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为家乡做点事,却被当做犯罪嫌疑人对待。”
这是一位企业家,在带人去贵州“天眼”开会时,遭到一系列诸如换单间,被警方围住等“针对”行为后,9月8日在微博上发的感慨。
这件事真的是针对他一人?“天眼”景区为何要对游客进行严格限制?
事件始末
这名大吐苦水的企业家姓姜,为北京某公司的董事,曾经被评为“海归十大创业人物”中的一位,也算小有名气。
姜老板生在贵州,跟中国的“天眼”是老乡。
他似乎很爱自己的家乡,声称带着400个老板到贵州的“天眼景区开战略峰会”,这将为家乡带来几十万的收益。
可就在到“天眼”景区的第一个晚上,他就被强制要求更换房间,房间都是两星期前就提前预定好的,就这么换给别人,实在气不过。
到了晚上,他带着这群老板到外面介绍贵州的“风土人情”时,忽然有一群民警围了过来,说要进行检查工作。
之后准备在修文阳明洞开展的研讨会,也因为没有备案,被当地宣传部门制止。
这一整套下来,让这位企业家感到了满满的恶意,将心头的怨气诉诸微博,没想到成了备受关注的热点事件。
为了证实他说的真假,有记者专门跑到了贵州“天眼”景区,对景区、酒店管理人员,以及民警进行了核实。
景区管理人员给的回复是,最近没有对外开展过任何活动,并且晚上要进入景区核心区域,需要向国家天文台报备。
姜老板这一群人所谓的战略峰会,似乎是单方面的,并没有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至于所谓“换单间”是真是假,酒店的工作人员都不太了解这件事,唯一能确定的是,酒店确实承接了姜老板的战略峰会活动。
至于有民警将姜老板等人围住,并不涉及任何针对行为,大晚上一群人在这里东摇西逛,换做是谁,哪怕是已经在当地报备,民警都会上前问询一二。
显然,从走访得知,现实并不是像姜某所发,自己有意为家乡做贡献,却遭到了种种阻拦。
实际上,“天眼”景区的管理历来严格,游客进入不让开车,不让带电子设备,民警对这群大老板不过例行检查,并非故意针对。
或许是姜老板不了解其中利害关系,才会闹出这场乌龙。
这也不禁让人产生好奇,为何别的景区都能随便拍照打卡,而“天眼”景区却进行严格管控呢?
天眼为何这样严格
2019年,经过修订的《贵州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保护办法》正式颁布实施。
按照办法规定,“天眼”电磁宁静区核心区内,禁止使用一切电子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入“天眼”台址,否则罚款20万元。
这里的宁静区,是以“天眼”台址,方圆30公里的区域,其中按距离远近做了细分,离台址5公里为核心区,5-10公里为中间区,10-30公里为边远区。
进入到核心区内,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必须上交,所有的车子不得驶入。
此外,如果有单位要在“天眼”景区开展活动,需要进行严格审批,确定相关活动不会对“天眼”造成影响后,才能进行。
姜老板的活动,显然是漏了这一步,理所当然认为为家乡做“贡献”,就可以随意举办活动。
景区之所以出台一系列严格规定,是为了防止“天眼”的工作受到影响。
“天眼”主要靠电磁波进行观测,相机、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会发出电磁波,带着这些设备进入“天眼”景区,如同带着脏东西进手术室。
除了电子设备,汽车的火花塞,同样会产生电磁波,这也是为何“天眼”景区不允许车子进入的原因。
实在不想走路的游客,有景区专门改造的观光车,这些车经过特殊手段处理,不会对“天眼”观测造成影响。
除了避免电磁波影响外,对来往游客进行严格把关,还与“天眼”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关。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天眼”还保持着世界最大单口径设点望远镜的地位,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宇宙中的射电信号,观测宇宙天体,探索地外文明等。
寻找宇宙中的脉冲星,是天眼其中一个重要目标。
脉冲星是旋转着的中子星,它会不断发出电磁脉冲,因此得名。
因为它们能发出稳定的脉冲信号,可以通过这些信号,准确测量它与其他天体的位置,进而可以探测到影藏的黑洞,以及地外文明。
