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3月6日,我国早期共产党领导人之一林育英去世。
面对着林育英同志的遗体,毛泽东等人无不潸然泪下。彼时,万余人汇聚在林育英同志的葬礼上,回忆着林育英同志为我党,为我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林育英同志
在之后林育英同志的出殡仪式上,毛主席心中感慨万千,他对其他中共高层领导人说:“林育英同志是一位好同志,他为党和革命做出了许多贡献,如今他去世了,我的心中十分难过,我想,其他同志们的内心也是如此,因此,为了表达我们对林育英同志的尊敬与怀念,我提议,林育英同志的灵柩,由我们几个人来抬!”这便是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为他人执绋抬棺。
毛主席为其执绋抬棺
毛主席亲自为林育英同志写了一副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能让毛主席亲自为其抬棺的人一定不是普通人,而在坊间的讨论中,林育英同志更是有着极高的威望,甚至有人说:“如果建国后林育英同志还健在,那么一定会是十大元帅之一!”
那么,林育英到底是谁呢?为什么会让毛主席和其他中共高层领导人为其执绋抬棺?又为什么会在民间有着如此高的声望呢?
书中的林育英同志
“黄冈三杰”:林育英、林育南、林育蓉
聊起湖北的“黄冈三杰”,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氏三兄弟”,这三人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兄弟三人,皆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且都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林家三兄弟
林育英出生于1897年2月25日,是湖北黄冈人,林育英的家庭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贫困的家庭,虽然家里操持着祖传的手工染织业,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实在是无法保障家人的生活,所以,在林育英13岁那年,家里终于无法供应他上学的开支了,林育英也不得不选择中断自己的读书生涯,转而与父亲共同操持家里的事务。
林育英有个族弟,名为林育南。与林育英不同,林育南接收到了更高更好的教育,也较早地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了解到林育英虽已辍学,但仍渴望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林育南将其与恽代英介绍相识,1922年,林育英在族弟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林育南同志
彼时,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急需社会各界有为青年的支持,林育英等人的加入,无疑帮助中国共产党壮大了力量。在之后的工人运动中,林育英则完全由一个稚嫩的青年,蜕变成一个成熟的共产党员,并成为工人运动中的骨干分子。
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前几年间,林育英专注于领导开展工人运动,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可革命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1923年七月,为了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唤醒更多的同胞,为工农者争取更多的权益,林育英等人领导京汉铁路工人群体举行大罢工,将全国范围内的工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京汉铁路工人运动油画
时任北洋政府直系军阀长官的吴佩孚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残忍地向自己的同胞们举起了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在“二七”惨案中,许多英勇无比的共产党员惨遭杀害,而那些被杀害的工人们,更是数不胜数。而冲在工人运动第一线的林育英,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二七”惨案
后来,林育英被派往莫斯科学习,在莫斯科,他学习了许多革命精神,也通过在莫斯科所参加的一些会议中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正如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所说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学成后,林育英在共产国际的协助下返回了中国,返回了延安,将从远东地区学到的知识与精神带回了星火之地。
这期间,林育英的名字也在日寇中广为传播,日军也多次下令悬赏追杀林育英,但都未成功,林育英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一次又一次躲过日军的追杀。
早期日本军队
林育英还有另一个弟弟,那便是“林氏三兄弟”中最小的那一位,林育蓉,即后来大名鼎鼎的林彪林老总,虽然彼时的林彪只是一个刚出茅庐的年轻人,但在之后的中国革命中,他也会接过两位兄长所传承下来的火把,将星星之火燃遍整个中华大地。
林育蓉(林彪)
南下还是北上?团结了红军的林育英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队伍曾几次面临极大的危险,所幸的是最后都化险为夷了,但是聊起最为危险的一次,当属是在长征途中关于南下还是北上的选择,这次事件后,面对着产生分歧的红军队伍,林育英凭一己之力再次力挽狂澜,重新团结了面临分裂危险的红军队伍。
建国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向毛主席提问
“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埃德加·斯诺与毛主席
毛主席的回答是,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的时候。当时红军内部有着很大的分歧,如果不妥当处理,那么将会极为危险。
1935年6月,红一军队与红四军队在懋功成功会师,在欢庆过后,一个现实的问题浮出水面。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呢?
