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球迷们:
不知不觉《黄河教练技术问答》已经做了很久,加上训练资料已经七万字有余,这些都是我倾注了满腔的热情所致的一些互联网+,以及新媒体传播的尝试。通过这些我想对广大的球迷传播的是乒乓球的技术和训练。
1,如果您觉得我的技术文章和训练计划对您有用,请帮忙转发到分享给您身边的乒乓球友。
2,如果您觉得我的技术文章和训练计划对您的技术提高确实起到帮助,请您评论点赞,也会鼓动我更加努力一直的写下去,感谢您的支持!
一、乒乓球第一发力点在哪里?
乒乓球第一发力点应该是在右髋(右手持拍为例)这个也是正手体系当中的第一反应,当我们看到来球的时候胯部先做一个反应也就是向下给地面一个向下的压力,通过这个压力传递到脚的前脚掌,给地面一个反弹力而获得力量。
所谓:力从脚底生。很多人发不上力,都在找手上、腰部等其他部位,而最容易忽略胯部盒脚底向下力量传递。
当然构成发力是身体躯干多个部位协作的结果,技术动作的不同而参与发力的部位不同,不能泛泛而谈。
但是所有发力的基础都在胯部带动脚底,没有胯部和脚底的支撑以及反弹力,一切都是空谈。
二、如何去判断乒乓球的落点?
看法:形成落点的因素有拍面的角度和发力的方向,决定的。
某些球的来球落点与去求落点也有着互相的影响,例如:劈对方侧身位长球,对方侧身拉基本上的落点都是斜线为主,对拉中势均力敌的双方鲜有能够变直线的,而落点的长短也是有影响的,我发过去的是长球,对方过来的就不可能是短球,发球的落点长短更是关系到我方接触球台的位置而决定的,而每个人都有比较擅长的落点。
例如:很多球迷到了正手拉球都是以斜线居多平时没有直线练习的习惯,多注意看发力方向和拍面,多看一些不可能变线的落点,多观察一些人的个人习惯,落点就容易判断好。
旋转判断,第一是看发力方向,与力度,向下发力力量越大下旋越强,向前发力越大上旋越强,第二看接触球的位置,第三看来球的速度,一般下旋球略慢带一些飘,上旋球向前走而且定。判断的基础:高度集中注意力、重心不宜太高。
三、如何“吃”住球?靠哪些部位吃球
所谓“吃”球应该是球在球拍停留的时间,和接触面积的多少,有的时候还跟深度有关系,而我们的手腕、手指是离球拍最近的地方,所以能不能吃球跟手腕、手指有直接的关系。
不管是发球,拉球,搓球等等都需要手腕、手指的参与才能“吃”球。
有的教练员走入了一个误区,打球的时候不让运动员用手腕、手指,形成“碰”球,没有真正意义上去体会那种手上控制感觉......
四、拉球中出球弧线的长短与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影响弧线长度最直接的地方是手腕。
五、影响步伐启动不快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造成步伐灵活与否最为关键的原因?
这是一个广泛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影响启动快慢的还是重心的控制,试想如果膝关节一直不曲,重心很高能够快速启动吗?
能够有效的在跑动中控制身体的平衡吗?
而很多人都忽略身体重心重要性。
影响步法灵活性我想还是小碎步,很多人是从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没有我们所说的预动,其实从接发球、发球后我们的每一次击球都应该预动,预动中就需要小碎步的配合调整,80%球迷不理解也没有小碎步的习惯,往往成了他们步法进步中致命的弱点。
六、影响发力的因素很多,例如:核心力量不足,绝对速度不够等等;
请您列举二项您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制约您发力不足的原因。
很多朋友说的跟发力有关系,但是林林总总的回答中,我没有发现一个提到:球跟球拍的距离的关系,如果球跟球拍距离过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好力的,都给球“顶”住了,所以球跟球拍的距离很重要,现场的教学我也经常碰到好多这样的情况。
在一个就是:放松、紧张、放松的循环,有些人打球都是一个匀速的挥拍轨迹,没有用到爆发力,也就是人民常说的“鞭打”第一个放松就是为了积蓄力量,紧张为了把力量作用与球体上,再放松为了控制平衡以及还原。
当然发力还涉及到例如:快速收前臂、步法是否到位等等:我所说的两个因素也是好多教练员、运动员、球迷们所忽略的。
七、为什么有些人练球“专业队”、打球“生产队”,往往无法把训练中的东西运用到实战中去?