每一颗脉冲星的脉冲都很特殊,人类可以利用这些脉冲星做标记,进而构建出“宇宙坐标”。
此外,观察脉冲星,还能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研究恒星的演化、研究等离子体物理和星际介质。
总之,研究脉冲星,就是打开了一道探究宇宙的大门。
当世人都只能抬头仰望宇宙,因为看到的一样,没有谁嫉妒谁的眼睛。
可我国的“天眼”却看到了他国无法看到的东西,这难免引起他国警惕。
为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曾多次发文痛批我国的“天眼”会为地球招致灾难,希望能限制和禁止。
有的人则是抹黑我国的“天眼”,发文称中国耗资2.6亿美元建造的“天眼”,变成了一个垃圾堆。
为了使这句话有信服力,在下面配上了一张照片,乍一看确实是脏乱不堪的天眼,可实际上,这张照片是美国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
这座天文台在2020年12月坍塌,这张照片就是抓拍到了当时坍塌的画面。
阿雷西博天文台也算是一世英豪,在还没有塌陷,天眼未出之前,它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设点望远镜。
只叹世间风云变幻,当初的霸主,如今却成了用以污蔑的替身。
为何要制造天眼
很多人没想明白,观察宇宙,制造望得更远的天文望远镜就行,为何要跑去深山,建这么一大口“锅”?
我们要看宇宙,不能只靠眼睛,因为人的眼睛有很多弱项,其中一个,必须有光。
可宇宙里的很多物质,并不能发出肉眼可见的光,这这时就得利用一起,取捕捉这些不可见的光。
1932年,一位名为卡尔·央斯基的天文学家,首次利用雷达天线接受到了宇宙天体的信号,自此,一门全新的学科——射电天文学诞生了。
天体都会发出一些信号,这些信号经负责反射后会聚拢在一起,变成电信号,利用仪器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这就是射电天文学最质朴的原理。
在天文学上,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有研究,传承至今,天文学家编纂的天文历法已经有100多种,发明的天文仪器也不少。
可到了近代,“天朝上国”的思想一封闭,我国在逆水行舟中逐步倒退,在天文学等各种学科上,赶不上西方国家。
当年想用射电望远镜,就得看洋人的脸色。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的射电望远镜,可直径只有25米,与美国直径350米的Arecibo射电望远镜,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不过,当时的Arecibo射电望远镜虽是当时最强,却有许多的缺点,会损失一定的信号,观测的角度也被严格限制。
为此,我国南仁东等科学家,立志要做出一个比Arecibo射电望远镜看得更远的望远镜,设计直径高达500米,有个巨大抛物面。
整体来看,这台设点望远镜像是一口“锅”,这就是我国的“天眼”,全称“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名“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
想要建成这样一台望远镜,首先得找一个能放下一口“大锅”,并且不受电子产品干扰的地方。
建造团队精挑细选,最终选择了贵州黔南州平塘的这座山,这里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有暗流,能将雨水带走,不会出现积水问题。
另外,喀斯特地下比较稳固,非常适合建造“天眼”。
选址完成,科学家利用最新的柔性并联机器人,使馈源接收机的高精度高空运动。
“天眼”从1994年开始建设,到2016年建设完成。
如今我们所看见的这口“大锅”,实际上上是由4450个反射面板组成,这些面板上面布满小孔,这样雨天不积水,晴天不堆灰,光线也能透过这些小孔,找到里面。
在这口“锅”共有7套接收系统,覆盖率70兆到3G赫兹的宇宙信号,最常用的是6号接收机,迄今为止已经观测到了900多颗脉冲星。
为什么要建造天眼,这就是答案,人类不甘一辈子困在地球,就要用另外一双“眼”,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