懋功会师
红一军队和红四军队决定在第二天在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在会议上,周恩来首先明确了会议目的,是解决在什么地方创造新苏区的问题。最终在两支军队领导人的激烈讨论下,决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张国焘提出的南下方案,另一个是毛主席提出的北上方案。
后来,张国焘与毛主席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张国焘不赞同北上,认为南下攻打四川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于是他决定与毛主席分道扬镳,自己带领着军队南下打四川。
毛主席与张国焘
1936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上,中共高层干部在就张国焘事件上做出了重要决定,即否定张国焘的决策。为了使该决策顺利进展,林育英同志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多次致电张国焘,为张国焘强调北上的意义和重要性。
此后不久,毛主席率领军队北上,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过草地,尽管过程中牺牲了不少红军指战员,但还是为中国革命保存下来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而率军南下的张国焘,刚开始打了一系列胜仗,可最终在百丈关吃了败仗,导致前功尽弃。
百丈关战役油画
至此,张国焘终于接受了林育英等人的建议,开始率军北上。
可以说,在这次事件中,林育英不仅团结了红军,避免其发生分裂,也为红军保留下来了许多有生力量,避免其造成更大的伤亡。
就连张国焘在自己的回忆录里也说道,他本人极为看重林育英同志。
改变了党史的林育英
1935年年底,从远东地区回来的林育英不敢耽误片刻时间,他带着刚刚从莫斯科学来的知识和会议传达的精神,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延安。
彼时的中国红军,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纵深中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进行着长期的斗智斗勇。尽管在大约一年前,红军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定了军队的指挥权,成立了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为主的新的“三人团”,但这仅仅是解决了军队的军事指挥问题,而其它问题,譬如政治问题和生活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遵义会议油画
而林育英这次回来,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在长征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红军队伍的生存问题。彼时的红军大都聚集在陕北地带,虽然凭借着指挥团过人的智慧,能够在深山老林中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周旋,使其无法捕捉到红军队伍的具体位置,但是抛开这些,如何自力更生则显得相当棘手。
陕北位于黄河高原地区,土地十分贫瘠,当地的农民自己都无法保障生活,这么庞大的红军队伍,该如何是好呢?
毛主席在延安
其实,就算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那便是面对各方势力的“围剿”,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彼时在陕西地区,有着各种不同的势力盘踞在周围,其中不仅有杨虎城的第十七军,张学良的“东北军”,还有井岳秀、高桂滋这样的当地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力量加起来,大概有三十万左右的人数,但是彼时的红军只有三万左右,连他们的十分之一甚至都没有达到。
毛主席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而这句话,正是林育英这次从莫斯科带回来的会议精神。
林育英与堂弟
针对彼时红军队伍所面临的问题,根据林育英同志的建议,红军队伍于1935年12月17日召开了对后来红军发展、党的发展影响极大的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会议传达了莫斯科会议的精神,并根据其精神制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而这些决议,在日后也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简而言之,就是在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联合所有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在延安,通过对林育英同志在会议上的论述的学习和了解,毛主席和周总理开始秘密联合一些抗日力量,争取扩大抗日力量,争取一致对外,而不是与蒋介石一样专注于内战。
一年后,出生于东北的张学良将军北共产党人的这种精神所打动,后来,张学良与周总理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在谈话过程中,周总理对张学良进行了盛情的款待,同时,张学良也被共产党人的真诚与爱国情怀所打动。
于是,从苏区回去的张学良联系拥有着同样想法的杨虎城将军,决定逼蒋抗日,于是便发生了后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至此,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正式形成。
而这些成就,绝对离不开林育英同志在瓦窑堡会议中所阐述的会议精神,所以,甚至可以说是从莫斯科回来的林育英同志改变了党,改变了中国革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林育英同志在自己有限的一生里,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数不清的贡献,同时,他的精神也鼓舞着许多人,其堂弟林彪也是在他的影响下参与中国革命,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
所以,当1942年林育英同志去世时,毛主席才会为其执绋抬棺,坊间才会讨论说:“若建国后林育英同志仍健在,必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
林育英同志
参考资料:
中国军网:张浩 - 英烈纪念堂 - 中国军网 (81.cn)
{中}汪幸福 《林家三兄弟》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中}王树增 《长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