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国之道·G219|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压茬接力,在日喀则写下一个个沪藏同心的援藏故事
这是中国最长的国道——G219,从新疆喀纳斯到广西东兴,沿中国边境绵延1万公里,名副其实的战略要道。
75年来,无数人在这里用血肉身躯,构筑起守护国土完整、守护边境安宁的钢铁长城。今天,沿边开放的新语境下,世代坚守的国门,也在更好地“开”。
“治国必治边”,今年6月至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先后前往西藏、新疆、广西、云南四省区,沿着219国道一路寻访,领悟这几个字的深意。
在这条公认的“国之大道”上,我们读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也看到开放合作、睦邻友好。这背后,正是一个大国的强盛之道。
今年8月1日,一则好消息在上海人的朋友圈中广为传播:接下来一段时间,日喀则珠峰景区将向上海市民免费开放。
日喀则市委、市政府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过去30年,上海市持续对口支援日喀则,一批批上海援藏干部人才响应党中央号召,踏上西藏这片热土,为推动日喀则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各项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今年6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沿219国道采访时,拜访了位于日喀则市的上海援藏指挥部。在那里,记者获知了更多援藏干部与西藏的感人故事,沪藏两地的深情厚谊。
持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1994年7月20日,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拉开了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序幕。次年5月17日,上海首批援藏干部踏上了赴藏的万里征程,之后,上海对口支援范围逐渐扩大到日喀则全域。
“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委、市政府先后选派了10批次903名援藏干部人才。截至2023年底,上海共安排援藏资金68.9亿元,实施了2115个援藏项目。今年计划安排资金4.75亿元,实施项目80个。”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组长、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彭一浩说。
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压茬接力,在日喀则写下一个个沪藏同心的援藏故事。亚东县庞达村是一个上海对口援建的边境小康示范村,在上海方面的大力支持下,99户近452名群众从海拔4630米的山上搬迁到庞达,开启了新的生活。
如今的庞达村,山间绿荫蒙蒙,溪水潺潺而下,可谓美景如画。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观赏边境小镇美景,体验独特的民俗风情。除了旅游业,庞达高原无公害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还种植了萝卜、西葫芦、上海青、西红柿、南瓜等20余种蔬菜,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问题,生活有奔头,守边更有劲。
彭一浩说,上海援藏始终按照“中央要求、西藏所需、上海所能”的原则,以“文旅先导、三产融合、乡村振兴、智慧赋能”为工作思路,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条件,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本地的自我“造血”能力,持续为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依托进博会、藏博会、五五购物节、珠峰文化旅游节等重要活动,上海援藏积极开展主题招商,举办外贸企业圆桌会、意向企业午茶会,对接“头部”企业、“明星”企业。中核集团、京能集团、卓阳科技、日出东方等企业投资的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洛子科技、奢派科技等一批供氧供暖企业已经在日喀则经开区落户。
提供医疗、教育全方位援助
“和30年前相比,我们现在不仅关注经济建设,还要做好‘组团式’教育援藏、医疗援藏,积极探索数字援藏、金融援藏、科技援藏、生态援藏等新形态。”上海援藏干部、日喀则市人大副秘书长吴凯铭说。
今年7月8日,第九届西藏自治区医学珠峰主论坛和消化、院感、护理分论坛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开幕。论坛透露,从上海“带土移植”的576项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已在当地落地生根,其中263项由日喀则当地医生完全掌握,89项新技术填补了西藏自治区的空白。
自第四批援藏工作开始,日喀则人民医院成为上海援藏医疗工作队的重点之一。在上海的帮助下,2017年11月日喀则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当地干部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上海援藏团队带动萨迦县医院创成二甲医院,帮带江孜县医院创建三乙医院,亚东县医院创成二甲医院。
截至目前,上海已经选派了九批次190名医疗专家进藏参加“组团式”援藏工作,不仅支援当地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还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实现了医疗帮扶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突破。
1995年,上海援藏针对当地资源短缺、办学条件差、校舍缺口大的情况,聚焦基础教育,将“希望工程”作为重点项目建设,投入1620.1万元,集中全力解决当地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难题,促进基础教育普及工作。
2004年始,上海市将目光投向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建设,第四批、第五批和第六批援藏干部接力奋斗,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分别创建了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成为西藏唯一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第八批至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又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大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及对口5个县的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修缮升级,积极开展社团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推进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并引入素质教育新理念。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杨浦民星中学副校长陈远磊曾为拉孜县积极引进上海优质教育、文化资源,并为藏区的孩子打造“梦想教室”。回到上海后,他依然挂念着许许多多未走出过日喀则的孩子们:“希望更多西藏孩子能来到上海,看看不一样的城市,这将会给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带来重要影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