仔细看了朋友们的回复,有很多地方是经验之谈也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因为太多人互动不能一一回复希望大家能够包涵,不过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感觉到我跟广大的教练员球迷近在咫尺,也许这个就是我长期愿意毫无保留跟各位互动的原因吧。
正题,赛训脱节在业余球迷甚至是专业运动员经常出现的,专业运动员能够在比赛场上发挥70%已经实属不易了,赛训脱节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平时训练没有变化。
例如正手的问题:如果正手的球不管是长短快慢,转不转,上旋下旋你都能够拉了,到了比赛应该就不是问题了,所以在训练中应该多注意来球的变化而要求运动员做相应的调整,不是说前冲弧圈球拉上升期就好,也不是说拉下降期就不好,其实是取决于当时的节奏要求,或者是受制于旋转步法的限制,所以处理球都不能从单一的去看。
这个就是处理球的合理性,所以平时在自己训练或者培养运动员的时候,不能统一节奏,不能统一旋转、频率。动作定性以后要给运动员快慢,长短高低弧线的球让他去处理,随着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训练的难度,很多人所谓的“瓶颈”就是训练没有难度,比赛没有对抗,这是其一。
其二:不懂合理的运用战略、战术,战略是总体的,战术是局部的。
总体的指导思想方向,而去细分局部的战术,例如:直拍,反手好,正手连续好,那他的中路不一定见得好,我们可以从中路开始再走两边的战略,战术的指导就可以从发球到正手偏中路,想办法上手拉中路后拉两边,又例如:对方横拍,正手好,反手略差,我们可以运用压左调右的战略。
如果你是个高水平的场外指导,要具备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开局、中局、顺风、逆风的应对方法。要能够把自己的特点特长打出来还要自己仔细的观察你的对手的特长和弱点以及习惯的处理球方式,方法等等。
到了这一步你才真正的理解乒乓球了,而不是停留在基本功的训练上。你才能很好的把你训练的东西运用到比赛之中去,
八、前三板技术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什么?
前三板最主要的还是接发球和发球,从这个问题延伸下来就是包括判断,步法特长等等,如果连发球和接发球都处理不好可以想象,你即使有超越国家队的正手、反手都是无济于事的,在我看来发球是核心是发球,次核心是接发球。
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制约的,如何能够运用发球来发挥自己延伸的特长?
来制约对方的弱点。这个是值得大家探讨的,这个也可以为我们制订很好的得分手段。而接发球同等的重要,如何去制约对方的特长不能够得到发挥?
如何把对方引导到我方的特长来?
很多球迷问我,没有人的时候可以练习什么技术,没有人的时候,可以练习自己的发球技术不管是在球馆里,还是家里,都是可以通过球拍和球来揣摩的。
九、正手攻球系列问题
关于昨天提出的正手问题,我们抛开书本一些基础理论,尽量使问题口语化,常见化,以便球友可以对照自己的技术,我会尽量以带过的业余球友长出现的正手攻球问题提出一些常见现象,然后在以后每天针对每个缺点给出一些解决方法。这里先不提正手弧圈球,以后会重点涉及。
首先从动作架构上:
1、重心靠后,坐着打。
2、膝关节缺少必要弹性。
3、右膝无前转下压。
4、体会重心转换不明显。
5、腰锥没有必要弧度,整个人趴着打。
6、腰部转动幅度过大或者过小。
7、无法体会腰带大臂的感觉。
8、大臂夹的过开或者过紧。
9、肘关节向后翘起,指向严重错误。
10、肘关节不够放松,打不开角度。
11、手腕紧张,吊腕翘腕。
其次从运动轨迹分析,这里包含身体轨迹和球拍轨迹:
1、身体重心没有做到平转。
2、击球右肩上顶。
3、球拍轨迹没有做到尽量往前,而是抄近路收向眉心。
4、击球翻腕
5、击球翻肘,
6、引拍拉肘
7、肘关节无法在击球平面里稳定。
8、过分强调收小臂,致使大臂被拉着走。
再有从发力原理分析:
1、只会用胳膊打球,不会用身体打球。
2、脚下等转不明显。
3、不会用手指紧拍顶拍。
4、过早收小臂,致使大动作发了小力量。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问题,我们不予归类:
1、还原慢,第一板打第二板就发不出力成了挡。
2、打球下网现象严重。
3、打球出界现象严重。
4、不具备打下旋球的能力,只敢拉不敢打。
5、同一点打不出直斜两条线路。
6、正手架子死板,不会单独灵活运用腰和小臂以及手腕的发力。
7、来球快就不敢发力回打。
8、不会灵活利用重心高度击打不同弧度旋转来球。
9、腰带拍子的意识差,见球第一反应用力点全部在手上。这个也是一般被球顶住的主要原因。
当然还有很多,我们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添加,各位球友可以看一下这些常见问题里自己有没有犯?陆续我会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些解决和联系办法,敬请期待!
