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市围绕重点产业,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着力打造创新平台。进一步聚集和培养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建设创新周口提供有力支撑。
在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与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记者了解到,该机构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实验,通过放大特定的DNA片段,进行脱毒苗病毒脱毒检测,确认植物脱毒实验是否成功,并将研究出的技术运用到生物医药、生物育种和资源保护等领域。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与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李晓丽表示:“我们在89个科239种植物中,建立了体胚发生体系,同时,在36个科142种植物中建立了转基因体系。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拓展体胚发生和转基因体系的适用范围。”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目前,该实验室现有博士26人;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高层次(C类)人才2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获批河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级项目28项,产学研合作项目7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并为中国科学院等70多家高校院所创制了7000多份转基因基础研究材料。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与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克东说:“未来三年,实验室将紧紧锚定三个科研方向,即作物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植物基因功能挖掘以调控网络解析、植物再生遗传转化体系创新与生物反应器构建。实验室将继续加大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度,拓展应用研究的广度,持续开展相关研究,争取获得更多突破性进展,获取高层次标志性成果,为周口市国家级农高区建设、周口师范学院硕士点建设,以及国家科技成果奖的申报,继续努力,增光添彩。”
高新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在创新能力、企业实力、产业竞争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位于郸城县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河南金丹乳酸公司是一家以玉米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乳酸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该公司目前已形成玉米—糖—乳酸—丙交酯—聚乳酸,以及聚乳酸制品的循环产业链,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和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衔接。
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技术中心主任邢涛对记者说:“下一步,围绕公司发展战略,我们大力开展乳酸核心发酵工艺、无中和剂发酵生产乳酸技术、淀粉、聚乳酸和PBAT可降解材料改性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攻关,进一步探索平原农区玉米精深加工与循环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郸城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紧围绕“三主一特”产业,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强区之路,组织企业与省内外知名高校进行科研合作、产学研联动,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目前,已有40多家企业与省市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同时,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建有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周涛说:“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夯实科技创新基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紧抓国家科技布局战略机遇已经成为谋划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目前,我市已拥有三家省重点实验室,获批6家省级高新区,获批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市科技局局长韦刚表示:“市委市政府正在筹划建设一家省级实验室,就是黄淮麦作实验室,争取10月份获批建设。省级高新区建设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省级高新区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力争今年项城、西华创建成功省级高新区,扶沟和太康列入省级高新区创建序列。(同时)我们以周口高新区为创建主体,联合西华经开区以‘一区两园’形式创建国家高新区,今年6月,已报请至国务院,现已列为工信部创建序列。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培育创新主体、深化产学研合作,引进创新人才,增强我市科技创新实力,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勇 钱得龙 郸城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