邓萍率领部队撤出了平江县成,转而迁徙至湖南井冈山,与当时朱德和毛泽东所率领的红四军会师,继而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双方结合当下局势和红军力量分布细细考量后,最终决定由朱德和毛泽东带领红四军前往赣南地区发展作战,而滕代远、彭德怀和邓萍率领红五军继续留守井冈山,保卫革命根据地。
就在红四军撤出井冈山后不久,敌人很快反应过来,并迅速做出作战计划,投入大量兵力准备围剿红五军。当时日军派遣出的兵力保守估计是红五军十倍有余,不可不谓是丧心病狂。
而彭德怀等人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连日连夜商议对策。身为红五军的参谋长,邓萍在会议上飞速制定好了大致的突围策略:
“敌人的军力太多,我们不能硬碰硬,只能突围,之后再从长计议。当下我们可以从湘敌、赣敌结合部突围,那里防守相较薄弱。我们一定要注意集中兵力,趁敌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及时撕开突围口,不然拖到敌人增援,我们只会是困兽之斗。同时前面突围的部队要始终拖住敌人,同时抽派兵力继续冲向前突围。”
在基本的突围方针和策略制定好后,邓萍又找到彭德怀又和滕代远,向他们提出自己要做前锋的请求。彭德怀当即就急了,不同意邓萍的请求:“你一个参谋长当什么前锋,要也是我来!”邓萍预料到了彭德怀不会轻易答应,便坚决地向彭德怀说明他作为红五军军长身负重任,要保护政委滕代远以及其他伤员成功突围,并继续发展红五军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才能不负朱德和毛泽东的委托。
劝说至此,彭德怀也不再坚持了,只好答应邓萍当前锋的请求,同时也再三叮嘱邓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要时刻记得自己身为红五军参谋长的重要性。
此后红五军按照部署进行突围,邓萍作为前锋,始终拼杀在前,为红五军的突围撤退取得了宝贵的时机,从而成功突出敌人的重重包围。之后红五军又转战兴国、于都等地,并且都取得了胜利。
但在于都作战时,邓萍却不幸身负枪伤,暂时不能跟着大部队继续转移,而是需要在于都进行休养。彭德怀十分担心邓萍的安危,留下一些人照顾保护邓萍,此外他还找到当地的党组织负责人,请他们务必要照料养伤的邓萍。由此足以看出彭德怀对邓萍有多么看重,这份战友情又有多么深厚。
邓萍英勇牺牲,彭德怀痛失战友
1935年1月9日,红军第一次占领遵义,并在这里召开了后来被世人认为是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
同年2月,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军团必须要在月底前重新占领遵义,在敌人发觉我方目的前调动敌人南返。于是红军第二次攻占遵义的战争正式打响。2月24日,时任红三军军长的彭德怀、红三军参谋长邓萍以及红三军政委杨尚昆率军从四川南部紧急行军,前往攻占遵义的重要关隘——娄山关。
但当红三军匆匆赶到娄山关时,却才发现这里已经被黔系军阀王家烈占领了。面对这样的局势,政委杨尚昆表示无论如何一定要先攻下娄山关,不能破坏红军的整体作战计划。面对这样的要求,彭德怀和邓萍对行军作战做下了具体的战略部署:红三军十一团在一开始从娄山关左翼迂回到山后方切断敌军撤退的路线;然后十团、十三团再分别从正面和右翼进攻。
在这样的战略部署下,红军将士们情绪高涨,奋勇杀敌,不到两个小时便攻下了遵义的第一关卡娄山关,把红旗插到了娄山关的最高峰。随后,红三军在董公寺、高坪、大桥等地击溃黔军第六、第十五、第九团的拦阻;又在遵义城西北的石子铺等地,又将黔军第一、第五、第八团击溃,一路痛击敌军直至遵义城外。
