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两岸近代史学界著名学者第一次合作撰写的中国近代史,论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展示了自1980年以来近代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自2016年出版后,该书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第十一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重要奖项。此外,在“豆瓣读书”网站上,“晚清卷”为8.5分,“民国卷”则是8.3分。就历史类套书来说,表现不俗。
本次推出该书的典藏版,第一、二卷为原晚清卷的上、下册,第三、四卷为原民国卷的上、下册。
再版序一
王建朗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面世不觉已经八年,为了满足学界与社会需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决定再版此书。
回顾该书编写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回顾该书出版以后的社会反响,我有一种庆幸,有一份欣慰。庆幸的是,我们赶上了一个两岸学术交流的好时代。《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聚集了两岸优秀的近代史研究者,是两岸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两岸学术成就的结晶。该书展现了两岸近代史研究的前沿成果,展现了两岸学界在诸多问题上的学术共识。该书面世八年来,两岸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术交流受到了较大影响。我们庆幸,在那个过去了的时代,我们抓住了机遇。两岸合编中国近代史,是两岸近代史学界的创举,在两岸学术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感到欣慰的是,《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出版后,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和好评。该书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第十一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等重要奖项。在许多高校,该书被作为近代史教学的重要辅导教材。我在一些高校参加学术活动时,为该书签字是常常出现的场景。八年来,近代史研究继续向前发展,该书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被证明是站得住的、客观的和理智的研究。故而,此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再版,主要做的是一些技术上的调整。另外,在形式上有所改动,新版第一、二卷为原晚清卷的上、下册,第三、四卷为原民国卷的上、下册。
近代史是一段已经过去的历史,它的屈辱和荣耀,它的挫折或前进,它的抉择与结局,皆已固化,谁也无法改变。但近代史研究却是一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常言常新的研究,人们可以在持续不断的研究中日益深化对这一历史时段的认识。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世界大变局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入了解近代史无疑是应对今日变局的重要借鉴。这是因为,近代史上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今天仍在上演,有的是以各种变换了的形式出现,还有的甚至是以极其相似的形式重现。了解近代史,我们可以更为成熟地认识今天的世界,更为理智地面对今天的世界。近代史研究为人们认识过去和今天的世界提供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这是近代史研究的魅力所在,也是近代史研究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编写《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的那段时光,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愉快美好的一页,至今难忘。我想,两岸的参与者都会有同样的感受。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尽管两岸交流现在面临一些困难,但我仍乐观地期待,两岸的学术交流能尽快恢复正常,往日两岸学者共聚一堂切磋学问美好时光得以重现。我相信,这一天终究是要到来的!
2024年7月
再版序二
黄克武
2016年《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代表两岸学者对寻求历史共识的努力。这个合作计划的出现有两个重要的背景。第一个背景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北与北京两个近代史研究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当时台北的近代史研究所每年邀请两位北京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同仁到台北访问两周;此外,也多次邀请大陆学者来台开会。与此同时,北京近代史研究所则不定期邀请台北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到北京访问或参加会议,我们每年也有两三位同仁到北京近代史研究所访问。这样密切的学术交流活动持续了20多年。第二个背景是2008—2016年,马英九先生积极推动两岸交流。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于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会面,将两岸关系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在此气氛之下,双方同意“共享史料、共写史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也得以顺利地在2016年完成出版,并于2021年在台湾推出了繁体字版。
