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22日傍晚7时,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突然发表了一次广播电视讲话,声称美国将对古巴实行“海上隔离”,并要求苏联拆除在古巴部署的一切进攻性武器。

语气之肯定、强烈前所未有,瞬间引起了全世界对这件事情的注意和警惕。

有确切的资料证明,在这次广播电视讲话之前,美国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军事动员:25万名陆军、一千多架飞机以及9万名海军陆战队员及空降兵已经进入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入侵古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迪

古巴虽然与美国无法抗衡,却也不是可以任由美国捏一把的“软柿子”。在肯尼迪讲话之后,古巴“国父”卡斯特罗同样发出了战斗动员令。

很快,27万名古巴正规军和15万民兵都被动员了起来,军用卡车源源不断开赴沿海前线。美国与古巴之间的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状态。

这是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的景象,尽管当事双方是美国和古巴,实际上古巴背后站着的是当时世界上的另一个庞然大物——苏联。

在冷战的特殊背景下,赫鲁晓夫看中了古巴的地理位置——它距离美国只有140海里,这意味着很多武器都能够发挥出威力。因而,赫鲁晓夫多次向古巴提出了在当地部署导弹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鲁晓夫

在比较弱小的国家驻军以及部署武器,对于大国来说是拓宽自己的领地、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最好方式。

对于小国来说,是快速加强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保卫国防安全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直到今天大国在小国境内部署武器的做法仍然很常见,有些国家将之视为“双赢”。

1958年的时候,苏联同样对中国提出了军事方面相关的要求:想要在中国华南地区建立长波电台,由中苏共同承担费用。

建立这样的长波电台,相当于把我国军事安全的一部分拱手让人,因而尽管当时中苏之间有着深度密切的技术合作,毛主席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要求。

中苏之间的关系因此出现了巨大的裂痕,以至于苏联在古巴秘密部署导弹一事,中国当时竟然一无所知。

但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份子,中国政府和毛主席在美国对古巴的封锁令刚一出时就严肃表态:“坚决支持古巴革命,团结一致,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战争和侵略政策斗争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在古巴导弹危机的一开始,苏联与中国的立场还是一致的,因而两国相安无事。

美国方面则摆出来了核大战的气势:肯尼迪在23日签署了《禁止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公告,宣布拦截一切可能前往古巴的船舰并勒令这些船只听候美国检查。

此外,美国调动了180艘舰船,其中包括8艘航母在内,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升空、核潜艇出海,全美进入了核备战状态。

苏联政府不甘示弱地做出了反应。一方面,他指责美国的封锁是“海盗行为”,正在“朝着热核战争走去”,表示如果美国发动战争,苏联将“进行最猛烈的回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赫鲁晓夫判断,美国只是虚张声势,不可能真的进攻古巴。于是苏联搭载武器的船只急需向古巴前进,并带领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武装力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然而,赫鲁晓夫很快就“怂”了,因为他看到了美国不只是说说而已。10月26日,当进入美国“隔离区”的苏联船只被拦截下来的时候,赫鲁晓夫改变了主意,让这些船只掉头返航,并迅速致电美国总统肯尼迪,希望能够共同探寻解决危机的可行方案。

即便是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后开口的人才占据着主动权,国际社会更是如此。苏联主动向美国寻求解决方案,也就意味着苏联才是要妥协的一方。

这令古巴人民十分愤怒。当美国从10月24日开始正式实行军事封锁的时候,古巴的几大报纸都没有畏惧美国的宣言,而是在头版上刊登:“封锁,我们顶住它!直接入侵,我们打退它!”“反击入侵,我们必胜!”这样的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巴国父:菲德尔·卡斯特罗

苏联方面先退却,不利于古巴的士气动员,更是把古巴摆到了一个非常被动的地位上。

对此事保持高度关注的中国也注意到了苏联船只掉头这一动向。当时的中国正在展开对印自卫反击作战,苏联这一次的态度也十分暧昧。

在战前大多数共产主义国家以及大部分国家的共产主义政党都公开表达了对中国的支持时,苏联媒体只报道了此事而没有任何的态度和立场。苏联方面暧昧的立场同样引起了中国的注意。