而当时遵义被湘江河分成了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新城位于河东一侧,没有防御的城墙;而旧城则是位于河西一侧,有内外两座城墙做防御。为了尽快攻下遵义,邓萍向军长彭德怀提出了要跟随一直行军作战冲在前锋的十一团的请求。而彭德怀在和邓萍并肩作战七八年后,对他的指挥作战能力十分信任,提醒对方小心之后便点头答应了。
1月27日傍晚,邓萍和第11团政委张爱萍、第11团参谋长兰国清带着部队来到了老城外的一处地方驻扎下来。之后三人趁着夜色的掩护匍匐前进,最后停下隐蔽在距离湘江河五十米开外的一处土坡的草丛里——他们想要趁此机会摸清遵义老城外的作战地形和敌人的行军安排以利于己方的战略部署。
此外为了探查遵义老城内具体情况,邓萍还安排了一个营的兵力借着夜色掩护,试探能否悄悄渡过湘江河去往老城区,更加接近老城区城墙的墙角。
当时敌军为了防止红军趁夜偷袭和探查,时不时就有人向湘江河岸边和小土坡的草丛里开枪。而彼时邓萍正拿着望远镜观察三营的动作,这时从自己身后绕来一个红军,并向张爱萍报告道:“报告政委,我是三营的通讯员,我们营有人爬进了老城,但发现里面的城墙有两座,现在他们又出来了。所以营长想问您下一步的指示是什么?”
“叫你们营长不要撤退,守在那里。”说话的是邓萍,他迅速下令道,而张爱萍点头让那通讯员赶紧回去报信。到这里,众人都明白了邓萍接下来的安排,他是想连夜翻过城墙偷袭敌军,打对方个措手不及。
那通讯员领了命令,急忙撤退了。邓萍回头继续观察敌军动作,边看边跟张爱萍说:“情况紧急,明天增援遵义的敌人可能就会赶到……”邓萍的话没能完整地说完,一颗从敌方方向而来的子弹就直接击中了他的额头,穿颅而过。
张爱萍没听见接下来的话,一转头却看见邓萍满脸是血地倒在了自己的右臂上,刺眼的鲜血溅满了自己的衣袖和衣襟。而当他扶起倒在自己身上的邓萍时,才发现对方已经没有了呼吸。原来是那个通讯员来询问接下来的指令时暴露了邓萍等人所在的方位,而敌人在察觉后一阵扫射,邓萍不幸中弹,永远倒在了这个他还没能指挥完地战场上。
张爱萍和兰国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都懵了,反应过来后立即拖着邓萍的尸体撤出了小山坡。之后,红三军总部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人是张爱萍。他对彭德怀悲痛诉说了邓萍同志牺牲的经过,而电话那头听完后沉默了一阵,随后是彭德怀撕心裂肺的一声。
当彭德怀在当晚见到邓萍的遗体时,早已经是泪流满面。他揭开盖在自己老朋友身上的白布,默默注视一阵后又用自己的布巾擦去了对方脸上的血污,低头默哀。随后他对张爱萍说到:“给参谋长换身新军装,如果没有,到总供给部去领,就说是我说的。”
长征结束时的彭德怀
当晚,彭德怀率领军队全力攻城,而部队沉浸在邓萍参谋长牺牲的悲伤气氛里,又化悲伤为力量为参谋长报仇,打出了前所未有的气势和攻击。敌人很快就溃不成军,四下逃窜。红军成功占领遵义,取得这一仗的胜利。
而当时为了避免敌军找到邓萍烈士的遗骸,加上战事紧张,红三军并没有来得及好好安葬邓萍烈士,只匆匆买了一副漆黑的棺材将他葬在遵义北郊的一处小山坡上。这也正是后来人们寻找邓萍烈士遗体十分困难的原因。
二十多年过去,彭德怀元帅从未忘记过这个已经永久沉睡在遵义城外的老战友,没忘记他在平江起义的光彩熠熠,没忘记他在井冈山的舍生忘死,没忘记他在遵义的牺牲。这是老一辈革命战士的深厚友谊,也是他们为革命英勇奉献不畏牺牲的宝贵精神。
1959年清明节,遵义举行邓萍遗骸迁墓仪式
张爱萍亲笔题写的“邓平同志之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