这套书出版之后,颇受读者的好评。在“豆瓣读书”网站上,“晚清卷”获得8.5分,“民国卷”则是8.3分。就大部头的历史类的套书来说,表现不俗。读者多半肯定此书,例如有一位读者认为,“(该书可说是)目前通史系列著作中观点最新、结构最清晰的优秀作品了”,两岸名家合编,采用专题研究样式,“上部是历史主轴,下部是时代诸多面向。总之包含历史变迁与社会结构两大块。……自然是学术界最高水平的呈现”。但由于出自多人之手,有“连贯性不强,前后叙事不一”的缺点。这是十分公允的评论。也有读者注意到,由于该书是两岸学者的合作成果,因而打开了不同的视野,有的“学者的观点和我熟悉的那一套真的很不一样”,“民国卷因为会涉及政治的因素,会产生一点争议,不过这本书确实做到了客观”。我们由衷地感谢读者的支持与肯定,尤其是许多人在仔细阅读之后,坦诚地指出其中的优缺点。这些评论将鼓舞两岸的近代史学者继续努力。
然而,自民进党候选人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的交流受到较大影响,再加上2019年底开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2020年到2023年底,多数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都中止了。此一停滞的状态一直到今天仍未恢复。两岸的历史与文化同根同源,未来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我希望通过此书的再版,能再次思索我们共享的过去,并推进未来两岸历史文化的交流。
2024年7月12 日于南港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8月出版
名家荐语
这部书的特点在于,各章都是每位学者这些年来最素有研究的成果,而且参与的学者是这一代学者中明显有成就的,两岸都是如此。
—— 金冲及
1990 年以后两岸的交流是从中国近现代史开始的,中国近现代史学者大大促进了两岸民众对我们以往共同历史的认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这部书是两岸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交流的部分结晶,它的出版是值得称赞的。
—— 张海鹏
这部书在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公正性四个方面皆有重大推进,尤其在克服史学局限性上有重要突破,在建立史学共识上有重大进步。
—— 杨天石
这部书在两岸学界共享史料、共写史书方面迈出了坚实的、难能可贵的重要一步。我对此相当欣赏。
—— 黄兴涛
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清代通商与外政制度
一 通商与外政制度的概念意义
二 互市:清代的通商制度
三 清代的外政秩序:以通商公文书往来与涉外司法裁判为中心
第二章 十九世纪前期中西关系的演变
一 中西贸易及其体制
二 经济、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三 从对抗走向战争
第三章 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
一 战争的酝酿:茶叶、白银、鸦片
二 战争的进程:占领土地及其他
三 战争的结果:从外到内的变化
第四章 条约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一 条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 条约制度的主要内容:行使“准统治权”的特权制度
三 清政府的认识与应对
四 条约制度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变形
第五章 中华宗藩体系的挫败与转型
一 西方国际法秩序原理的论述
二 东方国际法秩序原理的论述
三 东西国际秩序原理的纠葛
四 宗藩体制的崩解与转型
五 转型后中华国际体系内部的原理矛盾
第六章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败亡
一 太平天国的兴起
二 太平天国与清政府的对峙
三 太平天国的败亡
第七章 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
一 动因与环境
二 推进与成效
三 阻力与困顿
第八章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局
一 咸同交替与派系新局的形成
二 派系之争与政务影响的深化
三 “帝后党争”浮现与派系分合的激化
四 满洲亲贵集团的挣扎与清末派系的残貌
第九章 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
一 甲午战争及其深度影响
二 变法诉求步步升级
三 明定国是急行新政
四 阴影下的困局与悲剧
第十章 义和团运动与二十世纪中国
一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国际国内背景
二 从拳到团:清廷对民间结社的利用
三 义和团转战京津
四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五 《辛丑条约》:中国的低谷与起点
