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园区北部市民中心一楼图书馆展厅

一幅幅独具特色的“世界名画

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9月26日

由苏州当代美术馆主办的

“胡尹萍:杂格咙咚”展览

正式揭幕

展览共展出15位社会参与者用手工钩织的方式创作的17件东西方艺术名作和与苏州有特殊关系的重要文献,以及记录创作者创作过程的影像和文字资料。

作为苏州全新的文化地标

苏州当代美术馆的场馆建筑尚未完工

但一系列艺术创作与普及工作

早已多次在苏城掀起热潮

今年4月,苏州当代美术馆正式发起“空间生产力”系列项目,将美术馆的工作与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带入城市的各个角落,“胡尹萍:杂格咙咚”项目便是其中的第5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在商业空间、橱窗、野外等城市公共空间成功策划落地了多个艺术项目后,此次苏州当代美术馆与唯亭街道、园区公共文化中心、园区北部市民中心充分联动,将现当代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巧妙融合,让市民在熟悉的环境中完成艺术创作,同时将展览陈设于市民公共空间,实现艺术与生活的“无缝衔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尹萍是目前中国最活跃的艺术家之一

其作品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展出

本次项目延续了她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胡小芳”艺术计划的创作理念,以园区北部市民中心、唯亭街道老年大学为主要载体展开,通过针织这一传统手工艺与社会参与式的工作方法,让市民与艺术完成一次“亲密”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街道、居委会与老年大学,项目主要招募退休人群参与,在创作过程中辅以对作品基础信息的介绍以及现当代艺术知识的普及,让居民从“远观”艺术作品到主动参与创作,强化艺术与生活的连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春华是唯亭街道老年大学编织课的老师

也是项目参与者之一

完成了以《修竹仕女图》为蓝本进行的创作

回忆起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她坦言从一开始没有信心,到越做越有经验,再到自己研究发挥……她和参与项目的每一位阿姨都充分发挥所能,最终圆满完成了17件作品。“在整个参与过程中,我觉得项目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这些退休群体能够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学会了一些新的技巧,接收到关于现当代艺术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创作带来的快乐,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喜悦。”

苏州当代美术馆副馆长罗杨表示,“空间生产力”项目的核心理念是突破传统美术馆的实体边界,将艺术作品带入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项目除了关注艺术作品本身的呈现,更注重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社区互动、环境融合和公众参与。

“以此次项目为例,之所以取名为‘杂格咙咚’,是因为它在吴语方言里有‘什么都有’的意思,这也是本次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次项目的参与者,既有‘老苏州’,也有‘新苏州’;所涉及的作品原型,包括了油画、雕塑、中国画等等。项目最终呈现的丰富多样,并不源于精心设计,而是来自于每一位创作者在开放模式下所发挥出的巨大创造力,这也是项目的意义所在。”罗杨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项目还具有可持续性。为了带动更多人对艺术的关注,主办方还为展览特地设计了可移动、可灵活组合的“展盒”,使得展览能够走进更多的社区,为不便远行的群体们“送展上门”。由于该项目最早是艺术家胡尹萍针对小镇退休阿姨设计的,未来该项目也将优先服务于养老机构、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学校等社会机构。

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严春霞

拟稿:余杨

审核:王子元

审签:单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