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喂,你怎么现在还没起床?我跟你说了,休息日不要总是赖在家里,要多出去走走,整天躺着像什么话......”

“好好好,知道了知道了。”

周末一大早,小C就接到了爸爸“兴师问罪”的电话。

她打着哈欠敷衍着,可周末的好心情还是迅速灰暗了。她一瞬间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自己的一切都被父母紧紧盯着。

“我都成年人了,还没有一点周末赖床的权利吗?平时上班就够累了,周末也不让休息。”

小C一边和朋友吐槽,一边产生了疑惑:“不过,我爸是怎么在千里之外知道我没起床的?”

朋友提醒到:“你是不是开了微信步数?”

微信步数

小C后知后觉地打开手机,微信运动上赫然显示了自己今天的步数:8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怪不得远在家乡的爸爸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原来是微信步数出卖了她。

这时,小C后知后觉地想起过去种种画面:

晚上出去吃夜宵,家里过一会儿电话就来了;

借口要加班,长假没有回家探亲,而是和朋友出去旅行,结果爸爸第一天就发60秒语音过来质问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答应父母晨跑锻炼,但只要有一天偷懒,父母就会神通般地知道......

原来都是通过微信步数知道的。

工作日7000多步就是去上班了,休息日10000多步就是去玩了,假期里只有一二百步就是宅了一整天,两位数就是没怎么下床......

想明白一切的小C瞬间感到一股强烈窒息感。

自己分明已经成年、在外工作,父母依然像监管一个难以自理的孩子那样监视自己。

他们真的爱自己吗?

不出门他们会怪自己太“闷”、太“宅”,出了门他们会指责自己太“爱玩”、不务正业。

他们好像是关心自己的。

可是他们给的那份关心就像一件湿透了的棉袄,沉沉的,冷冷的,不穿会冷,穿了更冷。

他们只是要求自己按他们期望那样行事,即便他们根本不了解自己的生活。

在小C家里,充满温情和理解的爱好像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有的只是不能反锁的卧室门、不能藏起来的书包、不能背着父母写的日记......有的只剩下和父母见日渐减少的交流,和无止尽的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窒息感不仅仅出现在小C的家里,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很多人的家庭中。

它往往表现为挫折教育、施恩与回报、打压与恐吓、不被看见、不被爱、愧疚、亏欠......哪怕很多人成年了,远离了,却依然感觉自己置身其中。

在互联网上,我们叫它“东亚家庭”。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本讲述东亚家庭故事的书——《我的骨头没有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骨头没有忘记》

作者:[美] 斯蒂芬妮·胡

控制欲强的母亲、旁观缺位的父亲,作者斯蒂芬妮·胡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令人窒息的移民家庭。她经历了被情感虐待、家庭暴力、遗弃的童年,经历过无数次情绪崩溃的至暗时刻,她一度自欺欺人掩盖了所有伤痛。

但是到了最后,她选择如战士一般用自己这把剑挑开了所有创伤,她说:

"我的父母不爱我,但没关系。"

"我不是个女孩,我是一把剑。"

01

你真的爱我吗?

多年前,斯蒂芬妮·胡的祖辈从中国南下马来西亚,在那里定居。后来,她的父亲大学毕业后又远渡重洋,把家安在了美国加州。

斯蒂芬妮·胡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亚裔移民家庭中。

但是,一旦你走进这个家庭,你会发现这个家传统得有些可怕。

母亲会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寻找一切新奇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每个周末带她去体验。比如科技馆、儿童探险博物馆、欢乐山谷公园。

可是等到他们回家后,母亲就会板起脸对她说:“把今天的经历写成日记,记住,要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要生动有趣!把字写工整!”

等到她费劲写完日记,母亲又会拿出红笔圈圈点点,批改里面的字句,最后给她打一个大大的、鲜红的C。

只要日记没有让母亲满意,母亲就会拿出透明的塑料尺,狠狠抽打在她的手上,并且问她记住没有,下次能不能写得更好。

母亲会说:“前两次我都跟你说过,不要用这么多的‘接着’,要写得更生动有趣。你没听明白吗?明天再重写一遍!”

斯蒂芬妮很害怕,她知道就算自己再写一遍,也无法让母亲满意。除非她足够幸运,遇上母亲正好心情好。

她觉得,在母亲眼中自己做得永远不好,母亲生气都是自己的错。

让母亲永远满意实在是太难了,斯蒂芬妮只是个孩子,她怎么做得到?

