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兵
金融历来被誉为百业之首。中国近代金融业也在历经汇通天下的兴盛、流金岁月的繁荣后,留给了我们一笔丰厚的文化馈赠。
当城市金融遇上历史建筑,又会擦出怎样的故事火花呢?【阅建筑·越金融】用崭新的视角为大家解读上海金融历史建筑,讲述渐渐湮没的金融往昔。
建筑可约,亦可阅;历史可读,更耐品。
永华大楼
地址:北京东路384号
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北朝南,外立面为白色水泥墙,窗户使用红色油漆,墙上纹饰低调不失奢华。
上海开埠之初,外滩本没有路,人们行走江边,在一片芦苇滩涂中踩出四条羊肠小径,于是从无路处形成了路。外滩成为英租界后,英国人在这四条直通黄浦江的羊肠小径路基上顺势筑路,最初的那条大马路就是现在的南京东路。大马路往南依次是二、三、四、五等马路,不了解上海的人以为上海最早的马路就是以数字排列,其实不然,在大马路往北,几乎同时,英国人在原来的李家庄芦苇小径上修筑了一条马路,最初叫领事馆路,俗称后大马路,1865年英国人按照当时租界命名惯例正式定名为北京路,1945年改名北京东路,目前是上海市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
本文要讲述的永华大楼就坐落在北京东路384号,通易信托公司于1925年所建,用于扩大营业之所需。当时正值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兴起之初,永华大楼在材料和装饰风格上都较典型的诠释了这一时期的设计理念。三开间四层楼,使用的正是当时的新材料钢筋混凝土,大楼占地577平方米,建筑面积2196平方米,在这“东方华尔街”大约属于中等体量,坐北朝南,外立面为白色水泥墙,轮廓分明的窗户则使用红色油漆,再加上简约实用的廊柱,低调不失奢华的纹饰,体现了现代主义服务于民众的建筑思想。
通易信托公司于1921年7月10日创立,资本金为法币250万元。发起人为黄溯初、邓君翔、刘壬三、蒋季哲、徐寄庼、籍亮侪、范季美等,董事长黄溯初。由于信托公司是全新的金融机构,当时人们对其理解肤浅,以为投资于信托公司不仅能拿到和银行一般的利息,还能通过委托投资,取得利息外的暴利,而信托公司则以为,将资金投机炒股票不仅能负担投资人的利息,还能空手套白狼,借鸡生蛋谋得大利。两者都对隐藏其中的巨大风险认识不足。1921年底,一些经历过蓝格子股票风波的银行和钱庄已经闻到风险的气息,开始收缩资金,停止放款,一时造成银根紧缺,大批证券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纷纷倒闭,金融史称之为“民十信交风潮”。上海当时有100多家证券交易所和10余家信托公司,倒闭潮过后剩下6家交易所和2家信托公司,黄溯初的通易公司就是存活下来的2家之一,可见当时黄溯初的经营还是比较稳健的。
通易信托公司股票及储蓄罐
(银行博物馆藏)
1925年通易信托公司在北京路384号自建四层大楼,背靠苏州河,自建仓库,不仅做堆栈业务,连带办理保险及保管箱业务,储蓄存款资金充裕,还介入房地产经营,各项业务开展均蓬勃正常。比较特别的是,通易公司的储蓄是定活两便,这应该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吸储方式,大大方便储户,因而业务量增长极快,当年储蓄存款竟然达到500万的规模。同年,通易还并入浙江丝绸银行,规模得到进一步地壮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通易信托公司竟然于1936年突然宣告停业,通易公司自述停业原因“迭受市面影响,以致周转不灵”,说的比较含糊。直到今天,对通易公司的这段历史还是众说纷纭。其中有一个偶然原因比较有趣:当时上海的通易银行被挤兑,通易公司因为与之同名,所以殃及鱼池,原本就资金不够充裕的通易公司终于不能支撑,宣布清理。从1921年到1936年,通易信托公司一直做得顺风顺水,而黄溯初也一直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公司稳健经营,发展健康从未出现过危机。通易信托公司停业清理之后,黄溯初拿出家资担负了无限责任,信托公司还是处于资大于债的状态。清理的任务则落在黄溯初的好友兼董事徐寄庼身上,徐寄庼也不负所托,在研究了继《银行储蓄法》之后配套出台的《破产法》之后,发现只要有四分之三的债权人同意,是可以复业的,此时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黄慕兰。
黄慕兰,1907年出生于湖南浏阳,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黄慕兰来到上海,在隐蔽战线工作。因工作需要租住在高档公寓,与上流社会有互动,因此结识了徐寄庼。其时徐寄庼正在处理通易公司的善后事宜,黄慕兰知道此事后认为这是进入通易公司的一个机会,而进入通易还有一石二鸟的效果,因为这样一来既可以进入金融界得到合适的身份掩护,便于开展工作,还可以谋得经营利益,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保障。黄慕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通易信托的复业,首先就是针对四分之三股东同意的条文,黄慕兰四出游说通易股东,由于她气质不凡,谈吐得体,因此游说工作大有成效,但是这个四分之三实在是无法企及,黄慕兰就尽自己所能出资收购,在依然达不到的情况下,黄慕兰动用了她在立法院的关系,修订《破产法》第二十七条,将复业条件从四分之三债权人同意改为半数以上即可。考虑到其时上海名律师陈志皋正在热烈追求黄慕兰,而陈志皋的父亲陈其寿是著名的会审公廨首任华人庭长,在上海法律界极有威信,因此立法院为通易信托公司的复业而修改《破产法》第二十七条,最合理的解释是有陈氏父子的大力帮助。黄慕兰出资入股多少现在不清楚,但是,通易复业后,黄成了通易的董事,丈夫陈志皋更是常务董事兼总经理,由此可见其介入之深。而黄慕兰夫妇掌控通易之后,通易公司成为营救地下党的隐蔽工作站,因此,永业大楼也是一处尚未被发掘的秘密红色据点。
通易信托公司证券部章程及保单
(银行博物馆藏)
通易信托公司的复业是在1937年5月1日《破产法》修改之后。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重新清理登记汪伪政府时期的金融机构,通易信托公司因为是抗战前在国民政府登记注册,重新登记后继续营业,陈志皋任总经理,1948年秋,通易停业,张之熙在《城市记忆录:通易信托公司》一文中含糊记载“通易公司受迫害停业”,具体原因不详。“1949年7月,龚饮冰传达陈云“通易无官僚资本,有支前贡献’的评语”。
北京东路386号,白色的永华大楼,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其中的故事正在慢慢浮出水面。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