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当观念无法匹配时代的发展,停滞不前的思想就成了一些人的沉疴顽疾。
治不好、去不掉,甚至为达目的,以命相搏。
就像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则视频:
为了满足婆家延续香火的愿望,38岁高龄产妇,在已经有2个女儿的情况下,追生三胎,以求得子。
岂料分娩过程中,危险突至,全身血液换了3遍,止血纱布铺满手术室,医生无奈下了病危通知书。
可尽管如此,婆家人依旧眼神木然,似乎还在翘首以盼“男丁”的降生。
不少人哀产妇不幸,又怒产妇不争。
但事实上,这类事件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少人仍旧深陷传统观念的“沼泽里”,无法自拔。
甚至有种“不疯魔、不成活”的执拗与癫狂。
不得不说,在中式传统文化里,“没有儿子等于断后”这种想法,仍旧镌刻在家族延续的价值观念中。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认为,儿子才是名正言顺的香火传承,并天经地义的附带着“赡养老人”的责任。
至于女儿,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的“泼出去的水”罢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若是家里只有女儿,就难免觉得腰杆子直不起来,甚至还会被人戳“断后”的脊梁骨。
但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心理学给出的答案来看,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并不意味着“断后”。
01.女权兴起,地位提升
受制于传统性别分工的掣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女性的地位和权利,遭遇了长久的削减。
正是这种削弱,才阻碍了女性的个人发展,也忽视了女性在家庭传承以及时代发展当中所带来的深层次的贡献。
慢慢地,“无儿即断后”的论调与观念才靡然成风。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客观事实,而顶多是一种“障眼法”,是男权斗争过程中的一种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些年来,女性的自主意识逐渐萌芽,并且已然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势头。
她们不再是家庭的附属品与牺牲者,而是走出了家门,迈入了社会,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责任。
在职场、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等多维,发光发亮,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心理学上,“自主意识”的觉醒指的是对自身主体性的察觉,明确知道自己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提升独立性,而不是传统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他人附庸。
所以在时代观念转变的今天,女性的社会价值在一步步的呈现,在长久的压迫骗局下的女人形象,也慢慢不攻自破。
也正因如此,“无儿即断后”的传统糟粕,慢慢被越来越多的理智的父母所摒弃。
02.家庭延续跟性别无关
在传统观念中,男孩意味着血脉纯正,是家族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但事实上,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说法除了方便了“姓氏”的传承之外,没有丝毫科学性可言。
也或许,这本就是男权与女权碰撞博弈后的胜利者的“谎言”。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基因传承的角度来看,所有人类线粒体的DNA都来自于妈妈,而男性的线粒体往往会被抛弃。
这也就意味着,通过线粒体的DNA,女性可以直接把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可男性,并不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除了DNA序列本身,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而女性在怀孕与喂养期间内,与后代的接触更为紧密,也会对后代遗传基因的表现层面,产生更为深远和直接的影响。
所以,如果站在血脉纯正的角度来考虑“是否断后”的问题,那么显然女性才是具备主导性的那一方。
如此一来,“无儿即断后”堪称无稽之谈。
03.养儿防老已变成昨日黄花
在传统观念里,“养儿防老”不可谓不是个工于心计的狠招。
也或许正是这句话的存在,也促就了几千年历史舞台上,男性在传承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在不少人眼里,只要有了儿子,自己下半生的生活才能最大程度上得到保障,没有后顾之忧。
但事实上,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在“尽孝层面”,女儿与儿子所做的贡献,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甚至在某些方面,女儿远比儿子要做的更好。
就比如前段时间,我爸住院,我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医院检查时,扶着妈妈、推着爸爸排队的,几乎是女儿。
忐忑不安、望眼欲穿守在手术室门口焦急等待的,几乎是女儿。
不怕苦、不怕累,给父母端茶倒水、伺候吃喝拉撒的,几乎是女儿。
这并不是说因为“女性”的身份,这些女儿们才闲得发慌。
而是因为女孩子与生俱来的柔情,以及深埋心底的反哺之心,才能让他们在父母面对疾病困苦时,无论工作多忙、家庭事务多么琐屑,也要抽出时间照顾在床前。
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发现,在女孩身上投入资金,能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这就是著名的“女孩效应”。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固执的遵循“养儿防老”的观念,有一天可能就会在现实的映衬下,照出它可笑的一面。
发现没有,让一个家庭“断后”的并非是生不出儿子,而是被篆刻在骨血里的对性别的“偏见”。
就像开头所说的38岁赌命生子的高龄产妇一样,或多或少,都有些被传统观念禁锢而不自知的悲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