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省会、计单的普通地级市来说,城市能级受限而较难发展中高端服务业,因此在工业上不断深耕、转型升级是它们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苏州、无锡、佛山等经济总量可居全国城市前20内也正是来自于它们的工业强大。
然而扩张与升级工业也是需要各类条件的,如产业基础、地理地缘以及各类机缘等,因此地市们也并不都能在工业上做大做强的,哪怕是已能高居国内前20位的地市,工业实力也是很悬殊的。
就说规上工业营收这项指标,20强地市就有非常显著的档次差。最强之苏州已达到4.5万亿以上,在全国城市中都可力压上海市而高居第2位了,在地市中更是超然卓群的存在,其经济总量可长期居于全国十强之内正是来自其庞大工业规模的支撑。
佛山、东莞与无锡等这三个工业营收2万亿以上地市为第二梯队的,虽然它们与苏州有巨大差距,但也都可胜于许多大省会,像杭州、成都、武汉等都只能在它们之下。
如果不是泉州在2023年度营收出现大跌也应该是属于第二梯队的,在上一年它的营收规模已在1.97万亿。但大幅下降24%后营收只剩下1.49万亿,直接与东莞、无锡等形成断档落后,而且还被常州、嘉兴等超过而降至第7位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泉州会有如此大规模下滑呢?看其他地市的运行状况发现,虽也有东莞、唐山、滨州与鄂尔多斯等也是下跌,但跌幅都相对偏小,而且就算是这一年煤炭行业PPI下跌而拉动,鄂尔多斯也不过下降了6.1%而已,泉州也没这些产业呀。
结合泉州这一年的工业用电走势正常,说明并没有重大事故发生呀,所以只能认为是在进行中的五经普作用了,对泉州市工业营收进行了规范下调。其实从它的税收等数据看,其规上工业规模确实没有像前些年那么夸张的大。
泉州市的下降也让常州、嘉兴顺势进位了,尤其是常州市这一年有9.7%的新增而营收达到1.81万亿,俨然已成为第二与第三梯队城市的承上启下者,差距第4位的无锡5千多亿而同时又能高于第6位嘉兴近3千亿。
这一年的工业大环境因内外需的低迷、PPI下降确实是不太好的,20强城市大多是低速运行状态,因此像常州能有近10%的增长是极少数,其他只要能有较稳定增长的地市也都取得了排位上的增进的。东营与烟台就因此超过了同比下跌的滨州市、绍兴也被盐城所超。
更有临沂与温州双双跻身入围了前20,其中临沂高增了12.7而使营收从6800多亿升至近7700亿,不仅跻身榜单而且还连超数城而跃居第17位;温州市也是因有8.5%的增长而挤掉了泰州、扬州以及因PPI下降而营收大跌的榆林市,跻身上榜!
也就能看到这一年的格局变化真不小呀,考验的正是各城市在相对困难的大环境下工业韧劲与活力了,除了泉州市较为例外,其余地市的排位变化主要就是源于此。
最后还是得说,榆林市出局后属于中西部地区的也就鄂尔多斯一城了,而且它还是相对特殊的能源型城市,常规产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市工业规模上还是有明显不足呀,像芜湖、宜昌、洛阳等中西部主要地市还需继续努力呀。
大家来看下表,具体了解20强地市的规上工业营收排名及这一年的运行状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