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7日讯9月27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邹平市专场,邀请滨州市副市长、邹平市委书记、滨州市高端铝产业链专班班长吕明涛,滨州市政协党组成员、滨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滨州市高端铝产业链专班副班长胡云江,滨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振祥,邹平市委常委、副市长郭辉,滨州市铝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创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宪强,共同介绍滨州市铝业高质量发展和邹平经济发展的进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吕明涛介绍,滨州因铝而兴、因铝而盛、因铝而强,被誉为“中国铝都”“世界铝谷”,是国家战略支持和山东重点布局的世界高端铝业基地的主阵地、核心区和先行区,历经23年的发展蜕变,培育形成了产品丰富的高端铝产业集群,从薄如蝉翼的高端铝箔,到一体压铸的全铝车身,从精美轻便的电子型材,到精密高端的航空铝材,应有尽有。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4331亿元,是滨州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的龙头老大,是推动滨州规上工业营收突破万亿元的核心支撑。
世界铝业看中国,中国铝业看滨州、滨州铝业看邹平。邹平是滨州县域经济的领头羊,是滨州铝业发展的最大板块。近年来,邹平紧紧围绕“品质滨州”建设,把发展铝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以三大省级试点引领“产业、科技、要素”三大变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探索县域经验。
聚力产业提升大变革,夯实转型升级产业基础
以入选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为契机,坚持将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将铝业作为兴市之要,“点线面”结合加快产业升级,努力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
在“点”上,培强骨干支撑,让大树成绿荫、育新苗。大力支持魏桥创业、创新集团等骨干企业上项目、拓市场,夯实铝业发展大梁。魏桥创业集团主导组建“赢联盟”,在几内亚开发可稳定供应70年的高品质铝土矿,打通“海上铝业丝绸之路”。9月6日,几内亚总统马马迪·敦布亚到访魏桥创业集团、共商合作发展,为中几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打下坚实基础。创新集团综合产能超500万吨,参与1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铝合金材料生产研发基地,铝合金棒材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在魏桥创业、创新集团的龙头带动下,邹平铝业稳步发展,涉铝企业达到120家,其中规上企业81家、营收过10亿元企业16家,2023年高端铝产业集群营收突破2500亿元,真正实现“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百花开”。
在“线”上,延伸产业链条,把红海变蓝海、变“富海”。重点打造了魏桥轻量化基地、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中欧宏顺循环科技产业园3个国家级铝业园区。魏桥轻量化基地与国内外20余家汽车生产商达成战略合作,落地开工宏畅年产20万吨特种轻合金材料等产值过百亿项目,用一年多的发展初步完成新能源汽车生态化产业布局,7款魏桥血统汽车成功上市(212、极石01、王牌EM7、元宝、VAM—雷驰信V70、雷驰仁T10、T30新能源小卡),抢占万亿市场。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入驻企业达91家,铝深加工能力突破230万吨,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7%,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产出最高、产品种类最全的铝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园区,拉动邹平中高端铝制品占比两年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76%。中欧宏顺循环科技产业园累计投产12万吨再生铝产能,带动邹平再生铝产能达到166.5万吨,未来打造全国最大的铝制品回收、再生铝生产、零部件再制造基地,推动绿色转型。
在“面”上,优化产业布局,让老树生新枝、长壮枝。在全面落实产能转移任务前提下,坚持重“破”更重“立”、要“转”更要“引”,落地了创新50万吨再生铝等7个产值过百亿、突破行业技术瓶颈的大项目,广富集团20万吨高端锻件、40万吨高端装备用精品钢管等产能转移企业的新上项目快速壮大,让老树尽快生出新枝、长成壮枝。今年上半年,邹平新签约立项项目31个、到位市外资金52.9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保持全市前列;完成工业产值1303.35亿元,工业利润恢复到产能转移之前水平,迎来企稳回升新拐点。财税收入继续保持总量、增速双第一(1—8月份,邹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71亿元、同比增长15.5%;税收收入完成42.92亿元、同比增长29.1%)。
聚力科技创新大变革,增强转型升级核心动力
今年,邹平被划入济南都市圈,邹平市抢抓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创新布局,为产业发展注入最强动能。
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成功落地省级高新区,与青岛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共建产业创新研究院,先后建成院士工作站、院士研究院6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平台54个,为发展提供更多人才、科创支撑。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坚持“工业技改”和“科创赋能”双管齐下。技术改造向快。大力推动工业技改全覆盖,473家规上工业企业技改覆盖率达到74%,获评“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工业技改工作获评中国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科创赋能向强。累计和50所院校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余个,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23家、高新技术企业135家,总量较2021年实现翻番;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增长5倍(2021年底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75%,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县域第一。
推动创新人才引进。人才政策更优。将人才专项资金由2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设立10亿元人才创业基金,出台40条“人才兴邹”政策,博士、硕士最高给予147万、62.8万现金补贴,加快打造县级市最好的人才环境,近三年累计培养本科及以上人才6747人,吸纳8086名本硕博人才就业创业。人才环境更优。启用全省县级单体最大的综合医院—邹平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邹平历史上投资最大、办学条件最好、配套设施最先进的义务教育学校—龙台实验学校,城区断头路基本打通,君澜大饭店、悠乐里、梁邹金街等高端酒店、商贸综合体全面盘活,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人才服务更优。在行政审批、就医上学等领域开辟人才“绿色通道”,设置60个事业岗位安置高层次人才,1200余套人才公寓免费“拎包入住”,连续11年为高级知识分子免费体检,满足人才各类品质需求。
聚力要素保障大变革,塑造转型升级环境优势
坚持探索“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有效路径,全面推进产城融合,为产业升级提供最优保障。
一方面,全面做实惠企服务。坚持“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建立项目并联审批、三级四方联动等3大中心,推行“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分段审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85%以上。持续开展“政府精准进企业”等活动,县镇干部帮包所有规上企业,遍访企业2万余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问题370余个,全力打造好办、能办、快办的“滨周到·邹好办”营商环境品牌。
另一方面,全面做优发展配套。物流方面,投资61.8亿元建设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日均货物到发量达到1.5万吨,配套建设内陆港、封闭管带运输,年可为本地企业节约成本30—50亿元。土地方面,大力收储工业用地、盘活低效用地,梳理可用土地超2万亩,为项目落地留足空间。资金方面,以入选山东省级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为契机,常态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成功落户威海银行、青岛银行,财金集团获评AA+信用评级,贷款余额达到967.59亿元,年内力争突破千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邹平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抓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攻坚冲刺“三大战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县域经济活力,以实际行动确保三中全会精神在邹平落地落实,为品质滨州建设贡献龙头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
热门跟贴