(1)关于翻腕抬肘,怕不过网:
这个是因为意识造成的,你在开始练球的时候就没有教练指导正确的对下旋球的认识,靠自己的摸索,认为下旋球就要往上才能过网,所以形成了错误的意识,你要知道如果下旋球越是往上碰,就越容易下网,因为球旋转不给他一个往前的力,球自然就往下掉了,改掉这个毛病你要改变意识,明天去打球的时候,有意识的往前去带球,当然了略带往上也是必要的。
肘关节一旦抬起来球自然就会往下掉,往网里钻,正确的是肘关节往前送,试试看吧。这些没有教练指点,只能靠你自己去改变你自己的意识,只有你自己的意识改变了,才能帮到你。
祝你球技大涨
(2)关于正手空档多的回复;
你很被动,因为你的球过去没有一点的威胁,没有主动的调动对方,而让对方很容易的调动你,你所考虑的是为什么不能扑到正手位,而你忽略了,为什么会让对方那么舒服的打你的空档,所以你的战术太死。让对方很容易的就抢占了先机。你要变在对方的前面就没有那么被动了
(3)关于击球后身体无法还原的问题;
击球不能还原,你要首先了解还原靠的是什么?还原靠手永远都是慢的,还原靠腰,所以出球以后身体要学会放松,腰部带动人还原就好了,如果你一直紧张整个身体重心都甩出去了,就自然无法还原了,球出手以后身体一定要锁住,腰部带动自然就还原了
(4)关于摩擦多撞击少的提问:
正手摩擦多撞击少,或者正手撞击多摩擦少,都是对的。这要看在那种环境下使用,如果是很转很低的球,多带摩擦而少带撞击这个是成立的,如果是半高球机会球,就应该撞击多摩擦少。所以我们看场合。如果你的摩擦很好撞击少,我建议你打带一些下旋的半高球,手腕的动作减半,就会出现你想要的效果,相反的要训练摩擦多撞击少,低i的下旋球。希望对你有帮助
(5)关于收小臂的问题:
(6)为什么收小臂(前臂),收小臂的作用在哪里?
很好的问题,前臂收你能得到:
1、出球的速度,
2、击球的连贯性。
3、快速的还原,
4、带动手腕手指“吃得住球”,
5、保证合理的弧线。
(7)关于忘记还原:
忘记还原是由于意识造成的,从慢到快叫人给你多球每做完一个动作腰部带动人迅速还原,多练习多球就可以了。时刻提醒自己,形成还原意识,而且慢慢提高球的频率,形成良好的意识。
(8)关于速度的提问:
如何能够快速?这个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关系的,快速包括:反应的快速、移动的快速、击球速度的快速,调动的快速等等,如果是正手的快速拉球,就属于击球速度的快速,这个关系的全身发力协调以及参与的部位协调有很大的关系,在加速中,前臂快速收缩起到很大的关系,如果要让你的队员正手有快速的连续拉球,应该多做徒手加速的摆速动作,然后上台循序渐渐的多球慢慢加速,每天都不同的速度把队员的速度往上提高。。。
(9)关于正手不会引拍给球顶住的问题:
正手不会引拍,老给球顶住,不会用重心打球。其实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问题。估计你平时打球出球的位置都是与身体平行的所以给球顶住了,估计你出拍的时候都是在原地引拍的,所以感觉到没有挥拍,而不会用身体重心跟你膝关节有很大的关系,打一些慢的球,多向后拉一些手,在身体的前方出球,就会有引拍不给球顶住的感觉了,如果等球过多打下降期总有顶住的感觉,另外身体的重心,你把膝关节弯曲下来,每次击球的时候从身体的右脚开始启动,就有重心交换的感觉了,切记:速度由慢到快啊,找到感觉以后在慢慢加速度。
(10)不会迎前的问题:
迎前不上去,主要还是重心跟蹬地的原因,你多去看看重心是否正确,蹬地是否有力量。
(11)关于不协调:
不协调你感觉在哪里不协调,上下身的不协调,多看看腰部。这个是连接上下身的一个中枢。
十、对方发过来的下旋球,是在什么时候最转?
A:上升期,B:高定期,C:下降期。
我认为是:C,关于过来旋转强弱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从物理的角度来看,下降期不是最转的,但是从乒乓球克服旋转来说,下降期确是最转的,因为任何旋转都可以在上升期、高点期借力,唯独下降期不能借力都是要靠主动发力,所以显得“最转”,有些球迷说,既然下降期“最转”为什么打削球选手都是下降期拉的居多,为什么不避免最旋转的下降期呢?
那是因为对方削过来的球弧线低、平,上升期难拉冲,击球下降期有充分的时间去拉落点和节奏,寻找机会冲对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