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人民大会堂基本竣工,工人们邀请毛主席去视察,毛主席在万里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大会堂,刚进来就被天花板这葵花向阳灯吸引,看着这“满天繁星”,毛主席问“这是谁设计的?”工人说:“这是按照咱们周总理的指示。”得知是周总理,毛主席满意地点点头。
原来,当开始设计人民大会堂的天花板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效果,周总理看到了一盏千篇一律的大灯后,觉得,咱们这大的会场,如果安一个传统大灯,让人觉得十分压抑,能不能设计一个站在海边那种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师绞尽脑汁,最后决定在巨大的五角星灯周围,散射出70道光芒线和40个葵花瓣,四周纵横密布着500个满天星灯。一环接一环,就像是如众星捧月,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
周总理看到这个设计后,觉得非常满意,但是光有灯不行,还要把会场也设计成这种一环接一环的感觉,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超级气派的穹顶式结构,让人走进人民大会堂,感觉到气派和威武,庄严!
毛主席和周总理不愧是惺惺相惜的战友,这样的设计基本上都想到一块去了。
其实,建造人民大会堂非常不容易,用现在的技术估计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造出来。
1956年的一天,彭真神色郑重,手里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改造意见,亲自前往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在那个庄重的场合里,彭真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毛主席微微颔首,认真倾听着。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当时就决定在天安门周围建造一系列宏伟的建筑,为即将到来的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盖起一座能容纳一万人的万人大礼堂,并且要求天安门广场要能够容纳100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10月,天安门广场热火朝天地进入了扩建工程。在众多建筑中,十大建筑之一的人民大会堂显得格外重要。规划中,大会堂顶高45米,净高33米。周恩来总理目光坚定,严肃地说道:“大会堂的寿命起码要比故宫长,不能少于350年。”
大会堂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最高部分达到46.5米,占地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规模之宏大甚至超过了明清时期经营数百年的紫禁城。资料记载中,在这场浩大的工程里,铺设照明的电缆长达670公里,安装的电梯有43部之多。
1958年10月28日,工程正式开工。建筑工地上,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不停,大家干劲十足。设计师们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在图纸上认真比划。施工人员们挥洒着汗水,齐心协力地劳作着。从开工的那一刻起,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一团火,誓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伟大的任务。
终于,在1959年9月,人民大会堂正式竣工,仅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这充分展现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我国最优秀的建筑学家们也参与其中,他们或专注地审视图纸,或在施工现场指导施工,为工程的顺利进行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前前后后共有3万多人参与了施工,而义务劳动的人更是多达30万人。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会堂建好后,却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一开始,它被叫做人民宫。毛主席与众人围坐在一起,认真地讨论着这个重要建筑的名字。毛主席微微眯着眼睛,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我们做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看就叫人民大会堂吧,这个建筑也属于人民。”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至此,这个宏伟的建筑终于有了自己响亮的名字。
时至今日,人民大会堂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它是中国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