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3岁的张申府在京病逝,当他的名字和生平以讣告的形式,登载在《人民日报》上时,大众才得知这位“党的老朋友”。

张申府的人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他出生在河北献县的一个富农兼官僚家庭。祖父是当地十分知名的富农,父亲张濂是晚清进士,还曾任翰林院编修。

自幼在书香门第长大的张申府,很小就被父亲送入私塾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为此他的古文功底十分深厚。

张濂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张申府13岁时被送入中西结合学校顺天学堂。期间,他学到了数学、英文和科学等现代化课程,对人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申府是一个天生的读书人,在校期间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为此,在他21岁那年考入了北大哲学系,两个月后又转到了数学系。

关于张申府转系的原因,其实与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罗素有很大关系。他十分痴迷罗素的解析哲学,还将罗素的自由和平学说研究得十分透彻。

彼时,张申府还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但已经成为了当时社会中,率先研究罗素的第一人。

在校期间,张申府十分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和德语,堪称一位不可多得的学霸级人才。

后来,张申府留在预科部教授逻辑学和数学。期间,他结识了两位足以改变后续人生的重要人物。

即北大图书馆的馆长李大钊,以及时任北大文科学长的陈独秀。在二人的熏陶下,张申府逐渐走上了一条革命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张申府经李大钊先生推荐,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助教一职,成为了他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正是这段巧合的人生经历,让张申府和担任图书馆助理员的毛泽东,成为了“上下级”关系。

多年之后,毛泽东提及张申府时曾笑着说:“他可是我的‘顶头上司’啊!”在我党建立之前,他曾和李大钊、张国焘一起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28岁的张申府成为了建党元老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党的早期发展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国焘是经由张申府介绍加入我党,后来他还成为了周总理和朱老总的入党介绍人。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张申府,绝对是党内举足轻重的元老。

1925年,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共产国际建议我党和国民党合作。蔡和森对此举双手赞同,但张申府却坚决抵制国共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申府认为必须要保证党的独立性,绝不能依附于其他组织。而且,他极为反对党内成员,听从于共产国际的做法,这种和主流意见相左的观点遭到了批评。

蔡和森甚至对张申府说:“你的观点真的很幼稚”,最终张申府因政见不合退党。此后,党史中鲜有关于他的记载。

退党之后的张申府一直籍籍无名,即便他之前曾参与黄埔军校的筹建,后来还成为了民盟的主要领导,但终其一生都默默无闻。

晚年时期的张申府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还是在周总理的安排下,才先后在黄化门大街5号和北大图书馆宿舍居住。

后来,张申府曾坦言他一生有两件最后悔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年轻时因为一时冲动而退党;第二件事情则是因发表错误文章被民盟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