在中国看来,虽然中苏两国的合作在1960年时基本就终止了——当年苏联片面撤走专家、撕毁协定,废除了所有的科技协定。

但在对外,特别是面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的时候,中苏两国显然应该要粘在一起的。但苏联方面多次将中国拉入“争霸”轨道失败、多次试图控制中国内政失败后显然有恼羞成怒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撤走专家

双方在舆论场上的争执发生在苏联单方面和美国签订条约之后。10月24日,赫鲁晓夫提出了“举行最高级会议”的建议,相当于态度软化了一些。

肯尼迪则丝毫没有退缩,他在25日强调苏联必须撤出在古巴的进攻型武器。在会见苏联大使时,美国官员甚至威胁道:“总统最多还能克制两天。”

面对这样的威胁,赫鲁晓夫一退再退。他先是委托联合国代理秘书长吴丹通报肯尼迪:“苏联政府已经命令驶向古巴的船只不进入拦截区”,26日又给肯尼迪发了一封私函,其中保证苏联不会继续向古巴运送和布置导弹,同意将古巴已有的苏式导弹撤出和销毁。

他提出的条件是美国解除封锁,并同意不入侵古巴。这封信件措辞混乱,最后一页没有盖章,甚至是由苏联外交部直接送到美国大使馆的,可见写成之匆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秘书长吴丹

谈判的时候最忌讳露出自己的慌张,更忌讳暴露自己的底牌。苏联一下子把能退的余地都退了出来,任何一个政客都不会放弃继续逼迫苏联、逼迫赫鲁晓夫让出更多利益的机会。

果不其然,27日肯尼迪的复信中,提出了苏联要在联合国的监视下从古巴撤走进攻性武器、保证不再将武器送进古巴的要求。

美司法部长转交这封信的时候,威胁道:如果美国不能在24小时内得到苏联保证,就将在10月30日采取军事行动。

谁也不知道赫鲁晓夫在想什么,但他在揽信后连夜回复表示同意。占了大便宜的美国此时心情相当不错,肯尼迪也连夜发表了声明,称赞赫鲁晓夫的“政治家风度”。

在国家博弈之间退避了不止三舍,只得到了一次虚伪的称赞,到底是谁赢了大家的心中都有一杆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美苏两国此次达成交易全部是密信和密件,对此一无所知的古巴人民正在积极备战之中。在前线阵地、港口、工厂、学校的古巴人民全都斗志昂扬,他们踊跃献血、组织“支前队伍”。

工厂的年轻人们前往了前线,已经退休的老工人自愿回到车间坚持生产。直到10月28日,肯尼迪的声明通告了全世界,古巴人民才知道苏联在完全没有与古巴商量的前提下,做了损害古巴利益的决定。

中国自然也对古巴导弹危机保持了高度关注,并在第一时间得知了美苏两国之间的交易完全未经古巴同意的内幕。卡斯特罗愤怒之下,决定发表一项声明来阐述古巴的立场。

在这项声明公开发表之前,副本就被提前交给了新华社驻古巴记者,并告知新华社可以提前发表该声明。

在发表这一声明之前,在苏联向美国妥协的当日,《人民日报》就发表了《全世界人民动员起来,支援古巴人民,粉碎美国战争挑衅一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巴国父:菲德尔·卡斯特罗

这篇文章经过毛主席的多次修改,最后措辞极为严厉,同时表达了对苏联和美国的不满:对美国的战争挑衅“感到无比愤慨”的同时“坚决支持古巴人民的斗争”。

这一表态与苏联方面的态度大不相同,从而引起了苏联方面的强烈不满,因为当时苏联已经明确向美国表示了妥协,中国这一态度与苏联背道而驰。

正在抗争的古巴人民则十分感激,在古巴的大报纸上写道:“曾经在朝鲜教训过美国人的毛泽东主席表态全力支持古巴。”

经过吴丹劝说后,卡斯特罗虽然同意了撤走导弹,但依然坚持拒绝联合国观察员进入古巴,并对美国提出了五个条件:停止经济制裁;停止一切颠覆活动,停止海盗袭击;停止侵犯古巴领空领海;彻查关塔那摩基地,并将它归还给古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这五个条件的提出既切中时事,又是古巴多年的切身之痛,特别是颠覆活动和关塔那摩基地。