第十一章 十年新政与清朝覆灭
一 清末新政改革纲领的制定
二 1901—1905年的新政改革
三 1906—1908年:政治改革的启动
四 1909—1911年:摄政王载沣主持下的改革
五 新政改革与清朝的覆灭
第十二章 立宪运动与民间宪政诉求
一 立宪派与立宪思潮
二 立宪政团纷起
三 立宪派参与议政
四 国会请愿风潮
五 立宪陷入绝境
第十三章 帝制面临的挑战:新政的制度困境和伦理转换
一 近代权势结构的转变
二 庚子后清廷的失道形象和士人心态
三 自上而下的立宪
四 制度困境下的新政
五 小政府和大政府的紧张
第二卷
第十四章 现代经济的起步:晚清的经济发展
一 贸易发展及其影响
二 工业发展及其影响
三 农业发展及其影响
四 双元经济问题
第十五章 悸动的农村与农民
一 农民的经济生活
二 异军突起的乡村工业
三 发育中的要素市场
第十六章 二十世纪初的收回利权运动
一 收回利权运动的兴起
二 收回利权运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
三 收回利权运动的若干案例
四 收回利权运动的影响、作用及相关问题
第十七章 清季人口与社会
一 清中叶以降的人口统计与估计
二 人口结构及其变迁
第十八章 大变局下的生活世界:洋货流行与生活启蒙
一 洋货初销、流行与普及
二 洋货流行对消费方式的影响
三 洋货符号意义的演变
第十九章 晚清士绅阶层的结构性变动
一 乡土权威:士绅的地位与角色
二 从保甲到团练:晚清士绅地位的变动
三 流动与分化:士绅与晚清社会结构的变动
四 权绅化趋向:士绅与晚清的制度变迁
第二十章 中西学之争:从科举、学校到学堂
一 教育与“教”“育”
二 学堂与学校
三 新学制系统的建立
四 纳科举于学堂
第二十一章 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
一 海防与塞防之争产生的背景
二 海防论者所持观点之分析
三 塞防论者所持观点之分析
四 对塞防与海防论争之评议
第二十二章 “过渡时代”的脉动:晚清思想发展之轨迹
一 传统的内变:从“理与势”到“体与用”
二 进化论与新宇宙观
三 以太、心力与个人崛起
四 经学的解构与建构
五 精神困境与宗教渴望
六 重建政治正当性:权威与权力的冲突
七 “过渡时代”的思想启示
第二十三章 天下、国家与价值重构:启蒙的历程
一 “天下”的破灭
二 国家观念:从身份到契约
第二十四章 族群、文化与国家:晚清的国族想象
一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
二 民族主义下的国族想象
三 黄帝子孙——作为族群共同体的中国
四 保教保国——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中国
五 五族共和——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中国
第二十五章 中国士人与西方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创造与转化
一 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在晚清中国思想界的起步
二 《大英国志》、蒋敦复与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现实意涵
三 “法国例证”的导入与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跃进
四 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意义
第二十六章 译书与西学东渐
一 西学东渐浪潮日涌日激
二 不同传播机构各擅胜场
三 西学传播之反应与影响
第二十七章 晚清台湾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
一 开港后台湾的经济变迁
二 晚清台湾的社会变迁
三 割让前台湾文化的发展
第三卷
第一章 辛亥革命:“低烈度”与大业绩
一 大风暴的偶然与必然
二 革命的情势与理性的革命
三 革命的世界性和现代性
第二章 北洋政治的“乱”与“治”
一 制度建构:根本法的炮制与“法统”之争
二 取舍变化:国会及政党的建构与解构
三 重心失却:北洋军政体系的解构与重建
四 分合诉求:地方与中央的治权之争
第三章 北洋外交的成败
一 北洋时期的外交
二 北洋政府修约交涉与成果
第四章 训政框架下的国民政府
一 训政体制的建立
二 中央制度的演变
三 党政关系的发展
四 从训政到宪政
第五章 国民党的派系与内争
一 国民党派系的结构特点
二 北伐前国民党的地域性
三 党治与派系:继承权的正统之争
四 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的角逐
五 派系党化:蒋介石领袖地位的巩固
第六章 国民革命军的制度与战力
一 黄埔建军
二 军队政治工作
三 最高统帅
四 高级军官
五 中下级军官
六 士兵
七 情报
八 部队训练
九 武器装备与后勤补给
第七章 革命的底层动员: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动员·参与机制
一 群众的号召与动员
二 政治生态环境
三 农运讲习所与特派员机制
四 乡土社会的多元分化与农运的复杂面相
五 血缘与地缘:阻力亦助力
六 乡村权势争夺与斗争性动员
七 从“运动”群众到群众“运动”
第八章 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源流
一 地权的悖论
二 公田问题
三 农民负担与农民生活
四 革命源流的可能解说
第九章 国共分合的背景、经过与原因
一 国共分合的背景
二 早期国民革命的成功之道
三 中共阶级革命的严重挫折
四 抗战中国共两党的再度较量
五 战后国共命运转换的内外因素
六 国共分合的内外动因与结局
第十章 全面抗战前蒋介石与中共、日本之间的三角关系
一 从友变敌
二 反共抚日
三 联共反日
第十一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与中国的局部抗战
二 日本扩大侵略与中国的全面抗战