母亲从来不会表达爱:

“你丢尽了我的脸,我真受不了。”

“难怪学校里的孩子都讨厌你。”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打压教育:

“不许哭。你哭起来难看极了,长得就像你你爸,鼻子又大又扁。“

“你毁了我的人生,真后悔生了你。”

尽管母亲带她参加过那么多活动,长大后斯蒂芬妮却只能记得,那天她一遍又一遍哭着道歉,母亲抽打过的掌心却依然在隐隐作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奥罗拉公主》

02

倒置的亲子关系

沉默和旁观的父亲,在这个家里自然也不无辜。

他每天工作八小时后会跑到高尔夫球场打球,回家后只会在电视机前面呆坐。他不再是那个雄心勃勃、带着一家人从马来西亚来、白手起家的男人,他总说自己被母亲消耗得像行尸走肉。

母亲和父亲之间矛盾重重,一不留神就会爆发争吵,而缓和家庭矛盾成为了斯蒂芬妮的工作。

面对这两个随时随地就会暴怒的情绪巨人,她不仅要承受情绪的怒火,还要成为维持家庭和谐的情绪修理工。

她周旋在父母之间,替父亲撒谎,向母亲道歉,小心翼翼地照顾着两个神经错乱的大人的情绪。

父母情感不和,婚姻不幸,因为琐事吵架。斯蒂芬妮就会站出来说,都是自己不好,自己不够乖,请父母不要生气。

她不懂父母为什么总有吵不完的架,她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最喜欢的花》

她说:

“我们当时还太小,不太懂事,却可以在日常生活的暗流涌动中感觉到父母隐忍的痛苦,它就像一团又大又黑的物质,被表象覆盖。”

“因此,当他们的巴掌扇过来的时候,我们就把脸蛋凑上去挨打,心甘情愿当个出气筒。”

在这个家里,亲子关系似乎倒置了。

他们没有一个人意识到,维持家庭和睦、保持情绪稳定并不是一个孩子的责任,这是父母的责任。

03

面对伤害,就是治愈的开始

有时候,我们几乎都快被父母那句“我们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能让你过上好日子”给说服了。却忘记了,没有一个孩子应该替父母的不幸赎罪。

斯蒂芬妮就在这样的家庭暴力和情绪虐待下长大。后来父母离婚,相继离开了她,她独自度过了艰难的青春期。

成年后的她成为一个工作狂,一心扑在工作上。她知道自己童年不幸福,但是她对所有人说自己已经治愈好了自己。现在的她完美又强大,能处理一切事。

是的,她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她内心却时不时会失控、崩溃。

她想讨好身边的所有人,无比在意旁人的眼光、上司的评价,一旦有人表现出对她的忽略,就会引发她的焦虑。她强迫症似的要把每一件事做得最完美,全然不顾自己已经精疲力尽。

她说:

“我希望完美地完成工作,我希望得到认可,我希望被老板表扬,当我的话没有被认可或者是被倾听时,我就会感到焦虑不安,仿佛自己是破碎的,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做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凪的新生活》

最后,她正式被确诊为“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什么是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简单地说,当人们历经创伤时,大脑会记录下周围环境和招致危险的事物,并将它们与伤痛挂钩,在下一次相同场景出现时,大脑就会释放情绪信号,你会惊恐、烦躁、暴怒,警示你远离这些场景,以此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因此,当成年后的斯蒂芬妮听到他人的批评、遭到他人的无视时,大脑就会唤醒童年创伤,她便会难以自控地精神崩溃。

此时她才发现,她从来没有痊愈过。

那些独自成长的时光,那些努力假装“痊愈”的时光,不过是自己在用油漆一遍一遍涂抹千疮百孔的墙面,就算表面看起来再平整,也无法掩盖墙体的脆弱。

04

父母不爱我

但这没关系

斯蒂芬妮真正的痊愈是从正视伤痛开始。

她尝试了很多自救行动。

书中提到的就有眼动脱敏再加工疗法、正念认知练习、心理咨询、专业书籍、心理互助小组、冥想、修复瑜伽、药物治疗等等。

她试着去真正了解父母,听那些初代亚裔移民的人生故事。

她意识到父母的虐待和遗弃并非针对她本人,很大程度是因为父母在童年时期同样遭受了这些伤痛。那些打压、辱骂,是父母从祖祖辈辈的创伤中继承而来。父母继承了他们父辈的创伤,又在自己身上重现。

她无法抹杀这些烙印,但是她决心去面对。

因为她和父母已经不同了,她不会再被遗传的创伤支配,她要治愈自己。

治愈的道路是无比漫长的,变好也是一点一点发生的。但她能肯定的是,自己一定是在向好的那一面走,因为她不再迫切地证明自己“很好”,也不再渴求父母的爱了。

她不断对自己重复这句话:“你很痛苦,但也正在竭尽所能地疗愈自己。”

直到最后,她坦然地说:“我的父母不爱我,但没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凪的新生活》

《我的骨头没有忘记》记录了作者斯蒂芬妮·胡的真实经历。

这本书曾入选2022年Goodreads读者票选年度最佳回忆录、《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出版人周刊》年度好书、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年度选书、 Amazon年度好书......在海外收获无数读者的好评。

这是发生在一个普通女性身上关于自我拯救的故事,为那些渴望走出伤痛的人们提供了真正的希望。

如果你也有过童年伤痛,如果你也在和家庭关系周旋,如果你也想听一听那些和你有同样经历的人的故事,那么欢迎你来读这本《我的骨头没有忘记》。

相信其中一定会有一段话能深深引发你的共鸣。

10月共读招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走,我好怕会失去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个关注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