1903年,美国通过“租借”的方式将古巴的关塔那摩湾作为自己的海军基地,在这里建立了军营、监狱、电影院、教堂甚至风力发电站等多个设施,俨然将自己当作是关塔那摩的主人。

自从古巴社会主义政权推翻原本的独裁政权后,就不再承认所谓的“租借”。时至如今,关塔那摩基地仍没有被古巴要回来。

应该说,这些条件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提出来都是非常正当的,对于饱受美国欺凌的古巴来说,借此机会提出条件也是应当的。

然而正因为这五个条件看起来十分“硬气”,与苏联的表态同样十分不一样,引起了赫鲁晓夫的惊叹:“难道是毛泽东给他撑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对“五个条件”嗤之以鼻,或许是因为他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境,不明白古巴人民心中所想。

不过曾经同样被列强欺侮的中国人民则有着强烈的同理心。在抗日战争后期,美国苏联擅自签订《雅尔塔协议》,以允许外蒙古独立为代价换取苏联出兵东北;巴黎和会上,日本在山东的权益被如数转交给德国。

中国人深知强国博弈之中弱国要吞下多少苦果,如今被两个大国擅自决定命运的古巴,恰如当年的中国。

然而赫鲁晓夫却公开痛斥“五个条件”,改谈美国的“和平诚意”。

在这件事情上,毛主席对赫鲁晓夫的不坚定和近乎“投降”的妥协同样嗤之以鼻。10月31日,毛主席圈阅的社论《保卫古巴革命》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在其中阐述得清清楚楚:反对美帝国主义,坚决支持古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文使用排比的方式,使用了多个“坚决”来表达中国人民反美帝国主义的决心和对古巴人民的支持,毛主席提出的警惕更是切中要害。

朝鲜战争的谈判陆陆续续谈了两年,期间多次反复,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从那时开始,毛主席就深刻认识到了帝国主义的“两面三刀”,深知他们并不是重视承诺的国家和民族。

尽管苏联方面一直对“五个条件”表达反对意见,毛主席还是表达了坚决的支持:“古巴人民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 完全有理由要求美国停止一切侵犯古巴主权的罪恶行为, 拒绝一切侵犯古巴主权的无理要求。”

这样强硬的措辞,在中国外交历史上也是少见的,足见毛主席和中国人民支持古巴人民立场之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中国用于表达与苏联完全不同的观点,这种不服苏联“管教”的行为,让当时身为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苏联十分不舒服,中苏之间的局势因此愈加紧张。在苏联的示意下,欧洲各国的共产党基本都对中国发出了指责。

特别是在1962年冬天,欧洲共产党相继召开党代表大会的时候,由保加利亚共产党开始,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攻击达到了最高峰。

他们指责中国反对苏联“明智的妥协”,实际上是犯了所谓“冒险主义”的错误,目的是“把全世界拖入热核战争。”

对此,人民日报再次发表了一篇经过毛主席本人批复的文章,题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我们共同的敌人》。

其中清楚地阐述了中国的立场:“要维护世界和平, 要实现和平共处, 要和缓国际紧张局势, 必须发动人民群众同美帝国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篇文章中,中国不点名批评了赫鲁晓夫的“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即与毛主席所提倡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完全相反的“战略上不敢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轻率鲁莽”,从而导致:“在战略上犯投降主义的错误,在战术上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这番话精辟地概括了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角色。一方面,他在战略上被美国的核动员所威慑,生怕陷入热核战争之中,忽略了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期待,无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率先挑起热核战争。

另一方面,他又盲目猜测美国不敢拦截苏联船只,从而冒令苏联船只继续前进;被拦截后又匆忙“投降”,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代价。

这篇文章同时尽显毛主席“嬉笑怒骂”的风格,在其中辛辣讽刺道:“一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各国革命人民, 从来没有被帝国主义手里的核武器所吓倒, 而放弃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字句之间毫无侮辱性文字,然而又实实在在痛斥了赫鲁晓夫犯了“投降主义”错误,被美国的核武器吓到,放弃了“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而且在并未知会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国家的情况下,擅自“拿核武器作赌注”。