三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融合
四 战后审判及战后问题的处理
第十二章 战时外交:从苦撑待变到大国擘画
一 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 反轴心国政策的明晰与推动美英援华制日
三 大国地位的争取与确立
四 战后版图的构想与实践
第十三章 汪精卫政权登场与落幕
一 恶邻入侵制造异形组织
二 抗战洪潮中的暗涛
三 汪精卫逆流而行
四 陷“都”重见“国民政府”
五 汪记政权坐困愁城
六 树倒猢狲散
第十四章 国民党统治的衰颓
一 “行宪”引发的政治乱局
二 币改造成的经济崩溃
三 决定性的淮海(徐蚌)会战
第十五章 国民党大陆统治的瓦解及其退台
一 国民党失去大陆的缘由
二 黄金与重要文物迁台
三 撤退来台及重起炉灶
第四卷
第十六章 善后大借款析论:民国财政的奠基与民族主义的激荡
一 借款为立国之本
二 突破网罗的中外攻防
三 现实困境与历史记忆的叠合
四 民族情绪之挑起
五 各有所得的赛局
第十七章 从银元到法币:民国币制演进
一 银元时代的降临:废两改元
二 白银危机与法币制度的建立
三 法币盛极而衰终至崩溃
四 法币制度的历史地位
第十八章 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变迁——以官商互动为中心
一 晚清近代银行业的兴起
二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银行业的发展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银行业的新动向
四 全面抗战时期及战后银行业的国家资本化
第十九章 阶级和职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银行界的政治和经济动态
一 上海银行界研究概论
二 20世纪30年代上海银行业职员阶级的形成
三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投机风气与社会问题
四 上海银行职员的舞弊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 中国共产党对上海银行界的统战
六 1949年后国民党对在港上海银行家的控制
七 国共之争中的上海银行界
第二十章 官僚资本与“官办商行”
一 “官僚资本”溯源
二 官僚资本的产生和发展
三 官僚资本成为众矢之的
四 国家资本抑或官僚资本
五 “官办商行”的个案研究
六 “官办商行”的特点
七 官僚资本研究概论
第二十一章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考察
一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二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议题
三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之评析
第二十二章 党国体制肇建与商民运动之兴衰
一 国民党改组与商民运动的发起
二 商民运动与国共势力的竞争
三 商民运动的发展及其内部问题
四 商民协会被取消与商民运动的中止
第二十三章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一 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二 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及成效
三 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评价
第二十四章 寻找富强之路: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观察
一 近代中国教育的演进
二 传统与西潮:清朝末年的新教育
三 启蒙与救亡:民国初年的新思潮
四 控制与建设:全面抗战前的党化教育
五 坚持与对抗:战时教育及其争论
第二十五章 由“学战”到“思想战”:民国时期的思想与学术
一 由“学战”到“思想战”:“思想界”具有的象征意义
二 书局·报章与大学:思想学术的载体
三 游走于新式传播媒介:读书人的“生意经”
四 政治·思想·学术
五 民国思想与学术流变之余论
第二十六章 信仰与社会:民国时期的宗教变动
一 民国初期的宗教格局
二 从神道设教到信仰自由
三 新思潮与宗教:非宗教运动与非基督教运动
四 政党与宗教
五 宗教自身的变革
六 宗教的社会影响
第二十七章 现代性与民国城市日常生活
一 城市日常生活的现代意义
二 民国市政的近代化
三 民国城市日常消费
四 民国的城市社会问题
五 民国城市的精神世界
第二十八章 民国时期的边海疆交涉
一 辛亥革命与多民族国民国家的认同
二 北京政府维系疆域的艰难努力
三 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动荡与危机
四 雅尔塔密约与战后中国版图的确定
五 中缅边境交涉
六 南海诸岛主权之回归
第二十九章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双重奏——以云南为例
一 云南与中央关系的演进
二 翊赞中央:蔡锷时期(1911—1913)
三 独立竞逐:唐继尧时期(1914—1927)
四 羁縻控制:龙云时期(1928—1945)
五 决裂终结:卢汉时期(1945—1949)
六 云南所见之央地关系的意义
第三十章 祖国去来:日本统治与光复初期台湾人的两岸往来
一 台湾人往来两岸的历史背景
二 殖民体验与祖国想象
三 来去祖国:知识分子的经历与体悟
四 重回祖国怀抱:期待、实践与挫折
参考文献
后记
与羽戈同游湖南(10.1-7),重温衡阳抗战风云,追寻曾国藩、蔡锷遗迹
游学阿拉伯半岛(12.10-19),揭开沙漠之花的神秘面纱
日本游学(11.6-14)|正仓院展、王维《江山雪霁图》、白鹤美术馆90周年纪念展……
漫步巴黎(12·2-9),感受古老都会的现代脉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