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是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他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他的文学代表作包括《沉沦》《故都的秋》等。1945年,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岛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以下是郁达夫部分经典名言的解读,让我们一同领悟名言中的文化内涵。
郁达夫
1.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此句展示了诗人放浪形骸却又心怀愧疚的复杂情感。酒醉后鞭打名马,是对自己放纵行为的自嘲;担忧多情会连累美人,体现出对他人的体贴与责任感。
2.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整首诗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悲愤。前四句袒露自我的不羁与深情;中两句感叹时运不济;后两句则是对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和对众人行为的思考。
3.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深刻地指出英雄对于民族的重要意义,以及敬重英雄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提醒人们要珍视英雄所带来的价值和力量。
4. “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
强调了政治在推动人类发展、国家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起到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5.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表达了对秋天的普遍喜爱,同时突出了北国秋天清、静、悲凉的独特魅力,蕴含着作者对秋意的深刻感悟和对北国的特殊情感。
6. “我从没有这样的惊醒过,像在施舍金钱的暴发户的身边,突然看见了在森严的黑暗里,蹲伏着无告的 PR。”
揭示了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不公,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7.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以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从细微的自然景象中捕捉到浓郁的秋意,体现出作者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细腻体验。
郁达夫
8.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强调了中国北方秋天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内涵,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和体会。
9.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深切思念,通过回忆一系列具体的秋景,展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和怀念。
10.“但我若要自杀,我必须先弄几个钱来,痛饮饱吃一场,大醉之后,用了我的无用的武器,至少也要击杀一二个世间的人类——若他是比我富裕的时候,我就算替社会除了一个恶。若他是和我一样或比我更苦的时候,我就算解决了他的困难,救了他的灵魂——然后从容就死。”
这段看似极端的话语,实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以一种决绝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抗争。
11.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描绘了北平生活的宁静与惬意,即使身处简陋环境,也能从简单的日常中感受到美好。
12.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从平凡的清扫场景中,感悟到细腻、清闲与落寞交织的情绪,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受。
13.“太阳早已出了海,将月光的世界散文化了。”
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日出后月光世界的消散,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郁达夫
郁达夫是热血青年,是伟大的革命家,是充满才华、又有赤子之心的文人,他真诚、又有感染力的文字,任何年代去读,都会让我们心灵受到震撼。在他的哲学名言中,我们可以读到的很多人生哲理,也是经久不衰,任何年代都不会过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