毛主席对赫鲁晓夫最辛辣的批评,还应当是这句话:“可是, 有一些人恰恰颠倒过来了。他们同帝国主义就那样‘迎合’、‘彼此让步’;而对兄弟党和兄弟国家却是这样誓不两立。”

这句话直指赫鲁晓夫的问题,对美国匆忙妥协,甚至连外交信函的措辞都没有仔细斟酌,在美国得寸进尺提出更过分的条件时,只顾解决眼下的问题,匆忙“连夜同意”,以至于被对手发声称赞“具有政治家的风度”。

然而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古巴,苏联的态度都过于强硬。在中苏出现裂痕的时候没有做出弥补的努力,直接撕掉合约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鲁晓夫

当初要求在古巴部署武器的时候表现得十分强势,如今要撤走又代替古巴同意。对待自己的队友反而不如对待敌人和善,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更多展现出来的是“欺软怕硬”。

美国真的有那么无所畏惧,可以为此打上一场热核战争吗?当然不是。在美国获知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第一时间,肯尼迪小组就在直接的空中打击和封锁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后来做出了封锁这一相对温和的决定。

即便在10月27日这一天,美国的一架U-2高空侦察机被萨姆导弹击中,导致机毁人亡,美军鹰派已经提出了空中打击和入侵的时间表时,肯尼迪依然在犹豫这一事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这些足以说明,肯尼迪政府对于爆发一场热核战争也是持悲观态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U-2高空侦察机

在肯尼迪复信赫鲁晓夫的当夜,根据已经解密的白宫档案,白宫上下其实处于悲观、沮丧的气氛之中,人们很害怕赫鲁晓夫的回应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而让美国死去千千万万的人。

这是过去十几年中,美国和苏联对峙的过程中都在尽力避免的,也是全世界的人民都害怕发生的。

古巴导弹危机是人类距离热核战争最近的一次危机。作为当时世界的“两极”,美苏两国领导人始终都被对方的核储备以及核能力震慑着,不愿意冒热核战争的巨大危险。

赫鲁晓夫将导弹运到古巴是作为一种“遏制手段”,以求到达和美国的均势——美国在土耳其布置的基地完全可以到达俄罗斯本土。

正因俄罗斯在古巴布置导弹的行为太过机密,才导致了美国人高估了这些导弹的威力——当时美国情报部门估计,苏联在古巴部署的核武器威力相当于苏联洲际弹道导弹总能量的一半,在发射的几分钟之后就会死掉八千万的美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巴

这一估计实际上是不完全准确的,但在当时也来不及确认,因而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一番警惕。也是因为对导弹量的估计过大,肯尼迪政府实际上在处理危机的时候也采用了比较谨慎的态度。

不过显然,赫鲁晓夫显得比肯尼迪更加“理智”,这也就导致最后看起来美国几乎毫发无损,却成功让摆在自己家门口的核武器离开了自己。

这样的一个局面的造成,赫鲁晓夫要负主要责任。他指示欧洲共产党人攻击中国的行为,更是让人不齿。

毛主席亲自审定修改了反击当时火上浇油的意大利共产党主席的《陶里亚蒂同志同我们的分歧》一文,痛斥:“这是对中国的最恶毒、最卑鄙的诬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鲁晓夫

然而,再强大的语言、再猛烈的批驳实际上都无法阻止事实的发生。在几乎没有满足古巴的“五项要求”的情况下,苏联撤走了古巴的导弹,甚至允许美国对离开古巴的苏联船只进行了屈辱的“国际视察”,这是连古巴都没有同意美国对自己进行的事情。

1963年1月3日,美苏两国同时致信吴丹,要求安理会不再讨论导弹危机一事。

古巴导弹危机度过了,各个国家在其中无论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苏联都无法否认自己的形象在其中遭受了重大打击。

而中国也在其中更加意识到了独立自主政策的重要性。尽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国几乎同时面临了美苏两国的封锁,我们还是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从而拥有了坐在平等的地位上谈话的能力。

回看历史,我们永远会看到,没有什么比自己强大更稳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