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更新事关民生发展,要统筹算好民心账、长远账、整体账。昨天举行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两旧一村"改造工程推进情况的报告。按照"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的要求,"两旧一村"改造实施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报告显示,截至8月底,全市今年旧区改造完成6.7万平方米、2149户;旧住房成套改造完成21.17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5.29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已认定8个项目。

"两旧一村"改造涉及范围广、联动部门多、改造任务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报告明确,把握好保民生和提品质、微观和宏观、当前和长远等关系,统筹考虑城市功能、民生底线、房屋质量、风貌保护等因素,根据不同类型、区域,因地制宜形成差别化的更新改造方式,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箱,在解决今天问题的同时为明天的发展腾出空间。

调研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认为,"两旧一村"的改造难度在于找到群众接受意愿、市场参与动力、财政承受程度的平衡点,在民生改善、群众接受、资金投入、风貌保护等多重约束中寻找最优解。

坚持民生优先是重要抓手。报告明确,"两旧一村"改造工作中同群众充分沟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实践中,上海各区不断强化方案统筹和技术论证,持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圆桌会议""政策上门"等方式,把民意民情充实到改造方案中,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最优解"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

基于改造中差异化的现实情况,上海坚持将模式创新作为改造工作的驱动引擎。以零星旧改为例,包括征收、原址改建、内部设施升级、腾退更新等多样方式。"城中村"改造方面,上海坚持把整体改造作为主要方式。比如,对农民新村或开发边界外的保留村进行整治提升。

为撬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报告还透露,接下来将统筹市、区国企资源,研究国企参与"城中村"改造的激励措施,打通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途径,带动更多央企、市和区属国企、优质民企等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

作者:王嘉旖

文:本报记者 王嘉旖 图:叶辰亮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